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熟人說不用做唐篩?
唐氏綜合癥是一種由于染色體異常而導致的智力發展遲緩和先天性心臟病的疾病。目前,唐篩是判定孕婦是否有可能生育唐氏綜合癥兒童的一種篩查方法。然而,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一些醫生或朋友的建議,稱其認為不需要做唐篩。下面將就此話題,從多個方面進行探討。
唐篩是怎么做的?
唐篩是通過對孕婦在懷孕16-20周期間進行血液檢查并測量胎兒頸部厚度來進行的。所謂頸部厚度指的是胎兒頸部皮下質和淋巴管的厚度總和。頸部厚度超過正常范圍,則判定為需要進一步檢查。
唐篩的優點
唐篩是早期發現唐氏綜合癥的一種有效方法,可以幫助家庭預先作出決策。而且唐篩還可以檢查出一些其他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如21號染色體和18號染色體異常等。
唐篩的缺陷
唐篩也存在許多缺點。首先,唐篩是一種篩查方法,而不是診斷方法,因此并不能完全確定孕婦懷孕的胎兒是否真的患有唐氏綜合癥或其他染色體異常。其次,唐篩有一定的假陽性率,這可能會給孕婦帶來不必要的擔憂和壓力。
唐篩是否必要?
是否需要進行唐篩主要要考慮孕婦自身的情況。如果孕婦具有高風險因素,如年齡或家族史等,則進行唐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于年齡較輕、無家族史的孕婦來說,唐篩可能并不必要。
為什么有人會說不用做唐篩?
有一些醫生或朋友會提出不進行唐篩的建議原因是,唐篩的假陽性率相對較高,這會給孕婦帶來不必要的擔憂和壓力。而如果進行唐篩之后被判斷為高風險,則還需要進行高風險群體進一步篩查或診斷,這會進一步增加孕婦的壓力和負擔。
結論
綜上所述,要不要進行唐篩是需要依據個人情況來決定的。對于年齡較輕、無家族史的孕婦來說,唐篩可能并不是必要的。但對于那些有高風險因素的孕婦來說,唐篩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可以幫助家庭早期發現并作出決策。最終,還需要孕婦和家庭在醫生的建議下作出決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篩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