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1 01:19:5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心理健康的兒童少年,有積極、良好的人際關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學習他人的長處補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寬容的態度與別人相處。他們在別人面前能做到真誠坦率,從而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際關系。在集體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實。
2,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并能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能對自己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
3,心理健康者熱愛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確對待現實困難,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為策略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
4,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良好的心境,個體在這種狀態下,其認識活動、情緒反應、意志行動處于積極狀態,而且具有正常的適當的調控能力,并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
5,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動機;能力和人格的內在關系協調,心理的內容與客觀現實保持統一,并能促使人體內、外環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狀態,并由此不斷地發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
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心理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于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
文化的心理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手抄報可以分為四五個板塊,下面是提供的材料【可供參考】:
首先可以引入一段【卷首語】:
【什么是心理健康?】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第一個板塊】
怎么樣才能讓自己在生活中保持樂觀心態?
(任選)
①利用鏡子技巧,使你臉上露出一個很開心的笑臉來,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氣,然后唱一小段歌,如果不能唱,就吹口哨,若是你不會吹口哨,就哼哼歌,記住自己快樂的表情。
②堅持微笑待人,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肺部擴張,促進血液循環。
③學習運用幽默。幽默是能在生活中發現快樂的特殊的情緒表現,可以從容應付許多令人不快、煩惱、甚至痛苦、悲哀的事情。
④用歡樂促進人際關系,在寢室就寢前講幾段笑話或提議回顧小品、相聲中的片斷。
⑤忘卻不愉快的經歷和事情。培養廣泛興趣,既充實生活,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作為化解緊張情緒的手段。
⑥多參加有益的活動。培養開朗上進的生活態度,在平凡穩定的生活中創造追求的源泉,譜寫快樂的人生篇章。
⑦對環境和他人不要提出不切實際的非分要求,告訴自己快樂的核心是自我滿足。
⑧當別人試圖激怒你時,自我暗示:“我是一個豁達的人,一個胸如大海的人”。
⑨制定座右銘。每當緊張時,想起自己的座右銘如“我是一個冷靜的人”,然后進行自我放松。
【可以引入一個小方框】
關于正確看待生活的小詩:
自卑使人痛苦,自卑使人懶惰,自卑使人退縮。
自信使人愉悅,自信使人奮發,自信使人前進。
【第二個板塊】
有關心理健康的名人名言:
1.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并不存在什么失敗,只要不是一敗涂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唷W斯汀
2.生活中,諒解可以產生奇跡,諒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諒解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復仇心理鋪就的道路。——穆尼爾·納素夫
3.真誠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的無價之寶。你能否對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遠做一個無愧于他的人,這就是你的靈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驗。——馬克思
4.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ヂ迥?/p>
5.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招兄?/p>
【第三個板塊】
小問卷:
快樂每一天____月____日星期_____
1.想念父母一次。()
2.上課,看著老師,盡量聽仔細。()
3.課間和同學好好玩。()
4.作業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完成。()
5.每天問老師一個問題。()
6.我今天要做值日嗎?()
7.我今天有沒有鼓勵自己一次?()
8.我今天有讓自己特別滿意的事嗎?()
9.我今天有打退堂鼓的時候嗎?()
10.我今天的計劃安排好了嗎?()
今天我對自己的評價:
【第四個板塊】
哲理故事:
1、寬容
一只小豬、一只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他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并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2.神跡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家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后,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試想: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寫完這些如果還有剩下的版面的話,就可以適當引入幾個心理不健康的實例
當下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面對各種壓力、挫折,父母要對孩子做好正確的引導作用
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害怕被批評而選擇隱瞞,自己偷偷處理,這樣只會引起更大的麻煩
父母是第一位的引導人,學校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如今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心理輔導室
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聽音樂、做運動、看書、畫畫、彈琴等
快樂成長是每個家長追求的目標,比起學習成績,孩子的心理教育同樣重要
擴展資料:
每年的5月25日的前身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共同決定將5月25日定為全國大、中學生(包括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諧音即為“我愛我”,提醒大、中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
此節日的核心內容是:關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己,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進而愛別人,愛社會。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現在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