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2 17:57: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閱讀分享活動設計——恐龍的牙齒
恐龍的牙齒(一)
班級:小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討論圖畫的內容,注意觀察圖畫的細節。
2.幫助幼兒認識書本的基本物理特征,例如書由封面、內頁、封底等組成。
3.初步了解故事情節,能與同伴和老師分享自已的閱讀感受。
活動準備:
1.故事大圖書一本
2.每個小朋友一本《恐龍的牙齒》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核桃,引出課題。
1.教師:這是什么?小朋友吃過嗎?
2.請幼兒拿一顆核桃吃,引出“咬不開”,然后,師生討論咬不開核桃怎么辦?看看小動物咬不開果殼又會怎么辦呢?
二.出示大書,引導幼兒觀察圖書的封面。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故事書,封面上有誰呀?他們在干什么呢?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2.教師總結幼兒討論的答案,告訴幼兒這是一本關于恐龍卡卡的牙齒的故事,引起幼兒對圖畫書的興趣。
三.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猜測故事
1.教師逐頁展示畫面,和幼兒一起觀察和討論。每展開一頁,教師都告訴幼兒這是第幾頁,幫助幼兒建立書頁的順序概念。
(1)P1:圖中有誰?恐龍在干什么?樹枝這么硬,恐龍能將樹枝咬碎嗎?恐龍的牙齒怎么樣?
(2)P2:圖中有誰?這是什么地方?小松鼠拿著什么?小松鼠和恐龍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P3:恐龍的表情是怎樣的?小松鼠的表情又是怎樣?為什么他們會這么高興?小鳥在哪里?它的表情是怎樣的?
(4)P4:這是什么地方?圖上有誰?小猴子和恐龍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恐龍嘴里有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樣?小猴子的表情怎樣?小鳥在哪里,他在看什么呢?
(5)P5:恐龍又來到了什么地方?圖中有誰?小貓在干什么呢?他手里拿著什么?小鳥在哪里?
(6)P6:小貓要請恐龍干什么?恐龍的表情怎樣?小貓表情怎樣?小鳥在哪里?
(7)P7:恐龍在吃什么?為什么恐龍又在吃樹枝呢?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了解人的舌頭、動物舌頭的特征及作用。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學會分辨熟悉的幾種動物舌頭。
3、激發幼兒觀察動物的興趣,培養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兩杯水、青蛙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了解人體舌頭的功能。
1、品一品,嘗一嘗。
桌上放兩杯水,分別是鹽水和糖水,讓幼兒觀察。
(1)桌子上有兩杯水,你能看出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嗎?
(2)其實一杯是糖水一杯是鹽水,你能看出哪杯是鹽水哪杯是糖水嗎?
(3)用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我們的舌頭還能分辨什么味道?
(4)我們的舌頭長什么樣?請小朋友相互觀察一下。(扁扁的、寬寬的、淡紅色、均勻小顆粒)
2、想一想、說一說。
(1)我們的舌頭除了能分辨出各種味道,還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人體的舌頭作用真大,不僅能嘗出各種味道,還能幫助我們說話、唱歌,舌頭還是攪拌機呢,能幫助牙齒把食物嚼碎。
(2)如果舌頭生病了或受傷了,我們一定覺得很痛苦,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自己的舌頭呢?
教師小結:我們吃東西不要吃太辣、太燙或太冷的.東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咬著舌頭,保持口腔衛生。
二、探討青蛙舌頭的特點及作用。
小動物們有舌頭嗎?人的舌頭有很多作用,小動物們的舌頭也有很多作用。
1、議一議。今天我們教室還來了一位小動物(青蛙),你們知道它的舌頭有什么作用嗎?(捉蟲子)小朋友們,它是怎么用舌頭捉害蟲的呢?
2、看一看。演示青蛙捉蟲的情景。
問:青蛙的舌頭有什么特點?
青蛙的舌頭長在口腔的前端,而舌尖位于咽部,舌上布滿了粘液,能很快粘住害蟲,將其直接送入咽部而吞入腹中。
3、學一學。啟發幼兒用手部動作邊學習青蛙捉蟲。
三、觀察并談談其它有趣的舌頭。
1、猜一猜??磮D片,啟發幼兒討論。
問:這些舌頭有什么特征?猜猜他們分別是誰的舌頭?
2、操作游戲"找舌頭",讓幼兒給動物和相應的舌頭連線。
3、談一談。觀看ppt。
(1)啄木鳥的舌頭上帶鉤,能伸進樹皮里勾出害蟲。
(2)蛇的舌頭是裂開的,可以用來捕捉外面的氣味。
(3)老虎的舌頭上有很多肉刺,能幫助老虎把骨頭上的肉舔干凈。
(4)炎熱的夏天,小狗的舌頭能流出汗水,幫助它散熱,可以涼快些。
(5)食蟻獸的舌頭又長又圓,能伸進蟻窩,吃掉白蟻。
問: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舌頭也很有趣?
四、活動結束。
人和動物的舌頭這么有趣、能干,以后要保護自己的舌頭,保護動物,還要多留心,觀察其它動物,去發現一些更有趣的舌頭。
中班生活常識課教案:告訴幼兒如何理解嚼和咽,先用一勺米飯告訴幼兒,現在老師把飯吃進嘴里,觀察老師的嘴的動作。
老師在把飯細細的嚼,牙齒在嚼,嘴在蠕動,嚼完之后,再咽下去,老師指著喉嚨,告訴幼兒,米飯通過細嚼之后,再咽下去,咽下去通過食管進入腸道。
完成之后,告訴幼兒,食物只有通過細細嚼才有營養,直接咽下去不但沒有營養,可能還會卡住喉嚨,造成窒息,非常危險哦。
1理解故事中的內容,懂得講衛生很重要。
2知道早晚要刷牙并且知道正確的刷牙順序。
3逐步養成愛刷牙的好習慣。
1物質準備:電子課件、幼兒操作單、故事圖片、刷牙步驟小貼紙、手偶小河馬(自備)。
2經驗準備:知道刷牙的順序。
一、出示手偶導入活動。
教師:這是誰?小河馬壯壯現在很傷心,因為他找不到朋友一起玩,我們一起來幫
助小河馬壯壯找一找原因吧。
二、欣賞故事前半部分并出示圖片。
教師:故事里都出現了誰?他們愿意和小河馬壯壯一起玩嗎?為什么?
討論:為什么小河馬壯壯的嘴巴會那么臭?
小結:原來是小河馬壯壯不講衛生,一直不刷牙,嘴巴變得越來越臭,所以沒有小
伙伴和他一起玩。
三、欣賞故事后半部分。
教師:小河馬壯壯去找媽媽,媽媽覺得小河馬壯壯的嘴巴臭不臭?媽媽怎么幫助小
河馬壯壯的呢?
討論:小河馬壯壯刷了牙,嘴巴不臭了,他很高興。他現在想考一考大家,你們知
道不刷牙會有什么害處嗎?
小結:不刷牙我們的牙齒里會長蛀蟲,不刷牙我們的牙齒就不干凈了,而且嘴巴里
因為有細菌會變得很臭,所以我們要天天刷牙,早上晚上都要刷牙。
四、玩刷牙游戲,鞏固活動內容。
教師:小河馬壯壯想和大家玩個游戲,老師這里有幾張刷牙的順序圖片,看一看誰
的刷牙順序是最正確的。讓我們一起來刷牙吧!
活動建議
可以鼓勵幼兒在家中學會自己正確刷牙,養成愛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評價
能積極參與游戲,知道刷牙的重要性。
活動延伸
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找一找自己有沒有蛀牙,然后說一說怎么辦。
不愛刷牙的壯壯
小河馬壯壯什么都好,就是不講衛生,不愛刷牙,于是他的嘴巴越來
越臭。
有一天,壯壯來找熊小弟玩,他剛開口說:“熊小弟,我——”話還沒
說完呢,只聽熊小弟說了句:“什么味兒,好臭!”捂著鼻子就跑開了。
“菲兒,我們——”壯壯看小兔子菲兒走過來,想和她一起玩??伤?/p>
話還沒說完呢,菲兒頭暈暈地說了句:“臭死啦!”接著竟然“撲通”一
聲——暈倒了。
壯壯奇怪地看著小兔子菲兒,心想菲兒怎么了?這時,卡卡甩著尾巴
走過來,壯壯張開嘴巴,對卡卡說:“卡卡,我們來玩——”“好難聞的
氣味!啊……啊……啊嚏!”卡卡打了個大噴嚏,也搖搖晃晃地逃走了。
小河馬壯壯沒有找到一個朋友玩,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這時,他看
到出遠門的媽媽回來了,小河馬張大嘴巴,高興地喊:“媽媽!”媽媽突
然把鼻子捂住,向后退。她對壯壯說:“天哪,你多久沒刷牙了?”
小河馬壯壯撓撓脖子,不好意思地說:“好像……好像兩個星期
了……”
媽媽急忙給小河馬找出牙刷和牙膏,讓他仔細刷牙。不一會兒,小河
馬把牙齒刷干凈了,他的嘴巴一點都不臭了。
小河馬把今天的經歷說給媽媽聽。媽媽說:“孩子,以后你一定要早
晚按時刷牙,不然,嘴巴臭臭的,小伙伴都不愛和你玩??!”小河馬聽了
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小河馬每天都按時刷牙,小伙伴們再也不嫌他臭啦!
1、生活衛生制度的教育:如起床、洗漱、喂奶、大小便、睡眠、活動與鍛煉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2、飲食和營養衛生教育:如飲食不過量、飯菜多樣化、按時進餐、不喝生水等;
3、一般衛生知識教育:如保護眼睛、牙齒、耳朵,糾正不良的習慣等;
4、預防意外傷害的教育:如不玩水、不亂玩弄電器、不放煙花爆竹、不在公路上玩耍等;
5、開展有關美育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如培養小孩健康的審美情趣,做到形體美、行為美、語言美。
我是新聞中出現的媽媽,關于這個教材我有幾點想說的。
第一,孩子二年級,字還認不全,有其他家長反映小朋友問“莖”字怎么念,圖片和文字等到底適不適合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
第二,我們現在家長也是很開放的,并沒有覺得性教育不好,如果國外的書也是這樣,我們也沒有什么。但是學校沒有告訴我們發了這樣的書,孩子只是當一本課外讀物在家里很大聲的念:“爸爸的**放入媽媽的**”,作為家長,我們是不是應該被嚇到了?!
第三,如果學校發了這樣的書,是不是應該由統一的老師來解讀告訴小朋友,還是才二年級的小朋友!如果你想要家長教,也需要提前告訴我們家長一下,但很多家長表示,根本不知道怎么解釋怎么說。個人覺得由老師解釋一下書的內容更為好一點,畢竟孩子才二年級。
其實家長并沒有網上說的怒斥,什么尺度太大,家長更多的是不解,網友都會說什么性教育不教難道等出事才后悔,家長根本不可能反對性教育的,只是這樣的方式,這么的突然,難以接受。
河貍的牙齒鋒利如鐵可以用牙齒咬斷樹木,俢建新家,老虎是食肉動物,吃肉的時候會用牙齒磨碎,海象有對大門牙,雖然不是用來吃東西,卻是挖掘蛤蜊的工具,斑馬喜歡吃草,牙齒又鈍又平可以用來磨碎青草,松鼠喜歡吃硬硬的核桃,可以用來咬碎核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