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5:55: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現在互聯網上有很多的地方,都說誰誰情商高,情商高會做人之類的,爸爸媽媽們肯定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高的,不過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些表現,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情商高,和八寶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常常把夸贊掛在嘴邊
如果你常常聽見你的小朋友對別人說“妹妹你真乖”“小貓咪你真可愛”“花兒你真好看”,那么你應該感到開心。因為你的孩子懂得欣賞和贊美別人,這正是他高情商的表現。
“好好說話”看似簡單,實際上困難重重。要保證你說的話不傷害到別人,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
培養小貼士:
學會看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都是一種優勢,從小鍛煉孩子學會對服務員說謝謝;學會欣賞其他小朋友的優點,并鼓勵孩子將自己的欣賞說出來···
“一個人說話給別人的舒適程度就是一個人的修養?!狈g成實誠的話就是——“孩子嘴甜,以后更容易遇見守望相助的貴人呢!”
2、會感恩的孩子讓人疼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其實并不容易。這樣的孩子會將心比心的體會別人的感受,會報答別人對于自己的好處,是一個會感激別人的人。平時的表現就是——“謝謝你”經常掛在嘴邊,感激別人已經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培養小貼士:
比如叫外賣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講述一下外賣小哥奔波在外的辛苦,是他們的辛苦換來我們的方便;比如外出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注意路面的衛生情況——“這么干凈的大馬路都是環衛工人清潔的哦!”重點不是形式主義的宣傳,而是讓孩子有心去“看見”這些他可能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讓他對感恩重新“敏感”。
3、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對于小小的不愉快和不開心可以很快地開解自己,甚至可以很快地轉變思維去開導你。
懂得管理自己情緒的人,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可以有效防止自我能量的消耗,更好的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導權。
培養小貼士:
我們不應該向孩子隱瞞自己的情緒。反而要像孩子“坦白”自己的情緒。
比如在自己工作壓力大或者遇見什么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可以真實地和寶寶說“媽媽心情不好···感覺郁悶···因為···所以覺得很煩躁····”寶寶可以通過你的描述和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小細節,細致地了解到什么是“郁悶”什么是“煩躁”。而不是只會很籠統的表達——“心情不好”,這對寶寶的同理心和自我情緒表達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另外,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怎樣疏解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和寶寶聊天,陪寶寶一起看電視,自己聽聽喜歡的音樂和看喜歡的節目來調節。總之,讓孩子走進“情緒”,并學會很好地和“情緒相處”。
4、知道自己要什么
有的孩子面對同伴的拒絕,只會一味地哭。媽媽一問孩子哭泣的問題,孩子只會說,他們不和我玩!甚至孩子還會因此產生憤怒的情緒,發生攻擊別人的行為,卻不知道自己的憤怒從哪里來。
如果有孩子在面對同伴的排擠的時候,一邊哭還一邊你說——“媽媽,我想和他們一起玩!媽媽我要怎么辦!”
那說明你的孩子情商相對比較高。因為只有情商高的孩子才能透過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直接需要。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傷心為什么哭泣甚至為什么憤怒。傷心是因為自己想和別人一起玩的心愿沒有實現,這是一種失望的情緒,同時還夾雜著被別人拒絕的自我否定。
而最終,孩子的所有情緒都指向一個最根本的需求——“想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參與游戲,一起玩。”
培養小貼士:
媽媽應該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以及最后如何實現孩子的根本需求。其他孩子可能因為什么原因不和自己玩,自己要如何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進而改善?,F在受到排擠不代表以后都會受到排擠,鼓勵自己的孩子改變心態,采取行動改變現狀。
總結下來就是梳理:情緒的根本需求——需求反面的原因——采取恰當的方式改善。
5、面對矛盾的好奇心
如果你的孩子在面對沖突和矛盾時候,會問你媽媽他們為什么不喜歡我呢?很可能說明你的孩子情商高,并且充分自信,他們的好奇心遠遠多于其他的負面情緒。
因為一般對于自卑的孩子來說,面對矛盾和沖突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覺得自己受人欺負了,可能被人看不起了等負面情緒。
培養小貼士:
幫助寶寶樹立自信心,是爸爸媽媽們非常重要的教育職責哦!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同于別人的優點——樂觀愛笑、細心體貼、耐心周到、動手能力強等等。并且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千萬不能只是一味地對孩子說,你很好,做的很棒。而是要準確地指出孩子哪里做得好,好在哪里。同時要注意不要帶著功利心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和別人的孩子比較,用成績、身高等去衡量孩子。
培養孩子擁有高情商關鍵期培養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孩子在每個階段著重發展的情商內容不一樣,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里,給孩子潛移默化地指導。
1、窩里橫
案例:小涂在別的小朋友眼里是個膽小的孩子,經常被別人欺負。有一次拿棒棒糖在外面正要吃,被一個野蠻的小男孩打了,小涂立即將手里的棒棒糖遞給別人求饒。但是小涂在家里是弟弟眼里的小惡霸,經常無緣無故欺負弟弟。有一次因為要搶弟弟手里的蛋糕,恐嚇弟弟說要讓怪獸抓走他,把弟弟嚇得哇哇哭。
從別的小朋友那里受到了委屈,低情商的孩子會把怨氣撒在弱小者或疼愛自己的人身上。喜歡把情緒發泄到無辜的人身上,是低情商孩子的一個典型表現。
2、一言不合發脾氣
案例:磊磊跟鄰居小朋友在客廳玩積木,他們約定誰搭的積木高誰贏。磊磊好幾次都是搭到5,6塊就倒塌了,而鄰居小朋友每次都能搭到10塊。結果磊磊輸了,他不僅踢掉了對方的積木,還躺地上打滾,哭喊讓鄰居小朋友把勝利者的頭銜還給他。
不能接受失敗和挫折,并且難以控制情緒,這樣的低情商孩子常常不受歡迎,因為他們往往是契約的破壞者。小朋友們也會因為他們的火爆脾氣而卻步。這些孩子的父母也常為孩子的暴躁而頭痛。
3、只關注自己感受
案例:在公園唯一的一個兒童秋千上,一位橙色裙子小女孩快樂地蕩著秋千。突然一位皮膚黑黝黝的小男孩沖過來,一把把橙裙子小女孩推了下去,然后心滿意足地坐上秋千自己蕩。被推倒在一邊的小女孩委屈大哭,秋千上的小男孩卻嘻哈笑。
自私,只關注自己感受,不理解他人的感受,肆意傷害別人,這些低情商孩子目光短淺,圖一時的快樂,他們不知道只關注自己感受,會讓他們丟失友誼和建立友誼的機會。
4、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案例:媽媽帶著雅雅參加幼兒園的郊游活動,當到達出發地點時,同班的一位小朋友說她的裙子上的小蝴蝶就像怪獸。雅雅很不高興,還哭鬧著一定要讓媽媽帶她回家換,眼看要出發了,雅雅無論如何也不肯上車。媽媽只得帶雅雅回家。
挫折耐受力低,因為別人一點負面評價就耿耿于懷,并且由于別人的評價而輕易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過分看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缺乏自信。
5、愛戳別的小朋友或他人痛處
案例:幼兒園里有一位說話結巴的同學,有一次他跟牛牛爭執看誰的衣服上的卡通圖案更好看,對方著急地“我……我……”時,遭牛牛取笑:“大結巴,有話說不出,羞羞羞……”對方氣鼓鼓地走了。
通過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似乎獲得了些少優勢,其實是心量狹窄的表現,這些低情商孩子,往往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優勢。
6、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態度
案例:周末的一天,陽陽跟媽媽到外面玩。剛走到樓梯口,雨“嘩啦啦”地下了起來。媽媽說下雨了不外出了,回家玩游戲。陽陽不干了,嘟著嘴巴、跺著腳一定要出去玩,為了跟媽媽對著干,還堵在樓梯口不聽勸,一位剛好回家的拄拐杖的老奶奶也差點被擠倒。
缺乏同理心、自以為是,不肯順應客觀情況調整自己,這類低情商的孩子終究會因為自己的心態和固執栽跟頭。
一、教育孩子學會生存能力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恐怖的一夜,他們無望地失聲痛哭,“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比欢?1歲的伊芙雷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只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你們可以跟著我走。”結果,他們在伊芙雷的帶領下,勝利地穿出森林。
也許人們會認為,像伊芙雷這樣的女孩生來就有才能,其實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國家,包括東亞的日本,十分重視孩子的生存教育,從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們如何學會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來,自己學會吃飯,整理自己的東西,并知道什么情況下怎樣保護自己等。
二、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幼兒園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并告訴他們:“現在吃,就只給一塊,如果能忍一小時后再吃,可以再獎勵一塊?!币院蟮母櫿{查的結果顯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這在心理學叫延時效應,或延時滿足。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長大以后事業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時,不要馬上滿足他,讓他哭一會兒,一邊慢慢和他說話,一邊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給他吃,忍耐時間逐漸加長,從幾秒到幾分鐘;對每次都把零花錢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長可以說:“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錢,下周可以加倍給你,你可以攢起來買你需要的大東西了。”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會成功的。
三、多接觸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擔心這擔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長大后易敏感、退縮。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團結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長大以后也會因人際關系緊張,而影響才能的發揮。所以,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境,對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多接觸人,或主動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又叫脫敏。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的。
四、培養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逐漸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如果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動,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他也懶得動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耐心地給以講解,或一起跑他玩。
五、讓孩子多動腦
一個男孩子因為腿短而無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級臺階,他央求媽媽把他抱上去,母親告訴他:“動動腦筋你就會有辦法的?!毙∧泻⑾肓讼耄骸鞍盐业男⊥栖囃系侥莾?,然后站上去?!薄昂芎?,去吧,孩子?!蹦赣H說。小男孩這樣做了,一切變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總會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要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六、培養自信心和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個在體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歲小孩來見總教練,總教練沒有當即讓她表演體操,而給了她4只飛鏢,要她投射到辦公室對面的靶子上。那個小女孩膽怯地說:“要是投不中呢?”教練告訴她:“你應該想到怎樣成功,而不是失敗?!毙∨⒎磸途毩?,終于獲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應該告訴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敗,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壞東西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落孩子:“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因為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某樣東西,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轉移開。
八、給予鼓勵和支持
孩子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敗,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需要鼓勵和支持,千萬不要潑冷水。盡管他們的夢想對你來說是那么稀奇古怪,你應高興的是他們擁有較強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創造的導師。
九、培養孩子尊重他人,團結友愛和合作意識
社會是一個群體,任何一項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斗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就要學會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長補短。父母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這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并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系友好和諧,個人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親愛的家長,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備這些品質呢?
從小培養孩子自信堅強的好品質,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勇敢承受來自社會和生活的壓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起到促進作用。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