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4:09: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其實想做嚴母沒想到卻成了慈母,嚴厲的要求孩子沒做到倒是讓孩子養成了各種各樣的壞習慣,那么那些行為在暗暗的寵孩子呢,八寶網小編為大家分享關于孩子的教育的解答。
1、讓孩子享有“特殊待遇”
不少大人,會把孩子當做家里的“小太陽”。帶孩子出一趟門,全家人浩浩蕩蕩,前呼后擁:媽媽撐傘,爸爸抱,奶奶喂水,爺爺逗笑;買了好吃的食物,孩子享有獨吃或先吃的特權;孩子對家中長輩呼呼喝喝,大人還覺得孩子很可愛。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以為自己的地位高人一等,不懂得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凡事先滿足自己,從不會替家人考慮。
2、沒有原則地袒護孩子
孩子犯錯時,很多家長不忍心指出孩子的錯誤,更不忍心責罰孩子。當其他人教育或指責孩子時,家長就站出來沒有原則地為孩子推脫:“他還小嘛,不懂事”、“小孩子都這樣,你別計較哈”……
這樣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永遠都長不大!年幼時期正是孩子是非觀念形成的關鍵期,如果此時你不告訴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將永遠無法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長大后惹是生非了,仍然要家長來背鍋。
3、過分害怕孩子哭鬧,容易妥協
“我最怕孩子撒潑哭鬧,一哭鬧就沒轍,只能順著他的意來了!”
“我家孩子生氣起來,誰都拿他沒辦法,只好聽他的!”
如果一個家長這樣抱怨自家孩子,毫無疑問,這個孩子已經被家人寵壞了!
其實孩子非常善于察言觀色,他們一開始會用哭鬧來試探家長的態度,如果家長很容易妥協,孩子就會意識到“只要我哭了,爸爸媽媽就會滿足我”。久而久之,哭鬧就會成為孩子要挾家長的武器,想要達到什么需求,放肆地哭就是了。
4、孩子不聽話時,央求孩子
還有些“保姆式”的媽媽,在孩子不聽話時會一邊哄一邊央求孩子,毫無家長的威嚴。比如:“媽媽給你看兩集電視,你把飯吃完好不好?”“媽媽給你買雪糕,你不要哭了好不好?”
其實,孩子乖乖吃飯、不哭鬧,都是他本來就應該做好的事情,不需要家長用其他條件來交換。我們越是在孩子面前低聲下氣,就表明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越無能,最終只會教出一個性格驕縱霸道的孩子。
5、以孩子還小為由,凡事包辦代替
明明孩子可以獨自學習很多生活技能了,但是很多家長不忍心如此“殘忍”地對待孩子,寧愿自己辛苦點,也要替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
我們以為這樣是愛孩子,其實恰恰是害了孩子。
一歲半到三、四歲左右,是寶寶發展自理能力的關鍵年齡。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能夠引導孩子,那他的自主性會提高,而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
相反,如果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和發展,他的自理能力將會非常差,一旦離開家長就難以適應環境,性格上也非常依賴大人,缺乏獨立生活的信心。
6、犧牲自己,滿足孩子無理的需求
孩子是家人的心肝寶貝,媽媽把孩子視若珍寶,再也正常不過了。
但是,我們愛孩子的前提是,必須要先懂得愛自己。
很多人一旦當了媽媽,就完全把時間精力花在了孩子的身上,凡事以孩子為中心,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不顯眼、很不重要的位置。
其實上,這種“自我犧牲式”的親子關系,只會養出一個只會索取,不懂感恩的孩子。
此外,一個“犧牲式”的媽媽,往往會在孩子的屎尿屁及生活的柴米油鹽中迷失自我。
連自己都不懂得愛自己,你還指望孩子會來愛你?
7、過于焦慮,不敢放手
還有一種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到這樣那樣的傷害,時刻都像一根緊繃著的弦,不讓孩子碰這、不讓孩子碰那,或者干脆貼身保護孩子,孩子跑哪兒去,媽媽就跑哪兒去。
誠然,對于尚不能分辨危險的寶寶來說,媽媽的保護非常重要,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有自己的判斷力,逐漸不再依賴媽媽。
如果我們時刻都這么焦慮,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只會讓孩子脆弱得像一塊玻璃,經受不起任何的挫折。
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
性格驕橫乖張: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做事懶散無紀律: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不懂禮節目無長輩:由于父母的過度寵溺,對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也沒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為何物。
懦弱不能經受困難: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呵護寵溺下,從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難,因為一切有父母代為解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業,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旦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人際關系障礙: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專橫無紀律目中無人,無法與人和諧相處,與他人的交流也變得障礙,學習就業以及愛情婚姻可能都變得困難。
健康狀況不良:孩子被寵溺過度一個最直接的后果也許就是對孩子身體的損害,要么過于挑食,營養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飲暴食,過于肥胖,兩者都是健康的大敵;由于懶惰,更不會去鍛煉身體,于是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從小就落下病根子,對今后一輩子的身體狀況都會有影響。
1. 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
2. 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愛的微笑是愛的語言
3. 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孩子的長處)
4. 用愛的耳朵去傾聽孩子(換位思考)
5. 用愛的語言激勵孩子
你要做高山孩子做小草,孩子永遠是小草;你要做大傘孩子做小雞,孩子永遠是小雞。男孩子:享受兒子與沒兒子就是不一樣,女孩子需要賞識,女孩子在于別人的評價賞識(有個女兒真好)。一個善良的女孩是在賞識中長大的,一個惡意的女孩是在指責中長大的。父愛對女孩子非常重要(20歲的女孩取個四五十歲的老公),父愛要大氣深切(有個女孩真好!)
6.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
父母只管生活必須品,奢侈品自己賺去(中國的孩子想辦法找理由要錢,而外國的孩子是想辦法找項目賺錢)
7.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
愛是什么顏色的,愛是紅色的,國旗是紅色的;愛是黃色的,菊花是黃色的;愛是無色的,空氣是無色的。 愛是什么聲音的,愛是大聲的,祖國我愛你;愛是小聲的,男人對女人說我愛你;愛是無聲的,媽媽的愛就是無聲的。真正的愛是細節的愛,是潤物細無聲的愛。從小感受周圍人都在愛他/她,這是愛的技術的最根本的一點。
8.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
愛不是溺愛,不能放縱,一定要管束(管束就是一種真摯的愛)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對自己不禮貌,不要讓無禮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
9.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于果。愛和恨就像一張紙的表和里,愛轉化為恨是一瞬間的事,而恨轉化為愛需要付出一生的代價,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10.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愛是一個口袋,往里裝是一種滿足感,往外裝是一種幸福感,成就感。不要讓孩子只知授愛,不知愛人。 人活的價值是什么?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把自己的愛去分享,父母的責任是播種愛,培育愛,傳播愛;孩子的責任:發現愛,感受愛,發揚愛。教育就是如此,一切圍繞一個愛字。一個孩子要學會愛要從學習開始。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