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的性格和心理特點(三歲小孩的性格和心理特點怎么寫)

admin時間:2024-03-16 19:24:3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如何糾正三歲小孩的性格?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木蓮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感謝邀請。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到老。”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這時候脾氣大,長大后的性格也會十分不好。但是,這時期其實只是孩子個性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之一,只要在今后的教育中,找對方法,孩子一樣能健康積極地長大。

孩子可能進入了“叛逆期”

家長在這個時期常常頭疼,因為“terribletwo,horriblethree”,也就是說“糟糕的兩歲,可怕的三歲”。這個形容十分形象,不要擔心只有你家孩子這樣,寶媽們一交流,發現這時候的孩子都“不大可愛”。這是因為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叛逆期”啦!

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而且性格會更加敏感,缺乏安全感。以前家長只要哄兩句就好,可是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不能被糊弄了,家長的敷衍已經不再有效。此時更需要的是有效的溝通。

孩子的正常需求被忽視

如果孩子偶爾通過哭鬧的方式,來索取物品,那也算是合理的,可是每次都是這樣,那就很不正常了。

家長要注意回顧反思一些往日的生活細節,是不是當孩子提出正當要求的時候,家長只是單純地予以忽視?如果孩子用正常方式與大人進行溝通,但是結果卻沒有得到大人的重視,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走上偏激的道路,因為這樣的方法才行之有效。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打罵使事情變得更糟

提問中提到“打也試過”,說明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曾用過肢體方面的懲處。但是近些年來,對孩子不施暴的教育方式才是主流。

很多家長在進行這種懲罰之后,發現孩子還是“記吃不記打”,打了之后還會忘,甚至繼續再犯。因為往往在父母進行打罵的時候,都是在氣頭上,這時候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撒氣行為,根本沒有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也不明白這種懲罰的前因后果。

大人打孩子,希望孩子記住這種痛,下次不再犯。殊不知,當孩子對懲罰的原因一無所知的時候,這種打帶來的只不過是應激反應。家長一抬手,孩子嚇得一哆嗦。最后留下的不是教育成果,而是心理陰影。而打罵也有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情況更糟糕。

孩子曾經嘗過這種甜頭

我認為,孩子形成這樣的習慣,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通常情況下,孩子一鬧,家長怕丟面子,或是為了盡快安撫孩子,就會馬上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無論是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事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墒牵瑢τ诤⒆觼碚f,目的已經達到,甜頭也已經嘗到。那很有可能下次還會做出這種行為,甚至變本加厲。

家長要謹記,教育的原則是不能更改的,是始終如一的。不能因為外部條件變化了,教育也變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不能馬上就哄,然后開始妥協。家長要進行冷處理,先任由孩子發泄,當你不在乎他的舉動時,他就會發現,原來父母不吃這套,不受他的威脅。

兩個孩子之間關系緊張

這種“緊張”不是說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不好,而是說隱隱地存在競爭家長注意力的情況。大寶原來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自然享受著全家人的關懷。但是年紀更小的二寶,占據了大人的更多視線。大寶心里會有落差,可能就會變本加厲,用這種方式引起大人的關注。

家長一定要平衡好兩個孩子的關系,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讓大寶有被冷落的感覺。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木蓮媽媽,每天為您推薦實用安全的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3歲小孩該學什么?

1、生活技能:自己吃飯,穿脫衣服,自己去衛生間排便,自己刷牙,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和衣服等。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掃地等,不要求他做的很好,激發寶寶的主動性。

2、生活習慣:按時吃飯,飯前便后要洗手,吃飯時文明用餐,自己按時上床睡覺,玩具玩完自己整理好等。

3、表達能力:鼓勵寶寶學會表達,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表達能力強的的寶寶情緒會更好。有些寶寶不善于表達,就非常容易情緒化。

4、學會和小朋友交往:3歲的寶寶開始有規則意識,在和小朋友玩時要文明,講規則。要教育寶寶互幫互助,友好相處。

5、培養閱讀習慣:每天給寶寶講故事,讀繪本。培養寶寶愛讀書,喜歡讀書的好喜歡。能夠提高寶寶的注意力。

6、安全技能:打家里電話。記住爸爸媽媽名字。防火意識,安全意識,防拐意識。各種可能傷害到孩子的防范技能都要學。

其次,可以有選擇性的讓寶寶學學畫畫,兒歌,舞蹈,鋼琴,英語,滑板車,平衡車等等。

寶寶三歲,脾氣大,什么原因?

我家大寶4周歲,剛從3周歲的階段過來,所以經驗分析是有3種情況的:

1、無名火:

主要還是體質問題,肝火旺,就跟大人一樣,需要調理下身體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情緒就沒那么大的波動了。一般遇到這個問題,我們家都是做小兒推拿解決;

2、家庭環境:

朝夕相處的家庭成員有人脾氣大,情緒化,愛發脾氣,大人言傳身教,孩子想要性格溫和都很難,像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一起調整情緒,用心養育孩子的過程,本身也是家長審視自我、改正自身缺點的過程;

3、到了孩子的情緒敏感期,這種情況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如何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情緒,比如“我現在很生氣,我現在很難過”,當孩子表達情緒時,我們就應該蹲下身用溫和的語氣去追問孩子,比如“寶貝,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么生氣嗎?媽媽非常希望能幫助你”。這樣既能教給孩子溫和的溝通方式,也能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自己情緒的良好方法~

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一起成長,用心去觀察,用愛去溝通~

4-6歲的孩子身心發展都有什么特征?

4-6歲的孩子,精力充沛,好動,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家兒子這么大的時候,經常爬高上低,一天到晚,有使不完的勁兒,到晚上都不愿意睡覺,問為什么,說:不想睡,還想玩兒。

我家兒子經常運動,身體比較結實,協調性很靈活。帶他去公園玩,公園里有平梯,他個小夠不著,我抱著他,將他舉起來,他伸手抓住橫桿?;问幹眢w,交換著手向前移動,動作敏捷輕盈,順利的走完平梯所有的橫桿,然后再回來??吹脛e的小朋友驚嘆不已,羨慕極了。

運動能讓孩子大腦更好的發育,同時也會產生多巴氨,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能讓孩子精神亢奮,心情愉快。學習的時候記憶力好,記得快,學得好。

這個階段的孩子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喜歡經常問為什么,試圖探清事物的真相,并且,還喜歡動手操作實踐,能動的動,不能動的也想動。不是拆壞了家里的玩具或電器,就是將家里弄得一片狼藉,家長跟在后面都收拾不過來。

你家的寶貝是否也這樣,皮的不行?

都來說說,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

在我的眼里,孩子只是她自己的,真實的自己。所謂的優缺點,只是我們成年人給的標簽。

她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應生命的召喚,借由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是做他自己的。不依賴我們的評判,我們的喜好而活。

在心理學來講,沒有優點,也沒有缺點,只有特點,特質。

所以,我們先看到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完整的人。這些所謂的優缺點,都是她的特點,都是她的一部分。有了這些部分,才構成了他的完整的生命。完整,真實,合一。

這些所謂的優缺點,是我們的評判,帶有我們成年人的喜好的成分。我們認為好的,叫優點;我們認為不好的,叫缺點。但,我們認為的,未必是對的,未必是事實,未必接近真相。

所以,我們拿著自己的這把尺子,去衡量一個和我們不一樣的有著獨立的生命意志的人,那就不妥了。

孩子,她就是孩子。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成就了這份美好的緣分,我們只需要愛她,就夠了。

無條件的愛,陪伴。

為自己、孩子,以及這份緣分,加油,點贊,感恩。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