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嬰兒腹瀉大便?
嬰兒腹瀉大便是指寶寶排便變得非常稀、非常水、頻率很高,通常會伴有肚子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成因有很多種,例如過敏、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吃壞東西等等。
如何判斷嬰兒是否患有腹瀉大便?
嬰兒腹瀉大便的排便時間、次數、顏色、味道等方面與正常情況有很大不同。成年人的正常排便是一到兩天一次,寶寶的正常排便時間會更加頻繁一些。如果寶寶的排便時間變得非常頻繁,根據寶寶喂養的情況,可區別是否出現腹瀉。孩子排便的顏色也是一個判斷依據,便便變得特別稀時,顏色會變成黃棕色、灰色或者綠色,如果長時間維持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患有腹瀉。聞起來異味或者不對勁的便便,也是另外一個判斷標準。
注意寶寶大便后的清潔
孩子在出現大便后,如果不打理干凈,很有可能會感染到細菌。因此正確的處理方法很重要。每次接觸孩子排便的物品都需要做徹底的清潔和消毒處理,有條件可對大便及其附近區域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建議在更換尿布時,懸垂寶寶雙腳,用清潔紙巾或棉球等清除殘留糞便,同時預備好問洗手液進行徹底的清潔。
防范嬰兒腹瀉大便的方法
避免寶寶長時間處于潮濕和不透氣的環境;避免寶寶進食過多的糖和飲料等易消化物;避免寶寶吃或用不干凈的東西;避免將玩具和尿布等物品混在一起;讓寶寶吃新鮮食物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品,盡量滿足孩子身體上的需要,這些做法都是可以幫助嬰兒預防腹瀉大便的方法。
總結歸納
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情況,及時判斷和預防寶寶出現腹瀉大便,掌握正確的清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預防感染。此外,家長們一定要明確寶寶出現腹瀉是十分常見的問題,不要驚慌,正確處理,幫助孩子安心愉悅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