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16 18:12:0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感謝這位家長的提問,這個問題也是比較有共性的,我能感受到家長對孩子情緒的關注。從問題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情緒比較急躁,容易發脾氣,大人給他講道理也不聽。我來分析一下原因,先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首先,孩子的身高可能已經跟大人差不多高了,不需要像小時候那樣仰望父母,孩子的獨立意識會變得比較強,自己也可以獨立的處理一些問題了,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具備完全的獨立性,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家長幫忙的。
第二,他處于青春期的前期,孩子的生理發生了變化,他的情緒也會莫名其妙的煩躁,有時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莫名的心情不好,但是自己也說不上來原因。這個就是青春期孩子的一個心理特征,家長知道了這個心理特征后,就要理解并且接納孩子的變化,有了信任之后,當他遇到了問題的時候,會愿意的給家長講出來,同時家長要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比如對孩子少一些嘮叨,多一些認真的傾聽,過程中可以點頭示意或者復合,要認真的傾聽他的想法,給予孩子支持,這樣他才會更加的信任家長。
另外,家長跟孩子說話時不要帶有個人的觀點和想法,當交流的過程中他有問題問“怎么辦”的時候,再給他一些建議,如果沒有,那就聽著就好。問題中說到孩子不聽道理,建議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寫一個小紙條,放在他能看到的地方,或者給孩子發微信語音,用這樣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這是因為要讓孩子了解父母是關心他、愛他的。
總之,家長要做到的就是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態,嘗試改變跟孩子的溝通方式,然后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互動。還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間,鼓勵孩子多出去運動,比如打球、跑步等等,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我相信通過家長的努力,孩子肯定會有所變化的,謝謝。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咨詢師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的心里已經不健康了。你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孩子因為受你的情緒影響,所以他的脾氣才會差。所以我認為,問題本身在自己,自己心理健康了,能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了,孩子的問題就解決了。
人總是很矛盾的,老天有幸給你安排了一個強勢的母親,那么你的生活,會很有條理,母親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安排你的生活,甚至按著自己的習慣干涉、侵入你的生活,你感到很壓抑,很憋屈,你想反抗,想抗爭。
但是你有這樣的母親,你會很有安全感,不會有人無緣無故的欺負你,即便是有人欺負了你,你的母親會為你出氣,據理力爭,為了孩子討公道。
但是如果你的母親性格懦弱,遇事沒有自己主見,你可能對自己母親的軟弱很有成見,你可能會怪罪她,不能給自己很好的保護。
但是,如何能擺脫強勢控制欲強的母親呢?
第一,距離產生美,找個理由放自己遠行,自己有理由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設想,規劃自己的人生。
第二,努力使自己優秀起來,超越母親,是他從心里佩服你,賞識你,這樣慢慢的她的強勢會變弱,讓她感覺她再也控制不了你。
第三,我們慢慢會長大,母親慢慢會變老,不管她如何強勢,但是他對子女的心是充滿愛意的,因此,她對你的控制,是基于對您的愛,關心你的安全,牽掛你的冷暖,更怕你受了委屈,可能方式不對,也可能方法不得當,但是我們要理解她。
總有一天,你也會有自己的孩子,到那時你就會對這種強勢的母愛有了重新的認識。
謝謝邀請。
首先,我覺得家長需要冷靜甄別一下,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真正無理。為什么先說這一點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正常要求是完全不理解的,站在成人的角度,甚至是無知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判定孩子的要求不合理。
舉個例子。孩子不到一歲時有個敏感期,比如特別喜歡按鍵和開關。有的孩子會拿著遙控器不停地按開按關,一直不停地按。家長對孩子的行為理解的,有的就會不打擾不制止,讓他一直按。有的會擔心孩子玩壞電視機或遙控器,會用別的東西轉移孩子注意力。還有的就會認為這孩子手怎么這么賤,直接奪過遙控器甚至把孩子罵一頓。
再舉個例子。大部分孩子都會對水和泡泡特別感興趣。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會有過這樣的體驗,孩子在衛生間洗澡或洗手洗臉的時候,不專心,一直玩水,把洗衣粉,香皂,媽媽的洗面奶,洗發水等各種可以產生泡泡的東西拿來勾兌,各種吹抹,搞得自己一身和房間里到處都是水漬、狼藉一片。懂得的家長會對這種情況一笑了之,甚至和孩子探討他的實驗結果,以滿足和鼓勵孩子的好奇心。不理解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淘氣亂來,會批評孩子浪費水,不好好洗,弄亂房間等。
看到這里,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判斷孩子的要求是否無理,權力在家長。但是這個權力的使用,建議家長自身首先要理解孩子,不要以自己的偏見喜好或當下的情緒來對待孩子。
如果判定孩子的要求確實無理,同時孩子還鬧情緒。那么,建議家長從以下幾方面來處理。
第一,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要求,知道他的無理要求從何而來。
比如孩子想要買玩具,看見了就要買。這個事情,首先家長要理解,孩子喜歡玩具,想要玩具,這幾乎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需求。就像吃貨看見美食就會想吃一樣。其次,家長要想到一點,孩子為什么會無度地索要玩具,是不是從來沒有給他制定過買玩具的規則?比如我家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知道,我家買玩具的規則是,節日和他自己的生日才可以買,如果遇到想要的玩具但又未到規定的日期,那么請耐心等待。孩子越小,規則意識越強!如果家長給他的感覺一直是沒有規則,沒有邊界,那么孩子會根據自己的意愿來要求,并且無法理解父母為什么不給買。
第二,和善而堅定,告訴孩子你的決定。
如果孩子的要求確實無理,那么可以溫和地告訴他,我們為什么不能同意不能滿足你。
孩子得不到滿足,愿望受挫,一定會有情緒反應。這是正常的,不要期待一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會乖乖地理解聽話。當孩子的情緒反應低落時,可以給予安慰,告訴孩子理解他。也可以和孩子商量,用一種別的替代方案,來讓他的心情稍微好轉一些。
如果孩子反應過激,大哭大鬧,你的安慰不起作用,反而會讓他變本加厲地發泄情緒,甚至對大人踢打,摔東西等等。那么,這樣的情況,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處理。先表達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并告訴他,我們暫時離開一下,讓他先發泄情緒。等他感覺稍微好轉一點的時候,我們再來商量下一步怎么辦。暫時的離開,不是說真的要把孩子晾在一邊,而是要看孩子的情況。低齡兒童,家長就不適合離開,否則會形成冷暴力。家長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他發泄情緒就好。學齡兒童,家長可以離開幾分鐘,在附近或其它房間待一會兒再回來,并表示對他的關心。
但是,保持態度溫和的同時,也要堅持原則,告訴孩子這個事情你的決定是什么,并且是不會改變的。
如果家長堅持不下去,因為孩子哭鬧厲害或自己心軟就又變更了,又答應孩子,等于是在暗示和訓練孩子:下次你還可以通過發脾氣和哭鬧來爭取你的權力,你還是可以通過這種不好的發泄方式來達到你的目的,實現愿望。
人在路上,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敲打出來的回復,思路不夠連貫,可能也不夠嚴謹。也沒有圖片,全是文字,看起來也不夠舒服,望見諒!希望以上答復能夠幫到您!
十歲女孩子愛和父母頂嘴,這已經不是奇怪的現象了,而是普遍現象,孩子和父母頂嘴背后有很多家長忽略的因素,下面我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給題主做以分析。
第一,十歲女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前期,而家長尚且不知。
由于女孩子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明顯要快于同齡男孩子,至少一到兩年。很多男孩子在六年級時才進入青春期,但是同齡的女孩子在五年級實際就已經進入青春期了。我們都知道青春期少年最典型的行為特點,就是自我意識明顯增強,他(她)開始不再迷戀什么權威,如敢于質疑或不滿老師與家長的言行,如敢于當面和大人們辯論,甚至是狡辯,而往往是后者居多,畢竟孩子還沒有成熟的思想。如果家長不知道這些,你肯定反感孩子和你的辯論,就是你所講的頂嘴。
第二,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服的都是理,家長如無理則無法讓孩子信服。
如果你是一位明事理之人,你去觀察別的家庭的親子溝通場景,你作為局外人,可能會看的更清楚。比如我就經常因做個案,而讓家長與孩子探討一個話題,結果很讓人吃驚,絕大多數的時候都家長理虧,這是為什么?因為孩子們太聰明了,記性好啊。家長給立下的規矩,家長做過什么承諾,結果是既是規則的破壞者,又是不能信守承諾之人,你說家長能辯論過孩子嗎?而孩子無理狡辯往往家長非常被動,即使是溝通也常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如此說來,家長如果無理,則很難讓孩子信服。
第三,家長要謹記,言多必失,孩子是抓你話漏洞的高手,你得加小心。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多年來一直習慣于對孩子進行說教,你這不行,那不好,你這樣的錯已經犯過多少次了,你還長不長點記性?等等。可是當你總這樣說時,孩子冷不丁就拿出你犯同樣的錯來對付你,一下子就把你的嘴堵上了。結果你想要解決的問題,根本沒有辦法正常與孩子交流了,最后是弄的不歡而散。如果家長少說,你再看結果就不一樣了,你惜字如金,并且有理有據,邏輯思維嚴謹,孩子根本沒有辦法下手和你狡辯,自然她就老實多了。
第四,家長要重新建立和青春期女兒溝通的原則與方法,避免總被動。
想讓青春期孩子信服家長,這需要家長要擁有教育青春期孩子的觀念和思維,你必須要承認她已經長大這一事實,而不再是以前什么都不懂的幼兒或兒童,她現在是青春期少年。首先從建立溝通原則開始:1、彼此相互尊重,說話時要認真傾聽對方,不得隨意插話或打斷,否則,那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2、家庭規則定在前,解決問題依據規則作為標準來衡量。3、有矛盾時都在氣頭上,暫時先擱置爭議,待彼此情緒冷靜時再溝通或協商。4、凡事以理服人,而不是誰脾氣大誰說了算。還有很多,家長去思考總結吧。
第五,家長在擅長于提問或者應用反問,讓孩子用自己的攻擊之矛戳自己的防御之盾。
青春期孩子有時特別愛玩兒邏輯思維話術,并且思維還特別靈活,家長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如若和孩子辯論,你肯定贏不了。與其這樣,你盡可能以提問的方式開啟話題,這樣一來,孩子就得回答你的問題,不管孩子怎么說,你都要認真聽,迅速從她的話中發現問題,而后再繼續問,你再看孩子還有辦法和你辯論嗎?還有孩子如果在你說話時不講理,你則可以用反問的方式,把球踢給她,這不又回到你提問的環節上,你又贏得了主動性嗎?我平時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最常用的就是提問和反問。
第六,不要張嘴就是埋怨、批評與指責,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父母這樣的說話方式。
現在請家長認真回憶一下,你平時和女兒說話時,是不是張嘴就是埋怨的話?如果你總是埋怨孩子,你其實就是矛盾的制造者,孩子逆反心理一但被你激起,你越讓她干什么,她偏就不按著你的要求做。比如你讓她寫作業快點,她偏就給你慢吞吞。如你讓她快點洗澡睡覺去,她偏抱著手機不放下。如果你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問孩子:“女兒,請問現在幾點了?在這個時間段應該做什么事了?請告訴媽媽好嗎?”說完后,你就靜靜地看著她不再說話,孩子即便不回應你,在你的盯視之下自然就去做該做的事去了。
第七,要成為女兒的閨蜜式好朋友,彼此信任與尊重,激活沉悶的家庭氣氛。
很多媽媽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心態越來越疲憊,完全失去了朝氣,看上去感覺根本不像她這個年齡段的女人。如果你發現自己面對女兒時無力應對,那說明你觀念真落伍了,你的思維方式完全被女兒甩出幾條街去了。得及時學習了,學習一些青春期教育方面的知識。當你真正了解青春期女孩子的身心特點,又了解她在校生活,還有與同學、老師、伙伴的關系時,平時聊天話題就很寬泛了。請家長一定注意,從現在開始,你要引領女兒成長了,聊天時不要只看眼前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揪住不放。你完全可以往更寬范圍去放開話題,將教孩子怎樣做人,做事,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通過事例啟發與引導。同時也愿意成為孩子忠誠的傾聽者,這才容易與孩子建立起閨蜜式的關系。
結束語:不要再擺家長的架子啦,請放低點姿態吧。如果你是理性的媽媽,通過上面我給你的分析,以及給你的一些建議,你不妨認真做對比思考,看看你平時是怎么做的,錯在哪里了?有則必改之,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讓你成為孩子最喜歡,最信任,最尊重的好媽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