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2 18:56:2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們廣西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在每年農歷三月三或者清明節的大日子里,壯家人通常會制作五色糯米飯祭祖、招待親友。孩子滿月,喬遷之喜,也會蒸煮五色糯米飯分送給左鄰右舍,表達敬意。壯人愛楓葉,并認為楓葉可以“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祥和平安。因此,農歷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飯的時候,家家戶戶要在門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有的還會將制作五色糯米飯的染料渣撒在屋子外圍或者墻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別多。
老師可以給幼兒簡單講解一下露水形成的原因,并觀看有關露水的照片。
(春秋季節,白天和晚上的氣溫變化較大。白天,太陽照熱了大地和空氣,地面和樹木出了很多看不見的“汗”叫做水蒸氣,到了晚上,大地開始變涼,涼的最快的是小草和大樹,但是空氣中的熱散發的比較慢,空氣不容易變涼。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到最先冷卻的小草和大樹,凝結成小水珠,這就是露水。到了早晨,天氣仍然很冷,這些露水還會留在草葉和樹葉上。)
在早上4—6點,也就是太陽快升起來的時候適合收集露水。
?
老師可以組織一次收集露水的活動,需要孩子們早一些來幼兒園。不方便組織的話,也可以建議家長帶幼兒去。
成人與幼兒一起拿上小吸管、小瓶子,穿上長袖長褲,去小區花草叢中、公園里收集露水,感受自然的奇妙與探索的樂趣。
?
02
穿衣比賽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天氣逐漸轉涼了,適當添衣,老師可以開展一場穿衣比賽,讓孩子們了解季節、溫度和衣服的關聯,增強自理能力。
《指南》中明確表明,各年齡段幼兒基本生活能力(關于穿衣)的發展目標為:
3—4歲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和鞋襪。
4—5歲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紐扣。
5—6歲會自己系鞋帶,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老師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開展不同難度的穿衣比賽。
比如,小班幼兒可以兩兩一組,協助穿衣,最后看哪一組用時少、穿的好。
中班幼兒需自己獨立穿好衣服、鞋襪并系好紐扣,用時少的獲勝。還可以增加一些難度,讓幼兒每穿完一件衣服都要做一個規定好的動作,才能穿下一件衣服。
大班幼兒除了將衣服穿整齊外,還要系好鞋帶,并將桌子上凌亂的積木收拾到放置積木的地方。
03
認識一朵不一樣的“花”
“白露棉吐白”,現在正值棉花吐絮期。可以帶著孩子去觀察棉花吐絮,也可以將幾支棉花帶到班級里,讓幼兒進行觀察。條件不允許的幼兒園,可以收集一些關于棉花的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幼兒看,讓幼兒了解這朵不一樣的“花”,并講一講棉花的用途。
觀察完后,可以讓幼兒畫一畫這朵白白的、軟軟的“花”。
?
04
體驗白露習俗
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這春秋兩祭規模最大,歷時一周。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喝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
采集十樣白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吃番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這個節氣,老師可以帶幼兒一起將紅薯做成美味的佳肴。
如,烤紅薯。教師準備紅薯,引導幼兒清洗,放到烤箱里,設定合適的溫度和時間即可,時間到了就可以品嘗美食啦。
?
如,煮紅薯粥。讓幼兒嘗試洗米、添加水,再將切好的紅薯塊放進鍋里,就可以開始煮粥了。
?
05
學習白露小知識
了解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鴻雁來:大雁準備南飛避寒。
玄鳥歸:燕子是北方之鳥,秋分往北飛,是為歸。
群鳥養羞:百鳥開始儲存糧食以備過冬。(羞:美食)
學習關于白露的詩詞
《白露八月節》
唐·元稹
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
葉下和秋吹,驚看兩鬢毛。
養羞因野鳥,為客訝蓬蒿。
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
目標:1、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喜歡春天。
2、在表現春天的活動中,發展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理解四季輪換,感知清明是春天的節日,產生進一步探索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吃青團是清明節的重要風俗習慣。
2.幼兒嘗試做青團,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每年公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習俗和清明節的美。
我想這位媽媽更想問的是,“我家的小朋友所在的幼兒園引入了好多西方的節日,特別是后半年的節日一個接一個,萬圣節、感恩節、圣誕節什么的,然后就會安排一大堆父母也要參與完成的作業”是不是這樣啊,哈哈,其實很多家庭都是被迫被卷入勞動的。
可能在該不該過某些節背后,我們更應該從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上去思考:
1、任何節日的設定都是有意義可尋的因為發生了什么事件對人類造成了某些方面的影響,為了人類能記住某些東西就必須設立某一天讓人們每年都能重溫事件或帶來的影響。而無論國內的傳統節日還是世界上的其他節日,孩子們只有過才能通過一些活動、繪本對其了解,這是一條很好了解各國文化的途徑。
2、未來世界一定是更加包容更加需要合作精神的,所以孩子從小開始了解所有國家的風俗習慣文化規則,能幫助孩子未來形成國際格局、國際眼光和國際胸懷,甚至是國際精神,能讓他未來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的不同民族產生連接。
3、從教學需求本身上看幼兒大多數都是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讓其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和知識的好奇的,那學校引入任何可能的教育機會,讓孩子有更加豐富的活動,從教學設計上講也是很必要的。
4、學校為了創設更多親子互動的機會因為現在父母真的都很忙,很多上班族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可能學校也想通過更多親子一起參與的活動來逼迫父母多多陪伴孩子,雖然有點被逼的感覺,但出發點也沒有大錯。
如果父母都能夠利用每次親子相處的時光,讓時間增值,其實也是你的創造,并不是浪費時間,誰能說眼下兌現的錢才是錢呢,也許現在做的事幾十年后才會有大收益呢!
把每次和孩子的相處都當作是百萬的訂單認真對待吧,絕對回報可觀哦!
=^_^=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該你努力學習讀書的時候放棄或者荒廢學業去掙錢,而正當該你努力發奮賺錢的時候才想起如何去讀書..........
=^_^=還是不要當家教吧!個人認為,一所好的大學,學生們一天根本就沒有多少空閑的時間,如果要保證把相關的知識都能較好的學到手的話,大學生們都是相當的忙,哪里有那么多的時間來兼職賺錢喔?大學生們應該以自身的學業為主,別在讀書時一門心思的想著抽空去掙錢,反而把學業給荒廢了;而畢業后反而沒有了真才實學找不到工作,到那時成了畢業就失業的情況是多么的寧人難堪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