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3-20 18:33: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四五歲的小孩總是發脾氣,總是喜歡跟大人反著來。我想這個肯定是和家庭成員的教養方式是有一定關系的。
孩子容易發脾氣,一般不外乎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人來瘋“;另一個是”家里的成人教養方式有分歧”。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人來瘋”的孩子。其實,這一類的孩子是很聰明的一個群體,首先,他懂得察言觀色,知道什么樣的狀況下,父母會克制自己的激動,滿足他的無理要求的。記得我兒子小時候,就是屬于這一類的孩子,一到春節親朋滿座,他便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你叫他朝東他偏要朝西,總是跟你反著來或者對著干。無奈有外人在,說什么也得克制自己的憤怒,心想,這個小崽子,等下看我怎么收拾你??墒牵鹊斤堬柺匙愫笳f不定他老早就呼呼大睡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孩子就養成了愛“人來瘋”的壞習慣。
對于這一類的孩子,我后來總結了一下經驗,首先,要幫他分析什么狀況下他會“人來瘋”,然后,事先跟他約法三章,譬如:出去聚會,先跟他講好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發脾氣會有那些不好的后果,可能會取消他看動畫片的時間或者會不給他買他喜歡的玩具等等,反之,如果表現好,回家后會有他喜歡的物質獎勵。幾次下來,孩子愛發脾氣跟你反著干的行為會受到約束,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懂事。
另外一個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教養方式不同,導致孩子性格不好,常常用亂發脾氣來宣泄情緒。一般來說家里的老人由于是隔代親,常常會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我小孩四五歲的時候,迷上了集水滸傳里面的小卡片,于是,他爺爺就瞞著我們成箱成箱往家里搬方便面。孩子年齡小,吃不了那么多,于是,爺爺就重新將口封號繼續買。一時間家里的方便面推得老高老高。后來,我們發現了這個苗頭。想幫孩子改掉,可是,已經很難了。你批評他時,他跟你對立。躲到爺爺奶奶那邊,不跟我們親。搞得我們很被動。有一次,因為教育孩子,孩子實在太任性了。我公公差點和我動粗。我老公出來教育孩子,公公居然當著孩子的面這么說,“現在你不得了了,想當初你比他還要皮,小孩子不皮還是小孩子嗎?”無語……所以,要養成孩子不亂發脾氣的好習慣,唯有所有的家庭成員目標一致,否則是很難扭轉這一現象的。
我想,你家的孩子不聽話,一定也有以上因素的存在,所以,分析原因,找到源頭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我是佳期有遇歡迎互動留言
孩子很犟,任性的時候,多半是和父母進入了權力之爭的狀態。通過讓孩子幫忙,轉移孩子的行為;提供有限制的選項;不要開戰,也不要讓步;從沖突中撤出;堅定而和善;只做,不說;決定你要做什么;讓日常慣例說了算;離開并平靜下來;培養相互的尊重;設立幾個合理的限制;練習堅持到底;運用家庭會議或班會。
五歲的孩子脾氣暴躁,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孩子的情緒如果不能及時疏通,不利于孩子成長,往往長大后更叛逆。能管控好自己情緒將成為孩子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情緒問題上必須要嚴格規范孩子,教導他如何正確管控自己的情緒。
一.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不要斥責或體罰孩子,應轉移其注意力。如果不能恢復,家長可先不去理睬,應注意防止受傷,事后進行語言上的規勸,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后理智駕馭感情。
二.家長應成為控制情緒的榜樣,家長應以身作則。平時,家長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脾氣,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
三.對脾氣大的孩子,家長的教育的口徑必須一致,一定要堅持。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不要袒護,如果周圍的人一味袒護,就會使他嘗到甜頭,他就會鬧得更兇。家長應該讓小孩懂得并記?。撼臭[發脾氣是沒有用的。
四.注意培養小孩的興趣和做事的靈活性.與孩子溝通好,讓孩子選擇去學畫畫,書法,圍棋之類的,這些會使孩子心情平和,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就不會暴躁了。
五.去醫院檢查孩子是否缺鋅。缺鋅的孩子也容易發怒的。
總之,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是每個家長的共同愿望,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父母務必堅持。
你好,這時候主要就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問題了,這些和先天性的以及后天的一些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對于這種情況也會是因為家長的一些原因影響的,對于這時候應該加以引導和教育,其實這時候的孩子心理上很多東西都是比較明白的,關鍵是通過大人的悉心教育加以開發。意見建議:有時候其實孩子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因為性格本身的原因會往往忘記這些事情,所以這時候來講要注意盡量的給孩子分析一下當前的事情,告訴他生氣或者事情不好對于身體以及健康的影響,同時給予適當的獎勵以此來鼓勵孩子改正不好的習慣就行了,祝你健康!
曾經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也是孩子容易發脾氣,砸東西。他的父親用了很多辦法孩子還是沒有改變,后來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用一塊木板,買了一些釘子。每次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讓孩子往木板上釘一顆釘子,等孩子氣消了就讓孩子把釘子拔下來,每次拔釘子的時候父親就給孩子說,你看好好的一塊木板又多了一個洞。開始的時候孩子一天能發五六次脾氣,釘五六顆釘子,慢慢的孩子發脾氣的次數少了,后來一兩個月才發一次脾氣。但木板上已經千瘡百孔了。孩子的父親就給孩子說:你每發一次脾氣,就像這個釘子給這個木板帶來的傷害,一個洞就是一個傷害,也無法彌補。你的沖動,你的任性讓別人來給你承擔傷害,承擔痛苦,你覺得合適嗎?孩子好像有所啟發,從那以后他會和父母溝通,把自己的內心不滿給父母講。
其實孩子發脾氣是比較正常的,連只螞蟻都有脾氣更何況是人,但關鍵是孩子要有個發泄的方式,同時父母也得讓孩子知道怎么樣控制他少發脾氣,怎么樣讓他因為自己的脾氣帶給別人的傷害最小化。做父母的得多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內心,做到正確的引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