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05:02: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這位老師你好,教案可以通過模版進行修改,添加進自己的個人特色,我這里有份模版可以參考一下
這節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第二課時的內容。在上一節課“前后”教學知識的基礎上,繼續為學生創設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比較兩個、三個小動物的上下位置關系,體驗由于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初步發展空間念。基于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感知上下位置關系的經驗,在生活或是具體活動中,基本能確定上下的位置順序,但關于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認識有限,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環節幫助學生初步體驗和理解,設計了四個環節幫助學生鞏固提高。1.說一說。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兩只動物的上下位置關系,教師提出“小鳥在小兔的()面”的問題,為學生做了示范,即在說上下關系時,要用“()在()的()面”的方式進行表述。接著又問“小兔在小鳥的()面”,借助對比初步體會交換位置來說上下的相對性。2.確定三只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思考怎樣用上、下表述小動物們的位置。接著教師進一步提問“小鳥下面有誰?”,“小兔的上面有誰?”借助生活經驗體會小鳥的下面不單單是指與它相鄰才是下面,而小兔的上面不單單是指與它相鄰的才是上面。教師再次提問“那小鳥、小松鼠、小兔它們當中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呢?”從而使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上下的位置關系。3.理解一只動物的相對性。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思考怎樣用上、下表述松鼠的位置,通過交流引導一致得出“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在小鳥的下面”的表述。這時候教師拋出疑問“為什么一會說松鼠在下面,一會又說松鼠在上面呢?”這個問題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產生沖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過觀察和思考,學生發現松鼠是在中間的,說它在上面是因為它和最下面的兔子比,說它在下面是因為它和最上面的小鳥比。學生的感知認識可能不夠全面,這就需要老師的總結引導。4.猜一猜,它是誰?有了第二環節的支撐,學生不再以為小兔的上面只有松鼠了,從看圖表述到根據對話推理猜測,并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百寶柜,幫助學生學會用上下來描述甚或中的事物。送小動物回家,在鞏固上下知識的同時還訓練了孩子的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5.擺一擺。通過動手擺學具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在操作和描述中進一步體會上下位置的相對性。這一環節的設計,我遵循兒童認知操作由簡到難的發展趨勢,以有趣,富有挑戰性的游戲的形式展開?!窘虒W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體會上下的相對性,能正確描述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2.通過具體的活動操作,經歷看、說、猜、擺的過程,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發展空間觀念。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窘虒W重點】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位置關系,初步發展空間觀念?!窘虒W難點】體會上下的相對性,初步發展空間觀念?!緦W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已具有初步感知上下位置關系的經驗,尤其是在生活中,基本能確定上下的位置順序。但由很多學生對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認識不夠清晰,不能正確的表達位置關系。所以這節課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之體會上下的相對性,組織開展豐富的活動,適時地引導,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感到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學策略選擇】通過情景,引導學生觀察說圖意,采用討論交流、觀察法、講授法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同時,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討論交流、有效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窘虒W過程】一、激趣導入,揭示上下師:同學們,今天呀,鄭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數學,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想)那老師現在就把他請到黑板上來。(在黑板上貼出樹爺爺圖)師:對呀,是樹爺爺,樹爺爺可是大森林里最有智慧的老人啦。他還給我們帶來了一群可愛的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誰來得最早?(出示小鳥和小兔子的圖片)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孩子對童話故事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以樹爺爺和小動物們來班級做客來創設情境,自然而然地呈現主題圖,一下就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師:小鳥和小兔來得最早。誒,樹爺爺告訴鄭老師,他想考考大家,“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小鳥和小兔的位置呀!”生會有各種答案,只要答案合理教師都要予以肯定,但是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規范地說出“小鳥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鳥的下面”。讓幾個同學說,全班一起說。師:剛才我們同學用上、下說出了小鳥和小兔的位置,回答了樹爺爺的問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與上下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上下師: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認識)請你把手伸出來,跟著老師一邊做手勢一邊把這個課題讀出來好嗎?這是(上),這是(下)。設計意圖:先呈現兩個物體,讓學生說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并逐步引導學生說準確,即誰在誰的上(下)面,順勢揭示課題。二、探究新知,理解上下1.確定三只小動物之間的上下位置關系師:瞧,小松鼠也來了(出示小松鼠的圖片),現在咱們的課堂上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呀?。?只)師:現在請大家觀察一下這三只小動物的位置,想一想你能不能也像這樣用“上”、“下”來說一說它們的位置呢?想一想,該怎么說?請幾個學生上來說,其他學生同桌互相說。師:很好。同學們都非常聰明,不但觀察得很仔細,而且反應特別快,說的也非常的棒。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孩子對上下已經有一定的感知,經過第一環節的鋪墊,孩子已經能夠說出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由兩個物體比較上下位置過渡到三個物體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們充分盡情地說。由簡單到復雜,學生在互相說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上下位置的感受。2.一只動物位置的相對性師:小松鼠剛才也在很認真的聽小朋友們精彩的回答,可是現在小松鼠有點兒糊涂了,怎么有的小朋友說它在上面,有的小朋友說它在下面呀?它不是一直都在這兒的嗎?誰能給它解釋解釋。師:哦,老師聽明白你的意思了,說小松鼠在上面是因為把它和小兔子比,它在小兔子的上面。說小松鼠在下面是因為把它和小鳥比,它在小鳥的下面。那大家看,同一樣東西和不同的東西比較的時候,它的位置就可能不一樣了。師:在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小松鼠解決了疑惑,那現在鄭老師這里也有幾個問題想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解決嗎?(有)請問:小鳥的下面有誰?小兔的上面有誰?師:那小鳥,小松鼠,小兔當中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呢?師:請問從上往下數的第一只小動物是誰?(小鳥)請問從下往上數的第二只小動物是誰?(松鼠)師:你能像老師一樣同桌之間互相提問,考考你的同桌嗎?生生提問回答。教師加以規范引導。完成數學書64頁習題。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體驗位置的相對性,即比的對象不同,比的結果也不同。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使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上下的位置關系。三、鞏固練習,進一步體會上下1.猜一猜,它是誰師:現在呀,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好嗎?師:游戲的名稱叫做“猜一猜,它是誰”。游戲的規則是這樣的,樹爺爺呀會給我們一些小提示,我們要通過這些小提示猜一猜樹爺爺說的是哪一只小動物,請動作來告訴大家。如果你覺得是小鳥,你就做一個飛的動作,如果你覺得是小松鼠,那就做一個小松鼠吃松果的動作,如果你覺得是小兔子,你就做一個長耳朵的動作,聽明白老師的要求了嗎?師:準備好了嗎?請看樹爺爺的第一條提示:它在小兔的上面。師:老師看到有的同學說是小鳥,有的小朋友說是小松鼠,那到底是誰呢?請看樹爺爺的第二條提示:它不在最上面。那它一定是?(小松鼠)師:小朋友們,你們都答對了嗎?老師現在要采訪一個小朋友,請他說一說他是怎么猜出來的呀!師:想不想再猜一次呀!好,請看樹爺爺的第一條提示,它在小鳥的下面。老師看到有的同學說是小兔,有的小朋友說是小松鼠,那到底是誰呢?請看樹爺爺的第二條提示:它是從下往上數的第一只小動物。那它一定是?(小兔)師:我們小朋友的反應能力實在是太快了,真讓老師佩服呀!設計意圖:通過猜一猜的環節培養學生根據所給信息推理正確結論的能力,通過讓孩子用動作表示激發孩子的積極性。2.百寶柜師:同學們,樹爺爺今天還給我們帶來了它的百寶柜,里面有許多有趣的東西,你們想不想參觀一下。師:這個呀就是樹爺爺的百寶柜,(出示百寶柜圖)里面都有哪些東西呀!(有花瓶,有小貓,有書,有鬧鐘,有輪船)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想一想,這些東西里面你最喜歡什么東西呀,你能用上下來書一說他們的位置嗎?生自由的說,只要說的正確都予以肯定。完成數學書第65頁習題。展示兩個學生的作業。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經歷觀察,說,寫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孩子對上下位置關系的掌握和應用。加強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3.送小動物回家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最近呀,大象、小貓、小兔、小狗要搬新家啦!這是它們的新房子,房子有四層樓,每層樓可以住一只小動物。等一下,我要請認真聽講,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上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下面呀,我們先來聽聽小動物們對自己的房間都有哪些要求呀!大象說:我想住在這棟樓的最下面一層小貓說:我想住在第2層的上面,第4層的下面小兔說:我想住在小貓的上面小狗說:我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小貓的下面請幾個學生根據動物們的要求上臺來一個一個把小動物頭像貼到相應的位置,并說明理由。教師根據貼的結果進行提問。如:誰住在最上面?誰住在最下面?第2層住的是誰?它在誰的上面呢?它的上面有誰?第3層住著誰?它的下面都有誰?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培養學生根據所給信息推理正確結論,解決身邊的問題的能力。同時加深鞏固所學的上下的有關知識。師:小朋友們,如果讓你們自己給小動物分房子,你們會怎么分呢?現在請小朋友們打開數學書第65頁。看第二題,快給小動物們分分房子吧!同桌之間互相介紹你是怎么給小動物安排房間的。說完以后呢,每個同學都像老師剛才提問大家一樣出兩道題來考考你的同桌,看他是不是能答對。設計意圖: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有了先前的示范,同桌再交流粘貼情況就沒有問題了,培養了孩子們同桌合作的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問題意識。4.擺一擺,說一說師:小紅,小蘭,和小英是好朋友。她們三個人住在同一棟樓里面。這三個小女孩打算考考大家,請你們猜一猜她們都住在哪一層?瞧,她們給了我們兩條提示。我們來看一下是什么提示呀!第一:小紅住在小英的樓上,第二:小英住在小蘭的樓上。那到底她們住在哪里呢?請你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按照提示擺一擺,看看誰住在最上面?。ㄐ〖t)誰住在最下面啊(小英)學生動手擺,獲得知識。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借助擺一擺來解決問題,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加深上下位置關系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四、總結全課,收獲“上下”師:小朋友們,這節課你們學得開心嗎?生:開心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1:我認識了上下。生2:我知道怎樣判斷物體的上下了。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幫助學生總結所學內容,同時將數學學習的內容拓展到生活中,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體驗到數學有用。
板書設計:略
首先,小班的教案,他的著重點是在于情感部分,也就是讓孩子愿意加入到幼兒園的生活活動當中,愿意上課,積極的回答一些問題,而中班的教案,它的側重點是在愿意上課的同時,了解一些真正的含義和一些技能,而大班的教案,側重點是讓孩子知道某種知識,學習某種技能
小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1、2、3宜昌市興山縣黃糧幼兒園————金忠連活動目標: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知道數字寶寶和水果寶寶的數量一一對應的關系。
活動過程:1、活動準備:游戲、﹙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戲、一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二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三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2活動開始:師:﹙1﹚幼兒用手指表示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而且要認識數,以后逐步學會寫數。
﹙2﹚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只眼睛﹖幾個耳朵﹖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繼續引導幼兒數數教室里有幾張獎狀﹖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師:﹙4﹚新年快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粘貼在相應的數字下面;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粘貼相應的數字。
﹙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3:活動結束:﹙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2)小朋友回家以后數數你家里有幾頭豬?幾只羊?幾只雞?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一、活動目的:1、認識數字10,知道其實際意義。2、鞏固對數字1——10的認識。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能力。二、活動準備:數字卡片1——10每人一套,課件三、活動過程:1、開始部分:(1)組織幼兒坐好。(2)教師導入: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課件小兔子圖案)小兔子想和我們一起學習,小朋友歡迎嗎?(3)小兔子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它給小朋友帶來一條謎語,大家來猜一猜:十個好朋友,長短不一樣,寫字畫畫都靠它,樣樣事情學著做。(手指)(4)小兔子夸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告訴它,小朋友還會用手指做律動呢!小兔子很想看,我們一起來做給它看好不好?(放音樂)做手指律動——手指五線歌。2、基本部分:(1)小兔子昨天去森林里采蘑菇(出示課件),小朋友來數一數,它一共采了幾塊蘑菇。(9塊)(2)在回家的時候,小兔子在樹下又發現了一塊大蘑菇(出示課件),小朋友數一數,現在它有幾塊蘑菇?(10塊)(3)得出結論:9添上1是10。(領讀兩遍)(4)(出示課件)10的點子卡片,出10的數字卡片,幼兒認讀。(5)說一說:10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物品?(6)結合手指從1數到10。(7)課間休息:拍手歌。(8)數字像什么:教師出示課件,按順序出示數字1——10,每出現一個數字引導幼兒說出像什么,然后說出一句兒歌。教師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數字歌》(9)操作練習:出示圖片(課件),請幼兒找出圖中數量為10的物品。教師出示實物卡片(課件),幼兒舉起相應的數字卡片。3、結束部分:(1)活動延伸:請幼兒課下和回家的時候,找一找身邊數量為10的物品。(2)師:小朋友今天表現很好,小兔子可喜歡你們了,它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好不好?聽,小兔子放好音樂在等你們了。(3)放音樂,幼兒聽音樂走出教室。
小班數學認識顏色,主要是引導孩子了解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感受色彩之美,能夠巧妙的區分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各種顏色,感受尋找色彩的快樂。
培養幼兒的觀察,判斷和動手能力。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感受團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認識高粱要求孩子們掌握認識高齡的方法步驟,并且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寫,最后達到教學目標講課分析,老師,可以搜集一些關于高粱的特點,內容生長季節等有關高粱方面的元素,給孩子們分步驟,分層次的進行,讓孩子們掌握住辨認方法,并且能夠獨自完成任務在活動反饋方面,可以把學得比較好的孩子挑出來進行小紅花獎勵,達到教育教學的鼓勵效果
活動目標:
一、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分前后。
二、通過活動使幼兒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三、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地表述,并讀準字音。準備活動:
一、貓警長頭飾一個,白貓警士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一只耳”老鼠頭飾一個。
二、紙做的老鼠若干個(數量與幼兒中男幼兒的人數相同)。
三、玩具若干個(數量與幼兒中女幼兒的人數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樹各一幅。
五、創設活動情境:教室的一半場地放一棵樹,一幢房子,五六塊積木。將老鼠和玩具放在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讓每位幼兒知道黑貓警長的故事?;顒舆^程:
一、引起興趣:
(1)談話導入游戲,分配游戲角色。小朋友,你們都聽過黑貓警長的故事嗎?你們都喜歡誰?今天,老師力來做黑貓警長,小朋友都扮演白貓警上,現在我們一起來做游戲。
(2)電話鈴響,警長聽電話。警長:剛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來的電話,有許多老鼠到我們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請白貓警士幫助把玩具找回來。現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隊,白貓警士的一切行動必須聽警長指揮。能不能完成任務?
二、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1)老鼠很狡猾,藏在各個地方,我們先要去偵察一下敵情。輕輕地走過去仔細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記住了,回來報告在什么地方發現了老鼠。
(2)警長示范。
(3)請個別警士偵察,報告敵情。要求會說: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發現了老鼠。
三、引導幼兒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1)請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邊觀戰。要求記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訴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對的肯定,錯的糾正)。
(2)老鼠抓到了,現在請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來。找好玩具,告訴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導幼兒正確運用方位詞前或后)
四、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方位詞。剛才白貓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特別表揚XX、XXX警士但是最大最壞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們想把它抓住嗎?“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練好本領。
(1)聽命令行動請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來;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長前面來;妹妹到警長后面。
(2)開三輪摩托車去現場。三分之一幼兒做摩托車司機。另外幼兒聽警長指揮按命令排在司機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輛車開赴抓鼠現場。
(3)布置任務。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樹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長躲在門后面。請警士各就各位,不說話。
(4)抓“一只耳”其他老師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現了,東張西望。警長一聲令下“不許動”,警士們撲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軍事法庭去。
五、游戲結束。特警隊勝利完成任務,在音樂中休息。結束游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