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3-09 11:16:1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公開數據,2021年抽檢的7119批次奶粉中,不合格產品共21批次,合格率99.7%。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類:
以下為部分被曝光品牌及問題詳情(按事件嚴重性排序):
品牌 | 不合格項目 | 危害及處理結果 |
---|---|---|
倍恩喜(羊奶粉) | 香蘭素 | 干擾嬰兒味覺發育;涉事企業被罰8.2萬元 |
雅培鉑優恩美力 | 香蘭素污染 | 涉事批次罰沒超1252萬元,企業公開致歉 |
美贊臣鉑睿 | 香蘭素、乙基香蘭素超標 | 寧波市場監管部門罰款1.5萬元 |
麥蔻樂芬 | 鐵含量超標 | 總經銷商被罰130萬元 |
安紐希 | 菌落總數超標 | 生產商被罰沒近90萬元 |
典型案例:阪崎腸桿菌污染
雅培密歇根州工廠生產的奶粉因阪崎腸桿菌污染導致9名嬰兒死亡。該病菌可引發新生兒腦膜炎、敗血癥,死亡率超50%。涉事產品雖未直接進入中國市場,但暴露出跨國品控風險。
生產環節污染
阪崎腸桿菌多源于工廠環境或設備清潔不足。2021年抽檢中,標稱哈爾濱太子乳品生產的奶粉因核苷酸不達標被通報,問題直指原料管控缺陷。
標準差異與代工亂象
部分進口奶粉因原產國標準與我國沖突導致不合格。例如,美國奶粉鐵含量無上限規定,但我國要求嚴格區間,美贊臣、雅培等品牌因此“水土不服”。此外,代工廠資質不全(如美素力非法灌裝事件)加劇安全隱患。
虛假宣傳與追溯缺失
央視調查發現,部分海淘奶粉通過電商平臺以“原裝進口”名義銷售,實際缺乏中文標簽及檢測文件,消費者難辨真偽。
2021年事件后,國家加大了對奶粉生產、流通環節的抽檢力度,要求企業建立全鏈條追溯體系。部分品牌(如飛鶴、伊利)因連續多年抽檢合格率100%成為行業標桿。專家建議,消費者需理性看待“海淘奶粉”,優先選擇適配中國嬰標的本土化產品。
(注:本文信息綜合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及權威媒體報道)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