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20 00:05: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沒有去過美國,不知道美國的具體情況。但是就我閱讀的很多材料來看,都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美國的小孩都超級自信。
不管他的學習成績有多爛,他都可以超級自信的說,我長大后要當個作家或者科學家或者其他的什么家。這跟我們國內的小孩有很大的區別。
我也有這樣的體會。小時候我的性格比較內向,做什么事都不自信。碰到陌生人就躲到媽媽的身后。甚至不敢大聲說話。
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我覺得是由幾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首先,我們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很多方面都對子女要求嚴苛。特別是在學習方面。如果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就會受到父母的責備。長此以往,孩子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也喪失了自信心。
中國的家長沒有意識到,不管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有多高,最后我們都不得不接受,大多數的孩子都將成為平凡普通的人。
美國家長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鼓勵贊揚。而贊揚就可以讓孩子培養起自信心。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我想這也是大家都希望別人給自己點贊的原因吧。
第二,孩子開竅有早有晚。有的小孩很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智慧。而有的小孩卻開悟的晚一些。
有的家長不會靜待花開,而是揠苗助長??匆娮约旱暮⒆颖葎e的孩子落后了,就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拼命的往前趕。結果適得其反。讓孩子反而喪失了信心。
美國的家長不會太過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是否快樂健康。他們不會鼠目寸光。
記得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中國的媽媽對他的孩子說:“孩子,你不要害怕。只要你是快樂的健康的,哪怕你考最后一名,媽媽也仍然會愛你?!边z憾的是有這種覺悟的中國家長實在是太少了。
第三,老師的短視。有的老師對學習稍差的學生冷眼相待。他們對這些學生不是積極幫助他們提高成績,而是冷嘲熱諷或者放任自流。前段時間,一個老師用惡毒的語言辱罵學生的新聞,在網上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想必大家都還記憶猶新。
美國的學??荚囀遣辉试S公布學生的分數的。他們也不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更不會對成績稍差的學生冷眼相看。
反觀國內,大小考試都要弄個排名??荚嚦煽兌紩ㄟ^微信群反饋給家長。這會讓成績差的孩子的家長壓力山大。家長的這種壓力傳導給孩子,就會讓孩子失去了自信。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唯一的,他來到這個世界,自然有他的稟賦。有的孩子擅長數學,有的孩子擅長語言,有的孩子擅長體育。我們不能因考試成績就否定一個人。
但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卻把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拿來衡量一個孩子。這真的是一種超級荒唐和短視的行為。可以這樣說,一個孩子今后能否在社會上取得較大的成就,跟他的考試成績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他能否生活的幸福,也不是由成績決定的。
不同的方法自然導致不同的結果。以上種種家長和老師的不同做法,導致了中美孩子的差異。美國的孩子都超級自信,而中國的孩子有很多就內向自卑。
我們的教育和家長是該好好的反思一下了。
在美國,兒童的閱讀總量是很高的,但分布并不平衡,通常是父母受到的教育越多,對孩子的閱讀要求也越高,這一點同國內的情況是一樣的。
我初到美國的時候,女兒才5歲,她每天要去幼兒園,為了讓她盡快度過語言關,適應在美國的生活,周末的時候我經常帶她去圖書館,美國的圖書館資源非常豐富,而且設有兒童專區,有許多兒童圖書供孩子們選擇。女兒最初喜愛看繪本,慢慢地喜歡上了英文,我們每次去要借六、七本書,回家后認真地閱讀。有一段時間,有人問女兒:“你最感喜歡的動物是什么?”五、六歲的小姑娘回答:“恐龍?!彼绾文芟矚g一個世界上早已不存在的物種呢?肯定是通過讀書了解到的。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女兒一直是圖書館的忠實讀者,圖書館鼓勵孩子們讀書,獎勵給女兒一件白色的T恤衫。童年時期的大量閱讀幫助我的女兒盡快度過了語言文字關。
在美國的幼兒園里,有許多的玩具,也有很多低幼讀物。有時候,社會上的一些知名人士會來到小學校和幼兒園為孩子們讀書,美國整個社會的閱讀風氣非常濃厚。
女兒在讀小學時,老師們雖然不像國內那樣留很多作業,但有時也會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為了完成作業,孩子們都會到圖書館里尋找相關的資料,在書籍中尋找答案。
其實,我們不必糾結美國孩子的閱讀最是中國孩子的多少倍,要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父母陪伴著他們讀書,讓閱讀成為孩子們日常的習慣。
扎克伯格夫妻為出生不久的女兒讀《量子物理學》
2019年,美國121家世界五百強,十來家公司CEO是印度人,老板都是美國人。
2019年,中國129家世界五百強,這129家CEO都是中國人,老板也都是中國人。
2019年,印度8家世界五百強,CEO都是印度人,老板也是印度人。
很巧,美國+印度五百強數量等于中國的數量。
美國+印度的印度裔世界五百強CEO也就不到四十個。印度老板更少。
而中國有129個世界500強CEO.
印度人才在美碾壓華裔是因為中國的優秀人才都回到中國建設祖國了。中國有土壤給這些優秀的人才發揮能力。
所以印度裔人才在美國碾壓華裔,并不是中國孩子缺少什么樣的教育,而是印度這個國家缺少人才發揮的土壤。所以印度的人才只能在美國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平均而言,國外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說話能力以及獨立自信方面還是比中國孩子要強一些的。以下的答案可能不科學,僅僅是我的分析:
1.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讓很多孩子成了小皇帝。一對夫婦四個老人照看,孩子的愿望都盡量滿足,無意中給孩子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很多中國孩子都有祖父母照看,祖父母的隔代愛比父母更加厲害,而且喜歡給孩子代勞。
2.中國的學校教育沒有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能力。我們的很多老師對學生采取批評式的教育,相對而言,西方或者說美國的鼓勵教育比較多。我曾經在兩個星期內參觀了一個學期內所有的中小學,發現他們的所有課堂都有學生自主的部分。即便是做矩形圖這種聯系,也都需要學生自己商討完成,然后由組長到講臺進行說明。這是小學生的課堂,相對而言,我們的灌輸比較多。
3.國外,至少美國推崇的是個人表現,而中國人都不支持做出頭鳥。我們的孩子經常不舉手回答問題,近些年來好一些。我讀書的時候,老師問有沒有人回答,很少人主動。國外的課堂重視學生的參與和表現,參與和表現也是評分的標準,學生也都愿意參與。
4.國外的高中就有公共演講課。公共演講注重的就是自信,我們的高中還都在忙著高考呢。
5.我們的父母經常過度關愛和過度關心孩子,不知不覺讓孩子失去了獨立和自信,更加離不開父母。
《老人與海》中的男孩
《老人與?!肥呛C魍?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老人與?!愤@部小說中,海明威對小男孩直接描述的并不多,但馬諾林的形象卻十分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塑造老人這一形象、表達小說主題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從小男孩形象及其象征意義出發進行探討,旨在更好地理解《老人與?!愤@部偉大作品的主題藝術內涵。
關鍵詞海明威《老人與?!沸∧泻⑾笳骱x
《老人與?!肥呛C魍囊徊拷茏鳎於撕C魍谑澜缥膶W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其故事背景發生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和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小說中多次出現了小男孩的形象,從故事的開頭到結尾,那么馬諾林這一人物形象到底有什么象征意義呢,下面分述之:
小男孩象征著永不老去的青春
文中第一次出現小男孩形象是在開頭,“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頭四十天里,有個小男孩跟他在一起?!薄翱墒沁^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準是十足地‘倒了血霉’”,海明威在小說中特意讓小男孩的父母用了salao這個單詞,并強調它是unlucky(不走運)的最高形式。當老人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時,周圍的人都認為他“倒了血霉”,并且還拿他取笑,可小男孩并沒有對老人失去信心,他仰慕地稱贊道:“頂好的漁夫是你?!薄昂脻O夫有很多,還有些很了不起的,不過頂呱呱的只有你。”面對老人的失敗,孩子并沒有喪失信心,而是表現出和老人一樣的堅強、不屈和堅定執著。相比起老人的風燭殘年、孤獨寂寞、衰弱病痛,小男孩正是風華正茂、積極樂觀、茁壯健康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