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3:30:1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三年級行為習慣班會
班主任走進三年級的教室,面帶微笑地向同學們問好。他們立刻安靜下來,紛紛回應著。今天的班會是關于行為習慣的,這對于三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班主任開始講述一個小故事:“在學校里,有一個小朋友叫小明,他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但是,小明在課堂上總是難以集中注意力,喜歡和同桌聊天、玩具,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了。而且,小明也常常打斷老師的講話,不遵守課堂紀律。”
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都對小明的行為產生了興趣。班主任繼續說道:“小明的行為習慣不僅影響了他自己,也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所以,我們要通過班會的方式,一起來討論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好的行為習慣?!?/p>
班主任拿出一張大紙,上面寫著“好的行為習慣”四個字,他請求同學們和他一起討論什么是好的行為習慣。同學們踴躍舉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打斷別人的發言,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誠實守信,不說謊話”、“友善待人,不欺負別人”、“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等等。
班主任耐心傾聽每個同學的發言,并將他們的意見都寫在大紙上。同學們看著自己的意見被記錄下來,感到非常開心和驕傲。
接下來,班主任與同學們一起討論如何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他們發現,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班主任給同學們列了一個小清單:“專心聽講,不打擾他人”、“禮貌待人,不說臟話”、“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拉”、“整理自己的書包和座位,保持教室的整潔”。
班主任告訴同學們,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時間和堅持。他鼓勵同學們每天都要努力做到這些,從小事做起,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
班主任提議同學們一起制定一個“好行為習慣計劃”,每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要改進的地方,并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拿出紙和筆,開始認真地制定自己的計劃。
在這次班會中,同學們不僅了解了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還學到了如何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他們明白了只有通過努力和堅持,才能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三年級行為習慣班會在溫馨而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同學們紛紛表示,他們會將這次班會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行動,并努力做到每個人都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也鼓勵他們,相信他們能夠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三年級班會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很榮幸能在這里主持我們三年級的班會。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加有素質,更能讓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
讓我們來探討一下什么是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積極的行為方式和態度。它涵蓋了很多方面,比如自律、尊重、誠實、勤勞、友善、團結等。通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更有效地學習和工作。
那么,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我們要從自律開始。自律是一種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它需要我們有目標和計劃,有毅力去執行。比如,我們可以制定每天按時完成作業的計劃,每天按時起床、上學、吃飯等。只有通過自律,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提高效率。
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是一種基本的社交禮儀,它能夠讓我們與他人和諧相處。我們要尊重老師、父母、長輩以及同學們,不論他們的年齡、性別、職業或者其他身份特征。尊重也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不輕易批評或嘲笑別人。只有尊重他人,我們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誠實也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一環。誠實是指我們說話和行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我們要坦誠待人,不說謊、不撒謊。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回避問題,勇于面對挑戰。只有誠實,我們才能夠樹立起可信賴的形象。
友善和團結也是我們要重視的良好行為習慣。友善是指我們待人接物時要友好、善良、熱心。我們要樂于助人,不與他人爭吵和斗爭,與同學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是指我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攜手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只有友善和團結,我們才能夠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同學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未來成功的基石。通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能夠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素質。讓我們從自律、尊重、誠實、友善和團結等方面入手,積極地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能夠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謝謝大家!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