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0 15:09: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春聯、年畫都起源于上古時代的驅?習俗。漢魏六朝時代,每?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桃?,畫神荼、郁壘驅?。后來發展為門神年畫。宋代?版年畫開始流?,年畫的內容也擴?了,?今仍保存下來的《四美圖》就是當時的年畫。
1.春節到了,祝福也到了。短信一條,問友平安,天氣轉寒,加衣保暖,合理膳食,記在心間。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好運連連,幸福綿綿!
2.愿朋友生活喜樂羊羊,工作如羊吃苦;事業如羊中天,愛情似羊纏綿;做人羊眉吐氣,家庭吉羊如意;心情羊光滿面,健康羊羊得意。
3.愿片片潔白美麗的雪花,帶著我美好的祝愿,飛到你的身邊,祝你新年如意,事業發達!
4.身披吉祥外衣,腳踏如意之鞋,頭戴平安之帽,腰扎幸運之帶,兔年已到,愿君新年快樂,福多運旺,健康幸福,財源滾滾,心想事成,一切順利!春節快樂!
春節手抄報可以寫春節的來源以及春節美食,還可以寫一些春節習俗。下面是關于春節的年獸傳說。
我國古代有一種叫做“年”的奇怪的野獸,其生性兇殘,每年春冬之交,常常出來傷害人畜和毀壞田園,鬧得人心惶惶,人人懼怕
資料
一、春節的來歷: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斗中,這種兇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于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后,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二、春節前的準備(臘月初八以后,各種年事活動便逐漸展開)
1.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匯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其他準備活動:寫春聯,準備肉食,準備面食以及理發、沐浴,打掃衛生。三、民俗活動--靜態民俗。
3.春聯:
(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說,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郁壘,也害怕桃樹。于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此后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字,而且倒著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畫:
(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源于神荼、郁壘的神話傳說,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并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于唐玄宗夢見鐘馗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畫工把鐘馗畫在門上。
(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說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
(3)其他常見的年畫。
擴展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清明節手抄報可以介紹清明節的習俗、來歷、詩歌等。清明節手抄報內容清明節簡介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第一款:端午節主題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可以選擇粽子、粽葉、卷軸等簡單的元素來繪制手抄報,我們可以點綴一些葉子和祥云來增加手抄報的細節。
第二款:端午賽龍舟主題手抄報
我們選用粽子、龍舟、雄黃酒等和端午節相關的元素來繪制手抄報,還可以在空白區域畫一些葉子來裝飾。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