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4-10 11:27: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謝謝邀請回答,在我們父母看來,三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好可愛的,大人一舉一動,言舉各方面要注意形象,小孩會模仿大人。??????
不過作為父母,該嚴格的一定要嚴格,讓他學會講道理,如果他耍賴,不要理他,有些小孩因為父母的寵愛,過分的要求我要買什么你一定要給我買,不買我就在地下翻滾哭鬧,這時候父母就是不能太溺愛了,習慣用吵鬧來得到他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后就會習慣性重演。
疼孩子是疼在心里,不能孽寵她(他)的秉性,從小要教會孩子寬容善良講道理,人性的品德,不能耍賴厚臉皮。
三歲的孩子脾氣那么大,也是父母寵出來的。
如果遇到脾氣大的孩子,如果是我孩子,我一整天不理他,我兒子犯錯誤,我都是這樣對待他,他乖乖來叫我,我不理他知道再鬧下去也沒勁。別看是小孩,有些小孩那牛脾氣真的是好氣人的,平常講一些教育意義的故事,讓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性動畫片,多帶孩子去書城,看一下幼兒詩,好孩子從小抓起。
天下的父母都辛苦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好好加油!??????
3歲的孩子性格可塑性也會更強一些,因為3歲前的孩子,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差,做出的行為多是模仿行為,或者下意識的動作,孩子并不能達到完全支配自己情緒的能力,動作和思想無法完全一致,所以在教育3歲前的孩子時,父母要多包容,多理解,多言傳身教,禁止打罵,打罵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甚至可能會比一些父母想象的更加嚴重。
但是3歲后的5歲的孩子,會逐漸接受父母的教導,已經有控制自己行為舉止的能力了,因此3歲后的孩子,性格可塑性還是非常強的。所以才以3歲為孩子性格的分水嶺,并且提倡父母要有重點的培養。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木蓮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感謝邀請。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到老?!痹S多家長都擔心孩子這時候脾氣大,長大后的性格也會十分不好。但是,這時期其實只是孩子個性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之一,只要在今后的教育中,找對方法,孩子一樣能健康積極地長大。
孩子可能進入了“叛逆期”
家長在這個時期常常頭疼,因為“terribletwo,horriblethree”,也就是說“糟糕的兩歲,可怕的三歲”。這個形容十分形象,不要擔心只有你家孩子這樣,寶媽們一交流,發現這時候的孩子都“不大可愛”。這是因為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叛逆期”啦!
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而且性格會更加敏感,缺乏安全感。以前家長只要哄兩句就好,可是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不能被糊弄了,家長的敷衍已經不再有效。此時更需要的是有效的溝通。
孩子的正常需求被忽視
如果孩子偶爾通過哭鬧的方式,來索取物品,那也算是合理的,可是每次都是這樣,那就很不正常了。
家長要注意回顧反思一些往日的生活細節,是不是當孩子提出正當要求的時候,家長只是單純地予以忽視?如果孩子用正常方式與大人進行溝通,但是結果卻沒有得到大人的重視,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走上偏激的道路,因為這樣的方法才行之有效。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打罵使事情變得更糟
提問中提到“打也試過”,說明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曾用過肢體方面的懲處。但是近些年來,對孩子不施暴的教育方式才是主流。
很多家長在進行這種懲罰之后,發現孩子還是“記吃不記打”,打了之后還會忘,甚至繼續再犯。因為往往在父母進行打罵的時候,都是在氣頭上,這時候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撒氣行為,根本沒有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也不明白這種懲罰的前因后果。
大人打孩子,希望孩子記住這種痛,下次不再犯。殊不知,當孩子對懲罰的原因一無所知的時候,這種打帶來的只不過是應激反應。家長一抬手,孩子嚇得一哆嗦。最后留下的不是教育成果,而是心理陰影。而打罵也有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情況更糟糕。
孩子曾經嘗過這種甜頭
我認為,孩子形成這樣的習慣,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通常情況下,孩子一鬧,家長怕丟面子,或是為了盡快安撫孩子,就會馬上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無論是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事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墒牵瑢τ诤⒆觼碚f,目的已經達到,甜頭也已經嘗到。那很有可能下次還會做出這種行為,甚至變本加厲。
家長要謹記,教育的原則是不能更改的,是始終如一的。不能因為外部條件變化了,教育也變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不能馬上就哄,然后開始妥協。家長要進行冷處理,先任由孩子發泄,當你不在乎他的舉動時,他就會發現,原來父母不吃這套,不受他的威脅。
兩個孩子之間關系緊張
這種“緊張”不是說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不好,而是說隱隱地存在競爭家長注意力的情況。大寶原來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自然享受著全家人的關懷。但是年紀更小的二寶,占據了大人的更多視線。大寶心里會有落差,可能就會變本加厲,用這種方式引起大人的關注。
家長一定要平衡好兩個孩子的關系,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讓大寶有被冷落的感覺。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木蓮媽媽,每天為您推薦實用安全的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都是花盡了心思,望子成龍心太切,施得其反。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在三歲的時候是怎么度過的,可以說沒有人能記得起來自己三歲時往事,這就說明,三歲時候什么都不用刻意去報什么班,學這學那,其實不但沒好處還有影響,本人建議兩點:
1、三歲孩子選個好的幼兒園就可以了,幼兒園本身就是益智教育,孩子在3--6歲的時候就一個重點,讓她玩,喜歡玩什么就讓玩什么,千萬不要泯滅了孩子天真的玩性。
2、平時父母一定要注重言傳身教,溫馨和諧家庭氛圍,尊長愛幼的美德,一家人愛看書學習,這樣比什么都好,因為孩子在三歲時候模仿能力很強。
3、平時多帶他外面玩,多注意他對哪些方面感興趣,培養他的興趣,發現她的興趣,這才是重要,任何人都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4、孩子到6歲左右時,根據孩子的興趣喜好再給她著重去培養一個,最多兩個專項就可以了,也不用太多,也不用太急切,順其自然,這是比較理性的教育。
本人拙見,僅供參考,歡迎對這方面有經驗的朋友參于擦討和建議。
30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手心的sun
2019年07月07日
關注小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正是需要父母去引導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他們對什么都是好奇,然后探索,最后得出他們的結論。所謂一歲看小三歲看老,就是說明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如果去做什么。只要不是傷害到別人或者自己的事,盡量可以讓他自己去做,比如他要洗衣服,你可以給他的讓他洗,手把手教會他,讓他自己做,然后做完了你可以悄悄的善后,但是要鼓勵他,簡短的教育一下,不要長篇大論,他們記不住。[捂臉]危險的事,不能做的事一定不能做,如果說不聽,可以嚴厲的責罵,實在不行就稍微打一下,讓他明白這是不可以做的。三歲是一個制定規則的好時候,不能做就不能做,別啰嗦,直接拒絕。好的我們要鼓勵他去做,不好的一定要嚴厲,不要心疼,小孩調皮,是因為他們不懂事,那么就需要我們來幫助他學會規則,這是他律,等他長大才能懂得事了才能學會自律,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用,一個九歲孩子的寶媽的經驗[呲牙][呲牙]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