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09 17:39: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近日,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中國兒童中心發布的《中國十城06歲兒童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兒童營養狀況存在差異。 06歲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10.6%。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36%,兒童生長遲緩發生率為3.83%。此外,調查還發現,5.95%的兒童超重,3.83%的兒童肥胖。據調查,南方兒童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患病率明顯高于北方。南方兒童發育遲緩患病率為5.05%,而北方僅為2.52%。南方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11.85%,北方為9.3%。
兒童性別差異對營養健康狀況無顯著影響,收入水平直接影響兒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隨著收入的增加,兒童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的發生率下降。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0~4個月嬰兒的身高、體重、頭圍、坐高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國外同齡兒童生長發育指標基本一致,但生長發育指標滯后46個月。本次調查測得的嬰幼兒生長發育指標數據也反映了這一趨勢。
在這項歷時一年多的調查中,通過對8000多個樣本的調查分析,發現3-4歲的兒童最容易出現營養健康問題。調查中,34歲兒童發育遲緩患病率為11.74%13.22%,3歲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26.44%。
10日,記者在南京采訪了相關專家。他們表示,城市兒童營養不足與營養過剩并存,膳食結構是否均衡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黃欣欣表示,隨著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幾年學齡前兒童的家庭飲食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年。按照國家學齡前兒童供給標準,要求谷類食品每人每天100250克,葷菜100150克,蔬菜100250克,牛奶250克。目前,兒童膳食中的營養和攝入量超過供給標準,為兒童的生長發育提供了物質基礎。然而,雖然營養豐富和過剩會降低營養缺乏病的發生率,但優質蛋白質和動物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肥胖的發生率和與肥胖相關的并發癥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黃主任指出,部分孩子也因喂養不合理、谷類食物攝入量少等因素導致熱量不足,影響體重增長,導致出現輕度營養不良癥狀。因此,合理的飲食結構搭配是當前家庭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家長片面地認為有營養的食物就是雞、鴨、魚、肉、奶、蛋,越吃越好,忽視了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和食物的相輔相成的作用。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南京市營養學院營養師指出,在我國存在大量因營養缺乏引起的不良癥狀的同時,還存在營養不良的另一種癥狀——營養攝入過多導致的兒童肥胖。此外,由于飲食結構的“西化”,洋快餐正嚴重威脅著孩子們的健康。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已成為威脅兒童和青少年的嚴重問題。膳食結構失衡導致營養不良,不僅會降低兒童對感染的免疫力,導致死亡率高,還會增加成年后患慢性病的風險。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