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20 17:42:1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要平等地對話,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尊重的。其實親子間的很多矛盾都是缺少溝通造成的。馬歇爾盧森堡曾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理論,他甚至用這個理論解決了某些地區間的爭端,當我嘗試著用這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時,他變得能夠主動傾聽我的想法。
我覺得人品比能力更重要,人品差能力再好也不能用,這個世界離了誰地球照樣轉,很多企業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寧可企業倒閉也不用德行不好人品差的員工!
我身邊有一個這樣的女人,表面看著溫柔有禮貌,說話的時候總是面帶微笑,輕聲細語,并且待人接物玲瓏乖巧,隨機應變的能力超強,給人一種知書達禮的感覺。
她從來不會做虧本的賣買,別人也修想在她身上討點便宜。不了解她的人都會在短時間對她產生好感,但只要是利益上的事情,永遠是別人吃虧,她這時候的表現讓你知道什么叫“厲害人物”了。為了利益她什么方法都會用上,包括撒嬌,撒謊,撒潑,甚至無中生有。
我是親眼見識過她,把一個跟她做活計的大男人,修理得欲哭無淚,嘴都氣歪的事情。
遇到這種人,大家還是離遠點好,以免自己受到傷害。
正常情況下是的,特別是孩子進入逆反期后,由于父母長期的強勢和控制,孩子必然會進行反抗,俗話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但是?。?!事情沒有絕對!!取決于兩個維度,一個是你們孩子情感方面的態度,是積極肯定,耐心的態度,還是訓斥指責冷漠的態度,另外一個維度是,對孩子的要求和控制程度,是用較高標準,幫助孩子努力做到,還是說對孩子寬容放任,缺乏管教的,如果你們可以接納肯定接受孩子的各種情況,而且對孩子有較高的標準,會幫助孩子做到,那么這種教養方式是最好的,孩子的獨立性,自尊感和自信心都比較好,善于解決問題,喜歡跟人交往,對人也比較友好,可是如果對孩子的情感是消極的,是拒絕的,然后又要讓孩子絕對服從,那么孩子一定會產生敵對行為,到青春期后,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性都比較差。所以,強勢不怕,關鍵在情感方面是不是讓孩子感覺到理解,連接是不是夠緊密,這才是重點?。?!
只要孩子不是那種缺乏安全感的人,品格也沒問題,那么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好強也不是壞事,有時候也是成長的過程,最關鍵的還是抗壓能力如何!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見識見識,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體育活動以及和興趣愛好方面相關的比賽,如果他照樣事事優秀,那么驕傲感你是擋不住的,好勝心還執行力強,是好事,如果在他很在意的那些事物上輸了,他的情緒表現反常,甚至奔潰,那就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的過度好勝心可能就是來自學校或者家庭教育環境的壓力與影響,平時可以多溝通下,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來自家長或者老師同學的哪方面的認同,孩子的自我人格意識發展到哪個階段了,他的自我認知是怎樣的?總之多溝通吧,多陪伴孩子,多了解他的需求,不要讓他太極端就行,等孩子慢慢長大,心智逐漸成熟,找到理想和目標,你會發現,好勝心是很好的一把利劍!是劍就需要打磨,太鋒利就會傷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