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5:19: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的性格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所特別關心的地方,不過孩子膽大心細,為人大方一般也就不會怎么樣,但是往往受到家長特別關注的就是特別膽小的孩子,家長會擔心他們的成長已經人際交往,那么孩子越來越膽小是為什么呢,八寶網小編帶大家看看吧。
1首先爹媽要學會分辨清楚,孩子是不是真膽小。
很多孩子并不是膽小,只是比較慢熱,進入一個新環境,或者遇到陌生人,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熟悉和適應。而心急的爹媽常常迫不及待地想讓孩子趕緊融入新環境,或者和生人熟絡起來,看到孩子緊緊拉著自己不放,就推寶寶“快和叔叔打招呼呀”“你去玩滑梯吧”。孩子被爹媽一推,更緊張得往后縮了,于是爹媽就認定孩子膽小。
對策: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膽小”的標簽,對孩子還沒準備好去做的事情,只鼓勵,不催促,提供幫助,耐心等待。
2有些孩子膽小是因為爹媽保護太多,或者包辦代替太多,導致孩子能力不足。
或者是爹媽自己就是不善社交的人,出門總是回避人多的場合,盡量少和別人打交道。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就好像我們大人覺得去餐廳吃飯,向服務員要幾張紙巾是件特別簡單的事情,而且一點也不可怕。但孩子就是不敢去。他膽小的原因其實是和太少出門,和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太少。
對策:
這樣的膽小是需要練的,爹媽不要總把孩子攬在身后,什么都替他做。要讓孩子學著自己去做,一次不行就多練幾次。如果爹媽自己也有社交恐懼癥,那改變一定要從自己開始。先讓自己變得勇敢一點。
3有些孩子膽小是成長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
比如在6-12個月認生期特別害怕陌生人,在3-4歲想象力發展高峰期特別害怕黑夜、巨大的聲響和物體等,因為這些會讓孩子聯想到一些可怕的東西。
對策:
對于這種情況,爹媽最重要的是不強化、不指責、接納孩子的害怕情緒,然后給一些安慰和正面引導。
比如孩子不敢夜里自己睡,直接告訴他黑夜一點都不可怕,根本沒有妖怪是不管用的。你可以這樣說:“媽媽小的時候也很害怕黑夜,天一黑,什么都看不見了,好像掉進了一個妖怪的嘴巴里!嚇的我不敢睡覺。后來,我就拿著一根大棍給自己壯膽,如果真有妖怪來了,我就用棍子打炮它!可是很奇怪的是,媽媽都長這么大了,一次也沒見到有怪物來,那根大棍就傳給你吧,很厲害的,可以打跑一切可怕的怪物?!?/p>
4還有一種情況,是爹媽對孩子要求太高,評價太多。
孩子無論做什么,爹媽都要評價一番,而且通常還要指出不足,告訴孩子怎么做才更好。孩子得不到認可,沒做過的事就沒有信心能做到讓爹媽滿意。
對策:
孩子的自信心來自于兩方面: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爸爸媽媽相信我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即使真沒做好,他們一樣愛我。
如果爹媽能充分信任孩子,即使孩子做一件事失敗了,也能從中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孩子一定是個樂觀、勇敢、自信的孩子。
1、過于膽小的孩子,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閉。
2、過于膽小的孩子,由于不敢主動去和他人交流,往往缺少朋友。
3、過于膽小的孩子,不敢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對以后的職場也有很大的影響。
4、過于膽小的孩子,比較容易追隨大流而沒有主見。
對于孩子不要過多苛求并給予更多的鼓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家常便飯,如果對于孩子的錯誤指責過于嚴厲,孩子便會開始懷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錯誤。
為了避免犯錯,就盡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說得越少越好,于是越來越不敢表達自己。
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外出機會,更多和別人交流的機會。
很多膽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帶,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經常讓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只有多和他們交流,才能慢慢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膽小。
當孩子表現過于膽小時,家長不要過于著急,過于斥責。
要慢慢引導,告訴孩子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他們都是很樂意和他交朋友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說:你怎么這么膽小,這么沒出息呀!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更加抵觸。
多陪孩子,尤其是父親。
母親在教育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則標準,要求孩子順從聽話。
相對母親來說,父親更加外向、勇敢、果斷。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內容一般也更加能鍛煉孩子的膽量。
如果說媽媽像月亮,那么爸爸就像太陽。一個孩子很難沐浴著月光長成一個陽光少年,他必須吸收來自爸爸的太陽光輝,才能形成開朗的心態。
1、孩子在接觸和適應新的環境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前期的陪伴,在孩子漸漸熟悉的基礎上,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表現自己。比如孩子升級進入新的班級后,媽媽可以陪孩子在教室里玩一會兒再離開,使孩子對新的環境有一個逐漸熟悉的過程。
2、設置“最近發展目標”的任務給予挑戰,激發孩子潛在的能力。例如孩子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在家長和陌生人說話時拉著孩子的手將孩子引導到陌生人的面前來。
3、多帶孩子到你有孩子的朋友家里,或邀請你的朋友一起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學會和小朋友交往。如果時間不允許,你們可以幾個家庭輪流由一個家長帶著兩個或三個孩子出去玩,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又可以為家長省下時間。家長間還可以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
4、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要注意的是:一開始父母要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情,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