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4 09:09:5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中國46%以上的孕婦選擇剖腹產,專家稱25%的孕婦根本不需要剖腹產。
在中國,剖宮產率大醫院高于小醫院,城市高于農村。在很多大醫院,剖腹產率高達70%~80%。
核心提示
2009年12月中旬,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華僑醫院發現18名產婦剖宮產后傷口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長期無法治愈。結核病專家說,感染通常是由未充分消毒的手術器械引起的。事發后,廣東省衛生廳、國家衛生部有關專家到醫院進行調查。雖然事件的原因還沒有公布,但是這件事已經警示了——,剖腹產有感染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是剖腹產率很高的國家。據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1月初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近一半的中國媽媽選擇剖腹產,剖腹產率居世界首位,遠超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警戒線”。 ”。
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表示,至少有20%的醫院剖腹產不符合指南要求。 “事實上,政府已經意識到剖腹產率高的問題,但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降低剖腹產率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兩家醫院就能改變的?!?“
事件
汕頭18名孕婦因剖腹產感染
2009年11月17日,劉姓女子在汕頭谷饒鎮華僑醫院剖腹產下一名女孩。一周后,媽媽拆線時,發現切口處發紅。幾天后,手術切口開始滲出膿液,她仍感到疼痛。第二天醫院檢查,診斷為“線與肉不相容,引起感染”。但12月16日,醫院發現她的淋巴結腫大,將她送往汕頭市中心醫院治療。 12月21日,中心醫院確診劉姓女子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
剖腹產竟然感染了非結核分枝桿菌!而且,這個姓劉的女人,還不止一個。據悉,自2009年8月底至11月底,朝陽區谷饒鎮華僑醫院共有18名產婦剖宮產后感染,均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廣東省衛生廳有關部門組織專家指導治療和排查,該院剖腹產已暫停。
2009年12月25日,汕頭市潮陽區衛生局就該事件發布通報。 9名產婦感染事件的責任人已受到行政處分。細菌感染的原因將在專家組調查后向公眾公布。
分析
感染多為器械消毒不當所致
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是廣東省衛生廳派出的專家會診組成員。他說,感染原因尚待廣東省衛生廳對外公布,但有必要向公眾介紹非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和治療方法。健康)狀況。
非結核分枝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土壤、水、空氣和灰塵中,可通過動物傳染,但尚無人傳人病例。這種細菌引起的感染一般發生在支氣管擴張、矽肺和肺結核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身上,也是HIV感染的常見并發癥。此外,還可能是消毒不嚴引起的院內感染。
“但非結核分枝桿菌病不是常見病,孕婦少見,如果是手術切口部位感染,多半與器械消毒不嚴有關?!标惗罔獜娬{,非結核分枝桿菌病會導致患者手術切口每縫合處都流膿,每天都會疼痛,即使痊愈也會留下巨大的疤痕。而且病菌很“頑固”,靜脈用藥需要3到6個月,口服藥物需要12到18個月,全身治療需要1年半到2年。由于需要聯合用藥,藥物副作用不僅對媽媽造成傷害,還會直接影響母乳喂養。
陳敦瑾認為,這次集體感染事件再次給所有醫院敲響了警鐘。醫院要吸取教訓,嚴格執行手術無菌操作,加強手術室質量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
數據
中國剖腹產率世界第一
這次孕婦群體感染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是,剖腹產存在手術風險,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安全”。
但是我國是一個剖腹產率非常高的國家。據媒體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1月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近一半的中國女性選擇剖腹產,剖腹產率居世界首位。
世衛組織收集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九個亞洲國家的孕婦出生數據。專家對10萬多名孕婦進行了調查分析,其中剖腹產率為27.3%。其中,超過46%的中國孕婦采用剖腹產方式分娩。
“我大概知道WHO抽查數據的情況,他們分別從首都北京、鄭州、云南的縣鄉醫院采集樣本,統計出來,基本反映了現在的情況?!敝袊矢巩a的情況,”陳敦瑾說。據他了解,在中國,剖腹產率大醫院高于小醫院,城市高于農村。好像經濟越發達,醫療水平越高,剖腹產率就越高。陳敦瑾就職的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的剖腹產率約為46%。 “我們醫院的剖腹產率算低的,很多大醫院高達70%到80%,有的高達90%,甚至100%。”
什么是剖腹產率高?
“堅定選擇順產的人越來越少了!”陳敦瑾感嘆,剖腹產有相當一部分是患者主動發起的,沒有剖腹產的指征。
廣州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盆底康復診療中心副主任劉娟前段時間訪問法國一家醫院,與婦產科進行交流。她說,歐美國家對剖腹產的標準控制非常嚴格,而中國醫院卻很寬松。即使患者不需要剖腹產,只要患者堅持,醫院也會服從。
“我國的剖宮產率確實很高,這不僅與醫護人員的引導有關,還有社會因素造成的,原因很復雜。”婦產科主任何平說。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為什么剖腹產在我國如此“流行”?
通過采訪孕婦和產科醫生,記者發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分娩疼痛恐懼
從孕婦的角度來看,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是選擇剖腹產的最重要因素,而現代女性更是無法忍受疼痛。統計顯示,95%的
女性分娩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已生產人士對順產痛苦的渲染,也讓準媽媽們對順產望而卻步。擇良辰吉日
準媽媽們偏愛剖腹產的另一原因是選擇“良辰吉日”。有的產婦為了能讓孩子有個所謂的富貴命,甚至求醫生要精確到幾點幾分生孩子。
醫生回避風險
從醫生角度分析,自然分娩的產程很長,且很難預測會出現什么意外,隨時可能出現危險,而剖腹產的過程一般就半個小時。如果醫生堅持讓產婦順產,而過程出現意外的話,醫生可能遭到投訴,為免麻煩,干脆直接選擇剖腹產。
不僅是普通孕婦,就連醫護人員在生產時也偏向于選擇剖腹產。劉娟33歲產子,“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剖腹產。她說,因為懷孕時已是高齡,生怕在生育時有什么“風吹草動”,因此決定“剖!”
只生一胎更緊張
此外,目前我國孕婦大多數都只能生育一胎,特別緊張。她們很擔心生育過程出現意外,如果順產到一半生不下來,還是要剖腹的話,不如直接剖腹產,“何必要受兩次罪呢!”
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對剖腹產率設置的警戒線是15%至20%,但我國目前剖腹產率遠遠超出此。
警醒
剖腹產并非那么安全!
“很多人以為,剖腹產在技術上已經很安全了,但這一安全是要打引號的?!标惗亟鹫f,剖腹產相對順產而言,近期并發癥的機會高:首先是增加麻醉意外的機會,其次手術過程有可能使臟器受一定損傷,此外由于胎兒不經產道擠壓,不能把肺部的水擠出,增加“濕肺綜合癥”的風險。
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也指出,在沒有醫學必要的情況下選擇剖腹產手術的產婦,比自然分娩的產婦患產后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增加了3倍之多,而且剖腹產產婦更容易大出血,接受重癥監護的幾率則會增高10倍。對于新生兒來說,未來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則比順產生下的嬰兒要高得多。
名詞解釋
剖腹產:醫學需要情況下才使用
剖腹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是一個重要的手術助產方法。但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指出,剖腹產應該僅在醫學需要的情況下才能被使用,絕非常規的生產方式。
一般來說,剖腹產的適應癥包括:胎兒窘迫、產程遲滯、產婦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胎位不正、多胞胎、前胎剖宮生產、胎盤因素、子宮曾經歷過手術、母體不適合陰道生產、胎兒過大等等。
剖腹產優點是不必經歷分娩陣痛、產道不會裂傷、沒有難產的憂慮。但手術并發癥風險高。一般來說,自然生產對大部分的準媽媽而言,相對比較安全且傷害性較小,應是首選。(盧文潔)
醫學指導/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產科主任何平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