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7:14:5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寶寶的成長是需要一步一步的教的,可能有的寶媽不是很理解,寶寶不是天生就會爬的嗎,其實寶寶爬行也是要教的,怎么教寶寶爬行呢,寶寶不愿意爬怎么辦,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寶寶接納爬行呢,小編為大家帶來寶寶爬行的小技巧。
爬行是寶寶最早的旅行。寶寶會走之前,需要借助爬行,盡可能多地接觸、感受這個世界。我一開始讓卷兒寶練習爬行,出發點就不僅僅是讓她爬,而是想讓她“多見世面”,這有助于開發她的大腦。
寶寶從臥室的木地板,爬到客廳的地毯上,會不會像我們從柏油路,踏上了海灘的細沙?
她笨拙地捏住絨毯上的穗穗,真的很像我在沙灘上捧起細沙,然后讓它們從指縫間流走那么美好!
寶寶穿梭在客廳的沙發、茶幾、椅凳之間,偶爾試圖扶起向四周張望,她驚喜的眼神中,真的有我們登上山巔,在獵獵山風中,俯視腳下河流、村落的振奮!
我一直堅信,寶寶看到的越多,感受到的越多,對她將來的成長越有利。
當然,從專業的角度
●寶寶爬行,需要肢體、大腦、手眼并用,能有效鍛煉平衡、手眼腳協調等能力,對她將來書寫、閱讀和運動都很有幫助;
●爬行能幫寶寶了解周遭環境,刺激發展空間概念及距離感。
●爬行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對培養寶寶的意志力也非常有利。
卷兒寶參加過早教中心聯合電視臺舉行的爬行比賽,與參賽的寶寶家長閑聊,發現他們鍛煉寶寶學爬的方法五花八門,下面就跟大家八一八。
1.俯趴訓練法
趴是爬的基礎和前奏。俯趴可以訓練寶寶頭頸和背部的力量,家長可以盡早讓寶寶學會趴著玩兒。
卷兒媽
卷兒寶42天去醫院檢查,護士邊教我們智護操邊囑咐:平時多讓寶寶趴著,趴著寶寶才會試圖抬頭。寶寶上身能挺離床面,小胳膊才會用力去支撐,小手才會張開……
好神奇!接下來我每天都會讓卷兒寶趴2-3次。一開始她不適應,趴下就哭,我也不勉強她。一旦她心情好起來,我就會見縫插針讓她趴一會兒。從最初的每次30秒,到后來的一分鐘,三分鐘……再后來,卷兒寶能抬頭了,就開始趴睡了。
趴為卷兒寶的爬行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個多月她就能原地打轉;6個月時學會向后爬,快7個月的時候開始向前爬;7個半月,滿地爬,快到可以跟隨我的腳步。
每次看到她“嗖嗖”地爬到客廳,對著大鏡子里的小不點“a-bu-a-bu”地打招呼,卷兒媽就激動不已,成就感爆棚~
要點
●為避免悶氣,俯趴最好有成人看護。
●為避免吐奶,最好在兩次喂養中間練習俯趴。
●趴著的時候,家長要幫寶寶調整姿勢,最好讓寶寶的雙手平行放在胸前,這樣做一是能避免寶寶悶氣,二是便于寶寶調動胳膊去支撐身體。
●趴(抬頭、抬胸)→翻身→坐→爬(走),這些大運動的發展基本上是循序漸進的。不引導、不訓練,認為孩子大了就會了的想法只會貽誤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機。
●無需擔心寶寶趴著不舒服。一開始寶寶哭,多是因為他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適應了就好了。別忘了,我們人類可是脊椎動物,俯趴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且,俯趴有助于寶寶打嗝、排氣,只會讓小寶貝更舒服哦!
2.玩具逗引法
愿不愿意爬,會不會爬,完全是兩回事。有的寶寶已經具備爬行的條件,但由于缺乏外界的刺激,他就是不爬。人都是有惰性的,父母有必要充當寶寶爬行的催化劑!
菲寶媽
第一次爬行,菲寶覺得很新奇,瞅瞅我,伸伸手,哎!夠不著。
我趕緊拿出她最喜歡的“冰雪公主”,鼓勵她:“來啊,寶貝,來和公主一起跳舞……”
這次,她奮力撐起身體,可是大腿還沒有挺直,身體就失控前傾——菲寶像小青蛙那樣向前一撲,失敗了~
菲寶有點生氣,就地趴著大叫起來。
我趕緊拿起玩具往前湊了湊,假裝牽起小公主的手要一起跳舞。
小家伙被撩到了,重新趴好,繼續之前的動作。猛地,我都沒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很遺憾),菲寶的小膝蓋就“噌噌”地向前挪了兩步!
她似乎很吃驚,停下來,定了定,看看前面的玩具,接著又向前挪動了兩下。
雖然,菲寶最終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她心愛的玩具,但從此以后,爬行起來如有神助!
要點:
●玩具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給寶寶一個“爬一爬就能夠得著的目標”很重要。
●會動的、能發出有趣聲響、色彩鮮艷的玩具,更管用。
●“玩具逗引法”的另一個變通版是“美食逗引法”,有的寶媽是用鮮艷的蘋果;有個寶媽用大人吃面條的搪瓷大碗(估計大人吃面條的豪邁場面寶寶看多了);還有一個寶媽讓大寶拿著一杯熱氣騰騰的珍珠奶茶(可得小心燙著)……總之,只要是能吸引寶寶注意力的,你盡可以拿來試一試!
3.圍巾兜肚法
讓寶寶腹部離地,是練習手膝爬行的關鍵。
嘟嘟爸
嘟嘟比較胖,很想往前爬,但身體比較笨重,每次嘗試都是肚子貼著地面,原地打轉。
我就琢磨著,如何幫寶寶分擔腹部重量:有學步帶,我能不能開發一種“學爬帶”呢?
嘟媽說我把問題想復雜了,隨手扔給我一條長圍巾。
我讓嘟嘟趴在圍巾上,在他背后打個結,然后試探著輕輕往上提。
小家伙居然一點沒有害怕,只有手膝著地的時候就使勁扒、蹬。
堅持了一段時間,寶寶四肢肌肉壯實了,能支撐身體的重量了,就不用兜肚也能爬了。
要點
●別給寶寶穿太多衣服,否則束手束腳會影響爬行興致。
●“圍巾兜肚”的變通版可以是“床單兜肚”“毛巾兜肚”等,只要家長趁手,又不會勒到寶寶,所有的工具,都可以變成訓爬神奇。
4.陪爬示范法
在寶寶旁邊和他一起爬。
萱萱媽
由于平時陪伴較少,萱萱有點缺乏安全感。我和萱爸決定在寶寶旁邊,和她一起爬!
可以引導寶寶爬向爸爸,也可以和寶寶一起爬向玩具。
一起爬,父母和寶寶做出一樣的動作,更像是玩游戲,寶寶不容易孤單。
要點
●爬行墊不可太過柔軟,否則寶寶難以移動。
●家里有兩個寶寶的,可以讓大寶也一起參與。
●“陪爬示范法”的一個變通版是“倒影示范法”。家長可手托鏡子,趴在寶寶前方約25厘米處,確保寶寶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倒影——讓寶寶跟自己的倒影一起練習爬行!寶寶為了看得更清楚,可能就會奮力往前爬。平時習慣對著鏡子玩耍的寶寶,用這個方法會更有效。
5.足底助推法
很多寶寶在學爬的時候會出現“倒爬”現象,不進反退容易挫傷寶寶爬行的積極性,家長不妨適時“推”孩子一把。
蛋蛋爸
我仔細觀察過蛋蛋倒爬的姿勢,主要是兩方面的問題。
①胳膊很用力,但沒使對勁兒,“向前的扒力”變成了“后退的推力”;
②雙腿使不上勁。胳膊用勁越大,越容易后退。
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是:讓寶寶知道胳膊腿兒如何用力。
我決定先解決寶寶雙腿的蹬力,具體就是在寶寶爬行的時候,用手給他一個足底助推,使寶寶有東西蹬著。寶寶腿部的力量上來了,胳膊用力的方向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寶寶很快就知道如何用力了。
要點
●家長可以用手頂住寶寶的腳底,或在寶寶腳掌上輕輕推一把。
●足底助推結合玩具逗引更有效。爸爸可以在后邊助推,媽媽可以拿著玩具在前面吸引寶寶。
●當寶寶開始哭鬧或看起來泄氣時,不要強逼他繼續學爬。要讓寶寶把爬行當成一種游戲。
1.寶寶爬行,順其自然or從小訓?
這不是兩個對立的問題,而是一個問題的兩個角度。
卷兒媽認為,不管是寶寶學爬,還是育兒的其他方面,家長的態度都應該是:引導,但不強迫。順其自然,絕對不是撒手不管,家長對寶寶多加引導,并給予適當的輔助是非常必要的。
2.擔心寶寶爬行的姿勢不夠“標準”?
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家們發現,寶寶們會自主開發出各種“花樣爬”,姿勢居然有25種之多?。ㄓ?4.4%的寶寶不會爬就會走)。這些“奇怪”的前進方法通常并不意味著什么,家長應該欣賞寶寶前進的“先進技術”,畢竟寶寶開始自主移動才是最重要的。
3.進行爬行訓練要考慮寶寶的月齡。
寶寶學爬的窗口期在4個月,學會爬行的平均月齡為6-10個月之間,當然也有許多寶寶更早或更晚才學會爬。太小的寶寶不建議過早學爬。
4.爬行結束,記得鼓勵寶寶。
爬行結束,不管寶寶表現如何,家長都應給予鼓勵。一個吻,一個擁抱,都可以。以便寶寶對爬行產生美好的聯想,并期待再次爬行。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