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孩6歲的性格(如何培養小孩6歲的性格呢)

admin時間:2024-04-08 20:54:0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六歲的兒子說想死,不想活了,怎么辦?

我大女兒8歲了,5、6歲的時候說過同樣的話。原因:

1.嫌我督促她寫作業,嫌煩。

2.玩游戲死的很容易,想真的試試。

3.知道父母怕什么,威脅一下。

4.嫌我管妹妹多,對她的愛少了。

第一次說的時候,嚇我一跳,當時在訓她,馬上就閉嘴了。隔了幾天又有爭執,她就第二次說,我就沉默不語,后來越來越頻繁,當她第三次說到“死”的時候,我想:我白活了三十幾年,被一個小孩嚇唬住能行嗎?這才5、6歲,就拿住我了?還有老二有樣學樣,我這媽還怎么當?今天必須糾正過來。

我很嚴肅地說:你想死,可以啊,反正你死了,我還有一個女兒呢。你想怎么死呢?跳樓嗎?我們家三十幾樓,從樓上跳下去會變成一攤血肉模糊的爛肉,我都認不出你來。想撞車嗎?會被撞的血肉橫飛,萬一撞不死,撞個半死怎么辦?要不然我們找個干干凈凈的,痛苦小點的死法吧?捂死怎么樣?

她想了想說:行!

我找來一個干凈的塑料袋,套在她頭上,用手把口束緊,我就在旁邊數秒,還不到10秒,她就喊饒命,拿下塑料袋來,她哇哇大哭,說再也不想死了。果真從那,兩三年過去了,再沒提過死。

孩子總是口頭說死,總歸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說我不愛她,不管你多愛你的孩子,有些孩子就是矯情,你越愛她疼她遷就她,她越刁難你欺負你脅迫你。我和我女兒就是這樣的關系,她從小是個一天哭20次的高需求寶寶,一哭二鬧三尋死,只是她的日常表達,用我老家方言說這種孩子就是“吊猴”。我被她折磨的精疲力盡。

后來我找出了上面幾個原因,主要是有了老二之后,重心偏移,后來及時糾正,多管齊下,多關心和關注她,從認識到這個問題并調整以后,她再沒提過死。當然,要在美國,套塑料袋這種話不敢公開說,會被告虐童,但是自己孩子自己了解,針對原因才能找解決方法。

小孩子對死沒有概念,我們中國家長對“老”“病”“死”諱莫如深,加上各種游戲里,隨便死一下就能復生,越是這樣,孩子們越是自殺率上升。開始是隨口說說,孩子一說,家長就蔫了,再將來,升級了,就會試一下真的去死,孰不知和游戲中不一樣,人死是不能復生的。

多帶孩子去探望重病人、養老院里的老人、參加葬禮,看看火災、地震、車禍現場的視頻或圖片,給孩子補上死亡教育這一課。

但是還需要警惕。如果用套塑料袋這方法,孩子絲毫不動,根本不怕,一心求死。那么這個家庭,這對父母肯定是出了嚴重的問題,所以孩子病了。心理疾病雖然不疼不癢不發燒,但同樣是致死的。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就醫。

家庭教育任重道遠,家長要多學、多問,與時俱進,才能應付得了越來越智慧的熊孩子。

6歲兒童選擇什么興趣班能終身受益?

六歲兒童培養他的興趣很關鍵,如果是男孩呢你可以讓他去參加一個跆拳道館,鍛煉身體,其次也可以培訓美術啊圍棋啊音樂啊什么的,女孩呢你可以讓她參加一個舞蹈班,鍛煉身體,也可以參加一個美術班,這些都是很好的

6歲小孩愛玩手機,該怎么辦?

感謝邀請,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別說小孩子愛玩手機,現在大人愛手機都幾乎走“機”入魔了,更別說六歲的小孩子,而且小孩子十五歲以前是沒有自控力的,這需要我們家長嚴格的監督和高質量的陪伴。

一、不讓孩子玩手機,我們自己要先做好榜樣

前幾天有人發圈說,“我的孩子從來不聽我的話,我做什么他就會做什么?”,配圖是兩個母子都在安靜的看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我們家長能放下手機,好好地陪伴孩子,那么就一定能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二、愛玩手機的孩子,更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我們家里的狀態,一般就是兩個孩子和爸爸都在玩手機,我在玩電腦,看似多么和諧的畫面,實際感覺都在“吸毒”。所以我盡量周末安排全家爬山,打球或者去公園,平時有空也陪孩子一起看書,一起玩游戲,或者去圖書館。這樣他們玩手機的時間就很少了。

三、讓孩子多參與到我們的家務中來,

在孩子面前,多扮演弱者,比如“孩子,今天我上班很累了,幫媽媽收下衣服好嗎?”或者”孩子,幫我打掃一下客廳,把床上整理整齊“等等,多邀請孩子參加到我們家務中來,這樣不但能使孩子學到更多東西,體會到不一樣的樂趣,玩手機的時間就自然少了。

四、報兩個喜歡的培訓班

人真的是會變的,以前我回答關于報培訓班這類問題的時候,我強調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最近我卻經常給孩子報班,大寶今年上五年級,班上的語文老師天天強調孩子的字有多重要,現在考試都是電腦閱卷,如果字寫不好,考試會很吃虧的,所以給孩子報個書法班,或者他喜歡的培訓班,這樣孩子就沒時間玩手機了。

希望能幫到你,讓孩子多放下手機,愛上閱讀,愛上運動,愛上學習!

5、6歲的孩子,應先注重培養什么?

5–6歲是孩子語言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能為以后語言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建議此段時間給孩子看英文版動畫片,讓孩子愛上一門外語語言。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伴隨認字的增多可以閱讀一些適合此段孩子讀的書,最好有家長陪讀引導,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其次是此段年齡是有一定的家庭成員意識的階段,孩子想要干家務時不要事事阻止,要適當讓孩子干一些家務,一是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二是有利于孩子樹立信心,三是養成責任意識。

還有很多,畢竟教育要“因材施教”嘛

如何培養6歲到10歲孩子的學習習慣?

我是一個11歲孩子和6歲孩子的媽媽,結合我家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經歷,給予分享。

1、給孩子一張安靜的書桌。

我家孩子一歲時,兒童房就布置好了,除了床和衣柜,還有書架和書桌。

從小孩子就知道這是她的書桌,喜歡在那里“裝模作樣”地寫寫畫畫。

到了一年級,順理成章書桌成了固定寫作業的地方。換了地方,比如:在客廳,在餐廳,在陽臺,她都不習慣,她說只有在自己書桌那里才有感覺。

所以,書桌成了學習的地方,一坐在那里孩子就進入作業狀態。

2、提前確定好規則:先做完應該做的事,才能做想做的事。

一上小學,就跟孩子傳達這個理念,做完作業才能下樓玩,做完作業才能玩游戲,做完作業才能跟全家人一起去郊游……

諸如此類,家長不能只是說說,到事上又心慈手軟,不能執行落地,那等于白說,所以,一定要堅持原則,說到做到,讓孩子從內心敬畏規則,并從行為上遵守。

尤其是老二,從小聽媽媽對姐姐講這些話,她現在到了幼小銜接的階段,自然而然就可以遵守,并且做事情高效有序。

3、父母的陪伴。

孩子剛上小學,開始有作業,可能會遇到一些對她們來說很是挫敗的事情,比如:已經很努力了字也寫不好,經常寫錯,寫寫擦擦,擦擦寫寫,拼音字母方向容易搞混……很是沮喪。

這時候,父母的陪伴和鼓勵很重要。要讓孩子明白,剛開始寫字,因為不熟練,這都是正常的,多練習就好了。接納孩子這種情緒和狀態,靜待花開。

經過一段時間,可以把剛上學寫的字和現在比較,你和孩子會驚奇地發現,什么是進步,看見堅持和練習的意義,為孩子內心種下了一顆成長型思維的種子,那就是:剛開始不熟悉的時候,會做不好一件事情,這是正常的,通過練習,可以越來越好。

陪伴的意義還有,可以跟孩子邊寫作業邊談心,說說學校開心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及時疏導和解決,讓孩子內心感覺到安全和有力量,因為無論發生什么,爸爸媽媽都在身邊。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親子閱讀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就更好了,就相當于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窗,穿越時空,看到無限可能和樂趣,從此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更是一段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滿足的神奇之旅。

有愛,有陪伴,有閱讀,有慣例,有規則……對孩子來說,學習也可以是件有趣的事情。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