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4-08 13:59: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很多的家長不明白寶寶長牙期的癥狀,以為寶寶的嘴巴里長牙了就是長牙期,其實長牙期之前還有一段發育潛伏期,而在這個階段的時候會出現生理性的不適,博阿寶會出現愛鬧發燒等癥狀,那么如何辨別寶寶是生病還是長牙呢?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寶寶長牙的相關的事項,寶寶長牙應該如何護理,怎么做孩子的痛苦。
一般來說,寶寶的第一顆牙出現在6個月左右;有的更早一些,有的再晚一些。寶寶長牙早晚與缺鈣無關,一般與遺傳有關。
長牙一般根據“四四規則”,即從6個月開始,每4個月長出4顆牙,但不是所有寶寶都按照這個時間出牙,全部長完通常要到兩歲半。在5到13歲之間恒牙全部替代乳牙。
有些牙一出來就是直的,也有些是有些歪的,但會漸漸變直。不要擔心空隙問題,牙縫大反而更容易清潔,而且乳牙有牙縫不代表恒牙也會這樣。
寶寶乳牙萌出時間指的是牙齒突破牙齦的時間,通常情況乳牙萌出時間:
從這個表格中,媽媽們可以看出寶寶每顆牙齒的最早和最晚萌出時間,雖然這個是小寶寶長牙的正常順序,但是寶寶長牙順序顛倒的也大有人在哦,只要牙齒的質量好,長牙順序和通常的不一樣也沒有關系。
而且只要寶寶在1歲半前長牙,媽媽們都不用太擔心。如果到了1歲半,寶寶還沒有長牙的跡象,這時去醫院檢查一下也不遲。
為了方便媽媽們閱讀,貼心的叨叨G再給大家放一張直觀的寶寶長牙圖,這樣就可以看出寶寶的小牙齒是怎樣一顆一顆長出來的順序啦~
雖然我們看不到寶寶快要生長出來的牙齒,但是寶寶自己可是能感受到的哦,這些前兆預示寶寶快要長牙了:
牙齦紅腫;
總是喜歡咬硬的東西;
不時的流口水;
由于乳牙在生長的過程中牙齦會有不適感,但是寶寶還不會說話沒有辦法表達,所以就會變得暴躁和易怒。
癥狀1:口水多,口水疹
寶寶乳牙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神經,從而引起唾液分泌增加。這時寶寶的口周皮膚長期處在口水浸泡的狀態下,很容易會出現口水疹,皮膚變得粗糙易皸裂。
護理方法:可以用柔軟的棉布蘸干寶寶嘴邊的口水,或軟毛巾吸干(不要摩擦,不用濕巾擦口水)。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引起感染。帶寶寶外出時,多給寶寶涂護膚霜。
寶寶睡覺時,在下巴下面系一塊吸水性強的毛巾(俗稱口水巾)。如果寶寶已經出現口水疹,用溫水輕輕洗去寶寶皮膚上的口水后,用毛巾吸干。再用溫和的潤膚油抹在皮膚上。如口水疹嚴重,需要局部用藥。(口水疹,就是寶寶流口水引起的口周濕疹,可參考“濕疹”文章)
癥狀2:亂咬
寶寶乳牙萌出時還會刺激牙齦神經,引起牙齦不適感。這時的寶寶見到什么都想咬,嬰兒床欄桿上的齒印、勺子在寶寶嘴里發出喀喀聲,甚至還會咬自己的手指、媽媽的乳頭。這都說明了寶寶的牙齦在痛癢,需要加以緩解。
護理方法:可以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給寶寶一些又冷又硬的東西咬,如涼的勺子、冰棒、冷凍的面包、磨牙環等。哺乳前先給寶寶按摩牙齦讓寶寶舒服了再喂奶。
如果寶寶咬著乳頭不肯放,可以輕輕撓撓寶寶的小嘴唇使其松開。
癥狀3:易怒和夜醒
乳牙在慢慢頂出牙齦時,疼痛可能會加劇,而牙齒的成長在夜里是不休息的,這時候的寶寶會出現啼哭、煩躁不安,在長牙高峰期還會經常夜醒,很難再恢復長牙前的睡眠模式。
護理方法:這時候可以為給寶寶一個磨牙牙膠,轉移注意力。另外,還可以為寶寶做面部按摩,放松臉部肌肉,緩解疼痛。
癥狀4:拒絕進食
這是長牙期麻煩當中最因人而異的地方,有些寶寶一頓不落,有些吃慣了母乳的寶寶會為了舒服吃得更多,但也有些寶寶因為煩躁而想有東西往嘴里塞,但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使牙床疼痛而拒絕食物。
護理方法:天氣不冷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吃些不熱的、糊狀的食物。吃奶瓶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易容易喝到又不嗆奶為宜,實在不愿意吮吸,可以用涼的勺子喂給寶寶。
癥狀5:發燒
發熱與寶寶長牙其實沒有直接的關系,長牙時體溫的平均升高值是很小的,根本算不上發熱。
寶寶發熱很大程度與長牙期愛咬東西有關,如不干凈的硬物,而導致牙齦或口腔黏膜等部位的炎癥反應,由于這種炎癥的反應多不嚴重,所以一般的發熱為低燒,38℃以下且持續時間不長。
如果寶寶發熱超過38℃且看上去很痛苦,或伴有流涕、咳嗽、嘔吐、腹瀉等其他癥狀,尤其是精神不佳,則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熱,這時就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護理方法:寶寶溫度不超過38℃時,不需要吃退燒藥,可以給寶寶多喝水(滿6個月),保持室內通風,或給寶寶洗個溫水澡,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幾個小時后就會降到正常。
一、用小紗布沾溫水按摩
寶寶出牙時,其實并不會很痛苦,只是有些不習慣,這時媽媽可以用小紗布沾點溫水給寶寶按摩一下牙齦,順便還能起到清潔的作用。
二、多喂些軟涼食物
平時可以給寶寶喂一些軟軟的、涼涼的食物,這樣寶寶吃起來會覺得比較舒服,也比較有嚼勁。
三、盡量保持口腔清潔,以防發炎
寶寶出牙時,最怕的就是口腔感染了,所以這時一定要注意口腔的清潔,尤其是第一顆牙出完以后,就要養成每天刷兩次牙的習慣了。
四、必要時使用牙膠
如果寶寶哭鬧得厲害,也不妨買個質量好點的牙膠給它咬一咬,不過要注意,牙膠不能長時間給寶寶咬著,否則不利于牙齒的整齊和健康。
1、怎么才能知道寶寶是否要長牙呢?
A:媽媽可以把手指洗干凈,用紗布裹起來,輕輕按摩寶寶的牙齦,看寶寶是否享受。同時也要感受寶寶的牙齦是否腫脹,仔細看的話,能夠看到寶寶牙齦的腫脹組織里有小小的牙尖,牙尖周圍的表面血管受腫脹影響,呈糊狀藍色水皰。
2、乳牙壞了用不用補牙?
A:乳牙有了齲洞,一定要積極到醫院治療,因為一旦齲齒牙洞就會由小變大,由淺變深,最后隨著病變加重影響牙髓(牙神經),劇烈疼痛,最后還會影響恒牙。
使新長出的恒牙或相鄰的恒牙也換上齲齒;還有可能使恒壓萌出異常,出現恒牙咬合問題,影響面部發育,發生頜面畸形。(突嘴就是牙頜面畸形的一種)
3、寶寶出牙一定是兩顆一起出的嗎?只出一顆是缺鈣嗎?
A:只出一顆乳牙不代表寶寶就缺鈣哦,這是正常的現象。牙齒的萌出有先后之分,牙齦會有一個準備的過程,通常情況是牙床變硬然后牙齒會一點點長出來。如果只看到寶寶長出一顆牙,很大可能是有兩三顆牙齒在準備萌出。
4、寶寶誕生牙、馬牙都是什么鬼?
A:誕生牙是指寶寶出生時就已長出的乳牙,如果誕生牙長得比較結實,那么可以不用理會(但需要經常注意觀察,是否松動)等寶寶大一點自行換牙就可以;如果誕生牙很松動,為了避免牙齒掉落氣管或食道引起危險,可以請醫生拔掉。
“馬牙”是民間的一種說法,長馬牙并不是長牙。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后4-6周時,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醫學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推擠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大多可以自行脫落,不需特殊處理。民間有“挑馬牙”的習俗,這很容易導致寶寶感染,應該鄙棄陋習。
5、寶寶長牙咬破乳頭怎么辦?
A: 哺乳前先給寶寶按摩牙齦讓寶寶舒服了再喂奶。如果寶寶咬著乳頭不肯放,可以輕輕撓撓寶寶的小嘴唇使其松開。
當媽媽的乳頭被咬破時,保持乳頭周圍干燥,盡可能的將乳房暴露在空氣中晾曬。而且還可以在每次哺乳后擠出幾滴乳汁,在乳頭上自然風干。天氣干燥時,擦一些提純的低敏羊毛脂。如果乳頭上涂抹了抗生素藥膏,需要在每次哺乳前,將乳房上的藥膏擦拭干凈,不要讓寶寶吃到哦。
? 寶寶萌牙前及萌牙后都應該注意口腔及牙齒的清潔,餐后及時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并在萌出乳牙后用柔軟刷毛的牙刷給寶寶刷牙。
? 寶寶在6個月大時可以使用水杯,1歲后慢慢的告別奶瓶,最晚不要超過18個月。
? 避免給寶寶喝果汁及含糖飲料,尤其要避免寶寶抱著奶瓶睡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