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3-16 13:00:0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近年來,“中醫建議奶粉盡量少吃”的說法引發廣泛討論。這一觀點背后,既有傳統醫學對食物偏性的考量,也涉及現代營養學與個體體質的復雜平衡。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出“五谷為養”的飲食原則,強調食物應與體質相合。多位中醫專家指出,牛奶及奶粉在中醫體系中屬“微寒”之物,可能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李明解釋:“脾胃為后天之本,若長期攝入寒涼食物,可能導致腹脹、腹瀉,尤其對陽虛體質人群影響顯著?!?/p>
但這一觀點存在地域性差異。內蒙古蒙醫醫院的研究顯示,游牧民族因飲食中多牛羊肉等熱性食物,飲用奶粉反而有助于平衡體質。
維度 | 中醫觀點 | 營養學觀點 |
---|---|---|
食物性質 | 性寒,需體質匹配 | 中性,普適性強 |
核心價值 | 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 優質蛋白/鈣源 |
適用人群 | 濕熱/平和體質者適宜 | 除過敏者外普遍適用 |
奶粉的現代營養價值不可否認——每100克奶粉含鈣900mg、蛋白質24g,是骨骼發育的重要來源。但部分產品添加的蔗糖、香精等成分,可能引發肥胖和齲齒風險,這與中醫“清淡飲食”理念形成沖突。
中醫體質分類為奶粉消費提供新思路:
北京市婦幼保健院2024年的調查顯示,約32%嬰幼兒出現乳糖不耐受癥狀,其中80%通過改用低乳糖奶粉得到緩解。
植物基產品正在沖擊傳統奶粉市場: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植物奶銷售額同比增長47%,其中85%消費者同時購買奶粉和植物奶。
消費者需建立多維評估體系:
南京兒童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芳建議:“可將奶粉作為膳食組成部分而非主食,每日攝入量控制在300ml以內,并搭配小米粥等健脾食物?!?/p>
這場持續多年的奶粉爭議,本質是傳統醫學整體觀與現代營養分析的碰撞。在“量體裁衣”的精準健康時代,或許答案不在于“能不能喝”,而在于“怎么科學地喝”。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