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母子關系揭秘:15年共眠背后的爭議與反思

時間:2024-06-14 14:33:0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狄鶯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

但看了93版《包青天》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對這位火熱的臺灣女演員感到陌生。
他在銀幕上創造了許多純潔的玉女形象,當時可謂紅極一時。
之后,她嫁給明星孫鵬,兩人生下了一個孩子,寵愛有加。
她曾在節目中講過自己的育兒經,讓大家瞠目結舌。

狄鶯表示,自己是個寵兒狂魔,對兒子孫安佐異常溺愛,從來不會教育、責罵,即使犯了錯也會默默跟在后面“擦屁股”。

母子倆就像是一對“連體嬰”,每天都要黏在一起。以至于孫安佐對于母親的依賴程度,遠遠大于其他正常小孩。

一般孩子一兩歲就斷奶了,在這種高度依賴的環境下,孫安佐一直到12歲才斷奶。

在節目里說起這些的時候,狄鶯一臉的沾沾自喜和自豪。

他們曾經參加過情侶接吻大賽,甚至兒子十幾歲時,還會咬媽媽的屁股。

這對母子“互相愛地死去活來”。在外人眼里,他倆不像母子,反倒更像戀人。

狄鶯還說,自己也非常依賴兒子,一起同床睡了15年,還讓兒子摸著她的胸來睡。

直到兒子和她一起睡會有生理反應,她才意識到,孩子長大了,該分房了。

在這樣“變態”的溺愛中長大的孫安佐,不出所料的養成了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性格。

成年后的孫安佐到了美國留學,作為一個軍事迷,他買了不少槍支彈藥,有一次他對朋友說,自己準備襲擊學校,讓朋友別去上學,以免誤傷。嚇得朋友馬上報警。

很快,警察就在孫安佐宿舍將他逮捕,還發現了1600余發子彈,其中包括AK-47子彈425發,AR-15子彈295發,以及一把9厘米手槍和幾件防彈衣。

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彈藥,當地警察也驚呼:從警54年來,從未見過。

幸好警察提前抓住了他,不敢想象如果真的爆炸了,會有多少無辜的人喪命。

當時媒體一陣嘩然,這可不就是過度溺愛的惡果嘛!但搞笑的是,這事出來后,狄鶯和老公公開表示,

“自家孩子還小只是說著玩而已,買子彈這事兒全家都知道。”

都準備了大量槍支彈藥了,這么大的事,還能說成是玩玩而已?狄鶯夫妻倆不僅知道,還不加以阻止!

難道只有等到出人命了,才能讓狄鶯這對父母覺得是大事嗎....?

得知兒子入獄時,狄鶯多次往返美國想花錢救下兒子,還搭了很多關系,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就這樣,狄鶯成為了一個“親手”把兒子送進監獄的母親。

第一次聽聞這種事情的時候,我的反應和大家一樣,愕然,詫異。

母子之間有愛、親密無間、沒有距離感,這本應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可是狄鶯與兒子這種毫無界限感的親密,只能用“變態”來形容。

2018年10月,某高鐵上的發生的一幕,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和憤怒。

眾目睽睽之下,一位父親著了魔一樣親吻自己的女兒。

即使女孩抗拒地用手捂住嘴巴,但父親的動作,并沒有停止。

不顧眾人異樣的眼神,他還撩起女兒的衣服,不斷的親吻,撫摸。甚至把手伸進女兒的褲子里。

小女孩一再哀求:“爸爸,我疼,你不要又摸我屁股了……”

顯然,這位父親的親密舉動,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這樣的一幕,讓眾人看來著實刺眼,令人不適。

父親愛女如命可以理解,但隨著女兒長大,肢體接觸也要有個底線。很明顯女兒對這樣的親密并不喜歡,甚至排斥,抗拒。

父女間的親密固然并不構成違法行為,但這位父親的行為,不僅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反而會對她的未來生活,產生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孩子也是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呵護,需要愛,更需要尊重。

我們總說“男大避母,女大避父”。

因為幼兒從3歲開始,就已經有性別意識。他們會用眼睛觀察,認識到父母和自己的不同。

即使是親人,也應該把握好表達愛的尺度和分寸。

曾經,朱雨辰媽媽在節目《我家那小子》中的“賢妻良母”言論,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朱媽媽那密不透風的控制和令人窒息的“瘋狂”的愛。

朱雨辰的媽媽已經72歲了,她為了不讓兒子做飯,就背著東西跟著兒子跑劇組,兒子在哪兒拍戲,她就跟到哪兒;

因為不想看到兒子被打,她不許朱雨辰接古裝戲和武打戲;

怕兒子上火,她幾十年如一日的給兒子榨果汁,每天凌晨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湯;

甚至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她都知道,還都會干擾。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我是用整個生命來愛兒子的!”“我完全沒有自我……,我在家里的位置就是我頂兩個菲傭”。

而被“寵愛”的朱雨辰,在媽媽的絕對呵護中,痛哭流涕。

他說: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還跟母親大喊“你這樣會把我搞死!”

被媽媽控制了40年的朱雨辰不是沒想過逃離媽媽的掌控。他從上海跑到北京上學,畢業后,又選擇留在北京。

但,媽媽總會使用苦肉計:回家時,他發現媽媽總是在哭“我怎么這么沒出息,兒子就這么離開我”,每次他都會妥協。

媽媽密不透風的愛,成了他擺脫不掉的枷鎖。

太多父母像朱媽媽這樣,失去自我,分不清愛的界限,把孩子當成生命里唯一的意義??偸钦`把控制欲下的付出,當做愛本身。

正如狄鶯一樣,雖然不再同睡,但她卻更想從其他方面來“關愛”兒子。

她給兒子孫安佐創造了一個高壓且封閉的成長環境——

不允許他單獨行動,隨時緊盯衣食住行,跟老師密切聯絡對證兒子的話,切斷兒子和其他同學的課后來往……

孫安佐看似“小皇帝”一樣的生活,實則暗藏隱患。

由于長期與外界缺乏聯系,孫安佐難免會做出一切出格而不自知的事情。

此前,孫安佐在網上分享過很多暴力視頻,甚至自制火焰噴射器,在學校也有過暴力行為的劣跡。

再聯想到前文,爸爸孫鵬提議兒子當軍火商的行為,也許孫安佐的日益墮落早有預兆。

而狄鶯選擇了毫無原則的忽視。

榮格說過:

“父母對孩子最壞的影響,莫過于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那么他們自己在哪里,如果父母可以沒有自己的生活,那孩子會覺得他也可以沒有。

高曉松在《奇葩說》中說:我為中國的父母悲哀。

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沒有獨立的人格。

他們的一切都建立在孩子身上。

高曉松痛斥中國父母“不獨立”

為什么有些中國孩子那么不獨立?

因為他們的父母就不獨立。

很多父母,自從有了孩子,就認定“你是我的全世界,我必須一輩子跟你綁一起”。

這樣的父母,不可能真誠地教會孩子獨立自主。

在美國教育體系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十碼法則”。

這個法則的字面含義,是要求家長與孩子保持至少“二十碼”的距離。

這條規矩的深層含義是倡導父母無須一直圍住孩子轉,而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獨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說過:

“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分離不代表斷絕關系,而是一邊給予愛,一邊堅定地告訴孩子,你是你,我是我。這樣一來,關系仍然親密,但父母和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等候是很重要的,但等候也要注意品質,不是時長愈多愈好,更別提舍棄你生活等待了。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