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14 16:17:0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問答題:人的性格會影響下一代嗎?
謝邀請:
回答: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爸爸媽媽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你的所有舉動,都會傳給孩子的。
在這個方面教育孩子,母親要多做些工作了。一周歲的孩子,他她們的模仿力很強的,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各個精靈聰明。家中所擁有的電子商品,物件都敢碰一碰,摸一摸。你家的環境的好與不好都直接影響孩子的。
大人的喜怒哀樂都會使孩子受到影響的。要教育好這一代孩子的成長,做為父母們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在孩子面前,不能亂說沒有用的話,不能在他她們面前吵架,伴嘴,做些不該做的舉動,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好的影響。大人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所以說大人的性格會直接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
“為什么有些人在大病一場后人生會變得脫胎換骨”,得了大病以后,脫胎換骨,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引起人的思維,性格改變。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而問題中補充的事情,是特殊的一種情況。也符合大病病愈后的積極樂觀主義一類群體?;即蟛〉娜?,根據自己的恢復情況,身體健康情況,家庭情況……會走向兩個極端,不是積極的人生,就是消極的人生。
樓主所舉例,是積極的人生。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主人翁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發揮更大的生命力,選擇了用奮斗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也有的大病患者,因病負債,為了償還債務,兌現自己的承諾,在身體允許的時候,努力地掙錢。
而問題的重點,不是要人們探討積極的人生態度,也不是探討大病病愈后的努力工作,而是探討該病人的財運亨通。好像是探討“上帝關上了一道門,打開了一扇窗戶”。
從一點出發,就擺脫了唯心主義的命運學說理論。一面是封建迷信的唯心論,一面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唯物論。
在問題中的這個大病不死的病人中,必有后福,即時唯心論的結論,也是唯物論的結果。也是唯心論和唯物論共存共榮的文化底蘊。
大病是人生的劫難,這與自然災害,人類制造的災難是一樣的,是人們的劫難。這種劫難,可以遇見,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正如魯迅說的“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只因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管是山間小道,還是高速公路,高鐵,也是人們的需要,也便成了路。
從路的形成來說,問題中的這個病人,是因為生存的需要,自然要有謀生的手段?!百u魚干”發跡了。
他的生意越來越好,逐步發展壯大。這是生意人發跡的普遍現象。這與大病沒有關系的。大病致貧,這是規律,大病發跡,是不符合邏輯的。
問題中的這個人,病愈后,選擇“賣魚干”,不是疾病給他帶來運氣,而是他發現了“人們對魚干的需求在增加、前景無量”,把握了“賣魚干”的機會。
一個人的一生,是有許多機會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因為自己的疏忽,錯失良機,比比皆是。
因此,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積極的意義,就是發現商機,把握機會。人們忽略的,不起眼的生意,隱藏著巨大的商機。
結論是:只要不放棄,就有翻身的機會。只要腳踏實地做好一件件小事,就會有發跡的時候。
感謝邀請!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性格表現了一個人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并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我們認識一個人除了看他的外部特征,如高矮胖瘦等,主要是看他的性格特質,如外向還是內向,活潑好動還是文靜等等。
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的性格也是如此,即使是同卵雙生子也有很多差異。
根據心理學研究,造就這種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遺傳基因,同卵雙生子即使在一個家庭扶養,長大后性格也比其他兄弟姐妹有更多相似之處。
2、成長和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從大的方面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域因為人文地理環境不一樣造就了不同性格的群體特征;如北方人粗獷豪放,南方人秀外慧中。從小的方面講,原生家庭,特別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對一個人的性格特質養成影響很大,可以說,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入學以后老師和同學還有學校環境也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
3、自我修養,性格特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儒家思想里的修身其實就是一種完善自身性格的功夫,成年人通過自我覺察,發展自己的優勢,同時不斷地修正自身的不足,可以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