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4-10 10:42:0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從多爬滾,
三頓有規訓。
作習定時間,
該學必完成。
不能隨梨粟,
不要任其性。
做得踏時在,
玩得就痛快。
從事講禮貌,
尊師能成人!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2.項脊軒志
明代:歸有光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3.水調歌頭·中秋
宋代:米芾
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4.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
宋代:蘇軾
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5.荔枝
唐代:戴叔倫
紅顆真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癡。
6.鷓鴣天(詠紅梅)
宋代:向子諲
青枝可愛難為杏,綠葉初無不是桃。
7.漁家傲
宋代:歐陽修
香可愛。其如鏡里花顏改。
8.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見示之作
唐代:獨孤及
寒城春方正,初日明可愛。
9.同岑郎中屯田韋員外花樹歌
唐代:獨孤及
芳菲可愛不可留,武陵歸客心欲絕。
10.同夢得暮春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
唐代:白居易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夸。
11.日南長至
唐代:獨孤鉉
乍疑周戶耀,可愛逗林光。
12.送韋正字析貫赴制舉
唐代:張祜
可愛漢文年,鴻恩蕩海壖。
13.贈咸陽王主簿
唐代:鄭谷
可愛咸陽王主簿,窮經盡到昔賢心。
14.星精石
唐代:鄭損
孤巖恰恰容幽構,可愛江南釋子園。
15.賀新郎(游西湖和李微之校勘)
宋代:吳泳
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愛不可近,沙鷺起,晚風進。
《卜算子.詠梅》可以表現陸游這樣人的,精神和品質。
《卜算子.詠梅》是宋朝愛國詩人陸游寫的一首借梅花喻自己堅持、獨立、高潔的不變的,梅花一樣情懷的詩詞。
先看下這首詩詞: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先從詩詞的字面上來分析一下。
在驛站外破損的斷橋邊,竟然有一朵梅花,孤單的自己在開放著。梅花本是清雅不俗的花,常見于園林或品賞梅花之人家中養栽,可這斷橋邊的梅花,是無人問無人管的野梅花。這株梅花就是黃昏時也是孤獨綻放,還得經常有凄風慘雨讓它承受。
梅花向來是初春正寒時就可綻放,梅花沒有特意在暖春來時,與別的花爭芳斗艷。如果別的花不滿梅花先行綻放,那就讓其它的花嫉妒去吧。就是這在驛站外殘破橋邊的梅花,經風雨落地與泥土混雜,被摧殘碾壓成灰塵了,梅花自我的芳香仍然留下。
陸游經歷過戰亂,曾因金兵的侵略,舉家逃亡遷移,所以他一生有抗金保國的志向和理想。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當他被朝庭不再信用,而又面臨秦檜等權臣以“喜論恢復”等言論,向皇帝告狀,他被罷官回家閑居。他的仕途坎坷不斷,就是秦檜死后,也有因主張抗金而又被幾次罷官。
陸游在《卜算子.詠梅》借用梅花來形容自己,“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暗指自己在被朝庭拋棄,無人理無人知。本來就是到了黃昏獨自一人煩愁無奈時,可是還得讓一些人風言有雨的指責打擊。(這里喑指朝庭上那些與他不同政見的官員大臣們。)
我陸游如梅迎春早寒來一樣,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我陸游會如梅花,從不與別的花爭芳斗艷一樣,去爭名奪利。就是如梅花落在泥土被碾壓成塵土了,我陸游仍然如梅花香氣仍然存在一樣,堅持做一個品質如梅之人。
梅花古時歷來被譽為歲寒三友之一,傲雪獨放,可喻為堅強高雅之意。
陸游以自己的情懷,寫下這詠梅的詩詞,《卜算子.詠梅》是可以表現陸游這樣人的,精神品格的古詩詞。
說到這個話題,最先想到的一首詞是辛棄疾的《西江月·遣興》。詞作于酒醉后,卻并不似"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那般刀光劍影、豪氣干云,甚至可以說畫風迥異: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上闕抒心頭不忿:仕途不順,懷才不遇,讓他開始懷疑寒窗苦讀的意義。"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一句,大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意味。話說得很決絕,卻不妨看作是一句氣話,又像是酒濃意酣時的一句牢騷,吐槽過后,圣賢書要讀,官場浮沉也要面對。痛苦無處可申,只好對杯中酒傾訴,不知不覺間已喝的大醉。上闕鋪墊完畢,一個試圖借杯酒澆心中塊壘的辛棄疾分明就在眼前。
醉酒,醉到了什么程度呢?詞的下闕告訴我們:人樹不分。醉倒在松樹下還要舉杯邀"松樹",問松樹"我醉得怎樣?"自己歪斜間撞到了松枝,還怕它要來扶自己,"以手推松曰去",或許還得加上一句"我沒醉!"真活脫脫一個酩酊醉漢。
總的來說,這首詞雖然也含有失意的惆悵,卻沒有沙場的兵戈之氣,更不壓抑,反而因為下闕語言的調皮詼諧而帶上了幾分靈動。
當然,說到調皮和有趣,怎能少了蘇軾?
蘇軾20歲闖入官場,出類拔萃的才氣和剛正不阿的秉性讓他得罪了不少人,新黨迫害、舊黨排擠,無論誰掌權,他永遠"在路上"。不過,作為一個樂天派,東坡先生的人生詞典里可能沒有"過不去的坎"。他仕途的三次浮沉幾乎次次兇險,但訴諸筆端卻只有輕飄飄一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平淡得很。烏臺詩案被捉走時,面對妻子王閏之的擔憂,他卻說:"子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一首詩送我乎?"借真宗朝楊樸之事調侃妻子。60歲被貶儋州蠻荒瘴癘之地,他也曾短暫地擔心過,但轉眼就是:"九死蠻荒吾不恨,玆游奇絕冠平生"。還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嘗過生蠔后更以為絕味,甚至怕人聽說后也特意被貶來和他搶——"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說到吃,"吃貨"蘇軾不愧其名,他的作品中最有趣的當屬寫美食及烹飪之作。比如酒,這可是摯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大文豪大概也是不可"飲無酒"的。哪怕曾有因"夜飲東坡醒復醉"導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只好"倚杖聽江聲"的尷尬經歷,他的生活中也從未少了"酒"的身影。有一次,一位老鄉釀酒送與他嘗,他覺得酒過酸便偷偷起名為"錯著水",還寫進了詩里:
野飲花間百物無,杖頭惟掛一葫蘆。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喝酒還不過癮怎么辦?那就自己釀!大文豪深信自己的動手能力,尤其是在美食方面。于是當他從好友楊世昌處得到釀蜜酒的方子后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實踐,還寫了兩首《蜜酒歌》回贈好友。其一云: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
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
三聯四聯寫釀酒過程一天天的變化。"小沸魚吐沫""眩轉清光活""開甕香滿城",一層層遞進,期盼也與日俱增,仿若一個翹首等甜食的小孩子,輕松而調皮的筆調讓讀者都不禁唾津潛溢。當然,讀來醇厚的美酒嘗來未必如是,可能是希望太大導致的失望,也可能是太過心急而沒等足時辰,這酒喝來并不如蜜,酸澀的味道甚至讓人有點鬧肚子……酒味如何不得而知,筆端興奮之情倒是流轉了千年仍未淡去。
酒足還得飯飽,下酒菜總要有肉,豬肉、羊肉、魚肉……樣樣都在蘇軾筆下散發著誘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的豬肉,"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的羊肉等等不一而足。話說了不少,但蘇軾的風趣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能概括的,欲覽全貌不妨去他作品集里尋寶。
東坡先生落筆之調皮風趣大概是源于他有趣的靈魂,另有一類調皮可愛的文風則是源于作者內心的歡愉,就比如情竇初開的少年少女。
蘇軾門下有眾多飽學之士,李格非就是其中之一,但他的名氣卻不太趕得上他的女兒——李清照。"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他們的愛情故事當是文人書生理想中的模樣,不然怎么引得納蘭為之揮毫。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愛情其實有些出乎人的意料,李父李格非與趙父趙挺之分屬不同黨派,朝堂上時常意見相左。但不管出于怎樣的考量,他們都沒有把朝堂恩怨牽扯到兒女婚事中來。兒女兩情相悅,家庭門當戶對,兩位對頭就這樣"和解"成了親家。要嫁的郎君一表人才,少女李清照心里對這段婚姻一定充滿著期待和憧憬。一日,她正在自己院中蕩秋千,突然發覺有人走來,便匆匆忙忙跑向房間,到門口處又好奇來客。或者說心中已知來人是誰卻又怕私下相見有違禮教,不然為何要"和羞走"呢?倚在門邊偷偷地看,還美其名曰"嗅青梅"。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上闕蕩秋千的她慵懶愜意,語言也是從容而恬淡的。"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大概是快樂的感染力太大,也或者快樂就是因為心上人的到來,總之,趙明誠來了。
下闕陡然轉了畫風,"兵荒馬亂"又泛著甜蜜。閨中女子不好見外人,聽見腳步聲便顧不及鞋襪釵環地往房里溜,卻又不甘心錯過而在門邊頓住了腳步。"沒有過多的語言,沒有更多的情節,戛然而止更意猶未盡,少女的小心思躍然紙上。詞中的這個李清照和記憶中那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易安判若兩人,這里的她分明就是活潑俏皮的少女模樣。其實,她前期的詩風大都如此,讀來格外明媚,讓人不覺莞爾,就比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里那個"誤入藕花深處"的她;《如夢令》里和侍女爭辯"應是綠肥紅瘦"的她……當然,愛情是詩詞永恒的主題,這類的詩也有很多,《詩經》中就有不少?!墩倌稀ひ坝兴利帯贰囤L·靜女》《鄭風·溱洧》都多多少少流露出相似的情感。
詩歌是我國古代文學形式里歷史最悠久、數量最多的一類,調皮有趣的詩詞不勝枚舉,本文所及不過滄海一粟,未及提到的優秀詩篇不妨到作品集中探尋一二。
喜歡寫詩的人都敏感,不管男詩人還是女詩人,都有一根易被觸動的神經。也許事關些許情感,也許合乎某種邏輯,一些常人難以窺見的蛛絲馬跡,都會成為線索,三繞兩繞,便萌發詩意,連綴成詩行。
喜歡寫詩的男人,心細如發,但他表面可能五大三粗;喜歡寫詩的男人,心思縝密,但他做事并非滴水不漏。喜歡寫詩的男人只有在寫詩的時候,才面若桃花,愛心泛濫,洋洋灑灑而一發不可收。
喜歡寫詩的男人,其實也不過就是一些普通男人,只是他們的內心里,潛藏著一些情懷,隱忍著一些理想,包容著對自己人生的愿望。
喜歡寫詩的男人,他們只是希望這個世界,明天更好一點兒!
本人,就曾是一個喜歡寫詩的男人,好在他見好就收了。但看到這樣的題目,還是沒忍住出來啰嗦啰嗦。打住,就此打住。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