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9 20:59:0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孩子有可能安全感不足,這和三歲之前的養育有關系,三歲之內孩子和媽媽在情感上有一個共生期,如果媽媽情緒不穩定,或者家里的環境經常是戰爭頻發,比如父母或者家人經常吵架,甚至家暴(不一定每個家庭都有家暴),這讓孩子安全感嚴重缺失。當安全感不足,內在產生很恐懼時,孩子不知道是恐懼,但是因為不舒服,所以用憤怒的方式來表達恐懼。
其次,這一點其實和第一點有關,就是父母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在和孩子溝通時經常用發脾氣的方法,不會好好說話,孩子自然而然學會。
第三,當孩子好好說話時,不能引起家長關注。但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都來關注孩子了。所以家長教會了孩子有發脾氣的方法來表達。比如小孩子需要媽媽時,會來媽媽身邊,挨著媽媽蹭來蹭去。但是媽媽不回應,只管做自己的事。時間長了孩子就開始生氣,發脾氣,媽媽這個時候才去回應孩子。那孩子潛意識里就認為只有這樣發脾氣才能和媽媽連接,于是他以后就經常用這種方法跟媽媽連接,慢慢的脾氣越來越大了。
第四,溺愛。對孩子的愛沒有原則,沒有界限,唯恐孩子不高興。孩子就用發脾氣的方法來控制父母。
所以你先觀察你的孩子是屬于哪種情況,然后針對他這種情況來調整。
第一種情況,安全感不足,那么就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第二種情況,父母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就會有一個榜樣。
第三種情況,在孩子有需要時回應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回應孩子。
第四種情況,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界限。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孩子脾氣暴躁不順心就發飆哭鬧的原因:
1.溺愛
2.家長無底線
3.學習母親
本質是沒有習得與年齡相符的情緒發泄方式,以及對發脾氣哭鬧的情緒發泄方式的效果深信不疑。
重點說一下“學習母親”這一點,因為在3歲前的孩子,其形成自我性格特點的重要參照對象就是母親,如果母親在此時期是暴躁易怒的狀態,孩子就會把這種性格特點內化為自己。
至于為什么重點強調是“母親”,因為3歲前的孩子扔認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共生的,并在逐步走出這個認知過程的(這是3歲前孩子的主要成長任務)
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治本,了解本質問題只是治標。
是不是感覺有點反過來了?
因為要讓孩子學習新的情緒宣泄方式,并且對此深信不疑,這會相對簡單很多。
但如果我們一邊教孩子這些新發泄方式,而又繼續溺愛孩子、無底線容許他的要挾、或者媽媽一邊教孩子要好好說話又一邊自己很暴躁(說一套做一套),那么孩子必然是更改不了的。
5歲孩子脾氣暴躁,愛發脾氣,首先,父母要冷處理,不能孩子發脾氣,父母也跟著沖他發脾氣,孩子就會覺得這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心情不好,不管因為什么原因,先讓他發泄完,等他把過激情緒排遣完后會慢慢冷靜下來。
然后,父母和他面對面心平氣和地和他談,問他的真實想法是什么,打算怎么辦,慢慢引導他作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達成協議,以后如果再發生以下情況,告訴他,靠協商解決會更有效果,加深這次協商對解決問題的印象。
最后,我想說,人非草木,有脾氣很正常,家長要學會慢慢引導,5歲也處于孩子第二叛逆期的階段,切不可不問原因的只當交通管制員,告訴他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我們要當教練,告訴他面對問題什么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
最大原因是父母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孩子是大人的縮影,如果你脾氣暴躁,他們也會失去安全感,以為暴躁才能保護自己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我們大人首先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先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好好溝通
在孩子的青春期確實會時常伴有,暴躁、不聽話等逆反心理,這種行為我們也稱之為叛逆期,在叛逆期的教導尤為重要,可以關系到孩子的一生,這時我們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照顧他的自尊心
在青春期、叛逆期階段,孩子往往都非常在意自己的自尊心,這時他們的行為,雖然叛逆,但并不代表他們不在乎自己的面子,所以,我們對他施加教育的時候,要很大程度上的照顧他們的自尊心,用緩和的態度跟他們交流溝通,盡量減少批評的方法,讓他們明白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并通過自己的行為去改正。
2、學會傾聽
有些時候從青少年的心理來看,他們想表達的東西特別多,也很迷茫,這個時候我們如果不懂得比較專業的教育手法,可以選擇用傾聽的方式去理解他們,就像卡耐基說的一樣:“有些時候長篇大論,還不如我們坐下來傾聽他們的心聲,效果好一些?!彼詿o論是對大人還是孩子,傾聽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3、學會理解
很多大人的教育方式是,站在批評和說教的角度去教育孩子,其實這是很不正確的,我們應該以理解的角度去與孩子溝通,盡量的讓他意識到自己這樣做的錯誤和危害,最正確的方法,學會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說“我理解你的感受”,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極大限度的緩和你和孩子之間交流問題,也會有一個良好溝通的開始。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