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0 21:54: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寶寶的智力發育并沒有什么絕對的標準,只是相對的,不過一般來講,一周歲的小寶寶智力發育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成效,一歲大的孩子能獨立站立10秒鐘以上,有的走的比較早的,就學會了自己走路。也會說一些簡單的語言,能夠理解基本的詞語。但具體情況要看每個孩子發育的不同情況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到兒科醫院進行檢查。
我家二寶1歲2個月,我們現在是一日三餐,中間會吃母乳、喝水和吃水果,不吃別的零食。
一天的輔食量和奶量1、輔食量:
1歲的寶寶飯量不大,如果要說明寶寶的吃飯量的話,可以用碗的大小衡量一下。
我家有3個碗,大中小各一個,最小的那個碗直徑9厘米、深度大約5厘米,每次吃飯大約是裝五分之四(4/5)的量,寶寶大部分能全吃下,很少吃不下。當然,每個寶寶的飯量是不相同的,我家的飯量僅供參考。
按照推薦標準來說:每天吃谷類100g以上、蔬菜和菌藻類150g以上、水果150g以上,雞蛋1個,肉類100g、植物油20g左右。
2、奶量
由于我家是母乳喂養,吃奶量不好估計,因為我全職在家,基本上還是按需喂養,寶寶吃滿足了才算完,這個滿足感是感情和肚子都滿足。
按照推薦標準來說,1歲的寶寶每天至少喝600ml母乳或者配方奶,養成喝奶的習慣。如果是母乳喂養,每天母乳3次。如果是配方奶喂養,每天喂2次。寶寶這時開始進入離乳期,漸漸過渡到以飯菜為主,媽媽要為此做好準備。
一天吃飯時間安排早上6:00:母乳或奶粉。
早上8:00:早餐。
上午:9:00-12:00之間:喝水2-3次,吃水果1次。
中午:12:00:午餐。
下午:1:00-5點之間:喝水2-3次,吃水果1次。
晚上:6:00晚餐。
1歲寶寶吃什么輔食如果從6個月添加輔食的話,寶寶已經能吃所有成人能吃的食物了,不過,還是要單獨做少鹽、少油,蒸煮炒都可以。
每天吃10-15種食物,谷物類3種,蔬菜類3種、蛋肉類2種、水果類3種等等。可以做成水餃、菜餅、炒米飯等多種花樣。
寶寶雖然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但還不是很強大,所以寶寶吃的飯菜還是要做的稍微細碎一些、稀軟一些。
總之,1歲多的寶寶參考上述原則,身體長得倍棒!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云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一歲女孩子身高73~75厘米之間是屬于正常的,讓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不熬夜,因為孩子身體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是晚上11點到凌晨3點左右,如果孩子熬夜會影響到孩子身體長高,在飲食方面不要讓孩子挑食。
一歲的寶寶是可以適量的吃一些蝦的,因為蝦里面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有很好的幫助,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比較新鮮的蝦,要把蝦煮熟透再給寶寶吃,注意不要放過多的調味料,建議把蝦剝好剁碎,要讓寶寶多喝水,注意飲食多樣化,保持營養的均衡。
您好,“一歲寶寶的玩具”是小臭媽在頭條的158次回答,感謝閱讀!
什么是最適合寶寶的玩具?
是適應寶寶發育特征的玩具,包括情感、行為、思維、運動各方面。
情感方面1歲的寶寶既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又開始表現出同理心,可以理解他人的情感了。
所以,可以通過寶寶喜歡的小玩偶,讓他和玩偶建立親密的朋友關系。這樣寶寶在經歷分離焦慮的時候,既有“小伙伴”可以陪伴,也可以在這個陪伴的過程中,理解更多情緒:高興的、傷心的、失落的。
經典兒歌《泥娃娃》,正是寶寶同理心的表現:
“她沒有親愛的媽媽,也沒有爸爸……我做她媽媽,我做她爸爸,永遠愛著她……”
從情感和益智耐用的角度,可以給寶寶挑選一款比較有交集(比如寶寶??吹膭赢嬈宋铮?、且手感質感較好的玩偶,這邊不做推薦。仔細想了下,小臭還真沒正經買過玩偶,都是送的……
(圖為小臭的恐龍玩具)
行為方面1歲的寶寶喜歡“搞破壞”或“冒險”,特別是在家長的注視下可以“破壞”得更歡;他們也喜歡鉆研各種小玩具或家里的東西,想搞明白他們是干嗎用的。
(狗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一歲寶寶的破壞力可以很強了……)
所以,可以給寶寶積木玩具,寶寶會很享受搭高高再推倒的過程;可以給寶寶水筆、蠟筆、各種畫筆,讓他們亂涂亂畫;可以給寶寶一個桶或箱子,讓他往里面扔玩具。
從行為和益智耐用的角度,小臭媽推薦買桶裝的大顆粒積木,寶寶既可以搭完推倒,也可以往里面扔東西,并且可以認識顏色和形狀(思維)。當然,畫筆啥的雖然比較不耐用,但是價格相對比較低,玩起來也簡單省心,也是推薦的。
思維方面1歲寶寶的思維發育也是多方面的。比如邏輯方面,開始明白簡單的先后關系:白天過后就是黑夜,白天有太陽公公、晚上是月亮婆婆了,先穿襪子再穿鞋,等;比如可以簡單地辨認顏色、形狀,比如學會模仿大人打電話,假哭,等。這些都是思維方面的發育。
從思維和益智耐用的角度,依然推薦上面的桶裝大顆粒積木,除了搭完推倒往桶里扔積木外,還可以讓寶寶根據不同的顏色、形狀來分類。
語言方面1歲的寶寶開始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會發出“爸爸”、“媽媽”的簡單詞語,會拿起玩具在耳邊咿咿呀呀假裝打電話,也開始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詞語和家長簡單的指令。
這個階段的寶寶很喜歡聽音樂,尤其喜歡歌詞重復的簡單兒歌,也會很喜歡聽繪本和故事。所以,可以給寶寶買一些可以唱歌或學寶寶說話的玩具。
從語言和益智耐用的角度,這邊也不做推薦了,因為我本身更喜歡自己學了兒歌,再唱給小臭聽,而不是通過玩具放給他聽。并且,單說語言發育,多和寶寶說話,也是最有效的發展寶寶語言技能的方式。
(可以唱歌、講故事的小木馬)
運動小臭媽之前在微頭條分享過“寶寶動作發育自查表”1歲即12個月的寶寶,可以在父母間學走,再到獨自走幾步,再逐漸增加距離;可以借助雙手的支撐力量,模仿著用兩腳踮動。
所以,這時候拖拉玩具可以增加寶寶學走的興趣,寶寶蹦床類的玩具可以增加寶寶蹦跳的樂趣。
從運動和益智耐用的角度,小臭媽還是推薦小臭用的這款“小象助步車”,除了一些幫助寶寶走路的設計,我更喜歡:前面的四只小動物顏色、形狀各不相同,可以取出再根據形狀裝進去;能發聲,不同的小動物設計的聲音和臺詞都不同,簡單易學;小球可以從象鼻滾落,前車輪的設計等,這些都承擔了上面提到的情感、行為、思維、語言方面的功能。小臭也很喜歡,從幾個月到現在快3歲了還偶爾在玩,只是玩的點不一樣就是了。
結語當然,也并不是一定要買玩具,寶寶才玩得開心。
比如行為方面,寶寶喜歡扔,可以讓他幫忙把臟衣服放到盆里、洗衣機里,也可以引導他把玩具收納到玩具箱里;思維方面,可以找一堆豆子,讓寶寶把紅豆、綠豆、紅豆分類,或者拿幾雙寶寶的襪子,讓他自己配對。這些來源于生活的“玩具”,寶寶的參與感會更強,說不定玩得更開心呢!
除了在室內玩玩具,大自然更是一個天然的樂園。戶外隨風飄動的落葉、迎花起舞的蜜蜂和蝴蝶,鳥語花香,都可以是寶寶的“玩具”。
(圖為1歲的小臭在早教中心感受神奇的磁場)
最后還是強調一下,比起玩具,家長的有效的親子陪伴才是更重要的。鼓勵寶寶去探索和嘗試新的事情,并且在一邊陪伴著他,及時阻止寶寶一些危險的舉動,在寶寶力所不能及的時候搭把手。家長的陪伴會讓寶寶更安心,也更有自信去嘗試,這些都有助于他們的社會情感發展。
本文推薦的玩具已經添加到我的個人櫥窗,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前往查閱。
以上~
你給1歲的寶寶買過什么玩具呢?歡迎分享!感謝閱讀!我是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當什么媽,同時也是公務員媽媽、文學碩士、健康管理師。關注我,育兒路上,少走彎路,一起成長!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