admin
時間:2024-02-16 07:11:5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家長對孩子不要溺愛,以免使孩子養成過大的依賴性,也不可粗暴,以免使孩子恐懼不安,害怕與人接觸。
要鼓勵孩子從小熱愛集體,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培養開朗的性格。
要利用有利條件,有針對性地幫助退縮兒童建立自信心,培養獨立性。
比如,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做壞都不要緊,經得起失敗與挫折,做勇敢的孩子,更好地適應不同環境。
家長應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相信孩子的力量和能力,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讓孩子甩開處處依賴別人的“心理拐杖”,獨立行走。
如果孩子不合群,肯定是他自己心理上存在障礙。所以的話,作為父母,應當去多理解和跟他溝通,然后了解他的內心,給他一些建議,給她溫暖,然后讓他逐漸融入這個群體當中。
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所以不能讓他走入歧途,一定要多注意,他在成長中的一些問題,不要忽視這些小細節
有教無類,教師耐心點,諄諄教誨,他會慢慢適應學校生活。我閨女性恪也孤僻,平時都不敢說她。
剛上幼兒園小班第一天,接她回來的時候,發現臉上有兩條抓痕,問她她也不回答,我也沒掛在心上。誰知第二天放學去接她,老師說她差點把同學的手指咬斷,老師費了好大勁才拉開,當時那男孩痛得臉都是黑的,哭個不停,老師問我閨女她不回答。我問她為什么要咬人,她說:他抓我臉!
那男孩的奶奶也過來接他,才知道原來他總喜歡抓別人的臉。但自從我閨女咬了他這次之后,老師說他再也不敢用手抓別的同學的臉了。
小孩哪有不頑皮的?老師耐心點教
,讓他慢慢適應學校生活,和同學友好相處,這才是為師之道。(下圖為我女兒。)
性格孤僻的人,不能較好的融入社會,也不招人待見。性格孤僻的人自閉、灰暗、空虛、煩惱,這往往因為在生活中與他人情感交流的貧乏所致。要想改變自己性格孤僻的毛病,及時排遣低落的情緒,走出陰霾,主要還靠自我調節。建議您:
1、學會多與人溝通。工作中的同事,大多都是同齡人,聚在一起的時候,要放開自己,盡量多與人交流溝通,“話是開心的鑰匙”,通過自由輕松的交往交談中,還能了解社會,增長知識,豐富見識,孤僻的性格一下子就會被擊倒,變為應對自如、思想開闊、語言豐富、親和開朗起來。此外,更不能忽視朋友的作用,有了想不開的問題,多與朋友交心,生活也會因此多姿多彩。
2、多用知識填補空白。充實的生活,不能缺少知識的陪伴,眼界開闊了,也不會無謂地產生消沉、孤僻等不良情緒。建議您要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讀好專業書之余,多閱讀各類歷史書籍、科普書籍、中外名著、詩歌、散文、小說,潛心去讀,孤傲無知和精神空虛就會被消解,愉快和充實感就會油然而生。
3、培養多方面的情趣愛好。用腦、用眼、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激活久被壓抑的心靈,孤僻的性格就會自動說再見!生活豐富多彩了,您也就沒有時間在自我封閉、孤僻空虛中徘徊了。健康優美的音樂、舞蹈、影視等,可以使您輕松愉快,可以調節情緒,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培養樂觀向上的思維方式。
正確評價和認識自己、他人。敞開自己心扉,追求人生的樂趣。正確認識別人和自己,努力尋找自己的優點。
多參加室外活動,在活動中逐步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培養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的把握。重新審視自我,進行自我激勵,培養某方面興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