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段位誤食引發家長關注:一罐錯位喂養背后的消費安全警示

愛吃泡芙der小公主時間:2025-03-22 19:10:5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陜西商洛市民張女士近日因母嬰店店員誤將三段奶粉裝罐,導致其兩個月大的嬰兒持續飲用一周后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這一事件在本地家長群中引發熱議,也暴露出嬰幼兒食品消費環節的多重隱患。

事件回溯:奶粉段位錯配引發糾紛
2023年12月,張女士在商洛某母嬰店購買嬰兒一段奶粉時,店員誤將三段奶粉裝入罐中。由于奶粉外包裝未標注段位差異,家長也未核對罐底噴碼信息,嬰兒連續飲用后出現腹脹、腹瀉癥狀。經醫院檢查確認為消化不良,家長與商家就責任劃分產生爭議。

從法律層面看,此類事件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欺詐賠償條款,消費者可主張商品價款三倍賠償。但商家以“家長未核對產品信息”為由拒絕全額賠付,凸顯消費維權的復雜性。

段位差異解析:科學喂養不容忽視
奶粉分段標準基于嬰幼兒發育特征制定(表1),各階段配方存在顯著差異:

段位適用月齡核心成分調整
一段0-6月乳清蛋白占比70%,添加核苷酸、DHA
二段6-12月酪蛋白比例提升,增加鐵、鋅含量
三段12-36月降低脂肪比例,強化鈣、維生素D

醫學專家指出,兩個月嬰兒誤食三段奶粉雖不會造成器質性損傷,但酪蛋白比例過高可能加重消化負擔。商洛市婦幼保健院王練軍主任證實,該案例中嬰兒癥狀與奶粉段位錯配存在關聯。

維權路徑:證據鏈構建成關鍵
消費者處理此類糾紛需遵循三步原則:

  1. 即時封存涉事奶粉罐體、保留購物小票
  2. 通過醫院開具喂養記錄與體檢報告
  3. 向12315平臺投訴時同步提交影像證據

值得注意,2024年6月廣州某相似案例中,家長因完整保存開封視頻記錄,最終獲賠醫療費及十倍商品賠償。

行業觀察:標識規范待完善
現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雖要求標注段位信息,但字體大小、位置無強制規定。對比伊利、飛鶴等品牌產品,段位標識多位于罐體側面,字號普遍小于品牌LOGO50%。業內專家呼吁推行“段位警示標簽”,仿效藥品說明書的顯著提示方式。

消費提示:三重核驗防誤購

  1. 購買時:要求店員當面拆箱,核對罐底段位噴碼
  2. 開封前:拍攝視頻記錄產品編碼與段位信息
  3. 喂養期:觀察嬰兒排便狀況,發現異常立即停用

此次事件推動多地母嬰店升級服務標準,西安部分連鎖品牌已實行“雙人復核制”,并在收銀環節增加段位語音提示。隨著新國標實施,奶粉分段管理將更趨精細化,但消費者主動核驗始終是避免風險的核心防線。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