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08:34:4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案,寫在教科書上,這個建議很不錯。我就是把教案寫在教科書上的,也要求學生把筆記做在課本上。
上學期,教研室的領導到我們學校推門聽課,沒有給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推開了教室的后門,進入課堂,那節課正是我在上初三物理的第十三章第三節比熱容的內容,我從內心來說,很反感這種推門聽課的方式,打斷了老師上課的思路,影響了老師的發揮和學生的聽課。
下課后,教研室的領導問我,你上課怎么沒有備課本?我回答道:"我的確沒有備課本,備課本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已,沒有幾位老師上課時拿著備課本上課,備課包括了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課后反思,我把這些全部備在了頭腦中和教科書上。我把教科書遞給領導看,書上寫的密密麻麻,領導認真翻了翻教科書,說了五個字:"不錯,真仔細!"
第二節課開始評課,我以為教研室領導要把我當做一個典型來批評,我也準備了一些話語來應付教研室領導,首先領導讓我發言,說一說這節課是如何上的?重難點是什么?突破了沒有?自我評價這堂課怎么樣?我按照領導的提問,逐一回答完后,領導很滿意。
關于備課本一事,領導很贊成我的做法,并用手機拍了照,帶回去討論后,準備全區推廣,從此以后,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把教案備在教科書上。活動目標:
1、懂得藥品不是糖豆,亂吃藥或拿藥品玩耍有危害。
2、知道藥品是用來治病的,生病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顒訙蕚洌?、活動前與保健醫生聯系好,做好參觀保健室的準備2、多媒體教學課件或幼兒用書第8-9頁:《藥丸不是糖豆》活動過程:1、觀看多媒體課件《藥丸不是糖豆》,使幼兒了解亂吃藥的危害。借助多媒體課件,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晨晨為什么病了?家里的藥品能隨便吃嗎?為什么?2、帶領幼兒參觀保健室,請保健醫生介紹藥品,了解這些藥品只有保健醫生才可以動,吃藥需要有醫生指導。(1)出示小藥箱,認識不同種類的藥品。出示藥箱中的藥品,請幼兒從藥品的顏色、形狀、大小、氣味觀察不同的藥品。教師簡單介紹幾種藥品。(2)將膠囊打開、將帶有糖衣的藥片掰開,引導幼兒觀察膠囊里面有什么?糖衣里面有什么?引導幼兒發現這些好看的藥品許多雖然有美麗的外衣,有的甚至還有甜味,但它們并不是糖豆。
3、調動幼兒已有經驗,了解藥品的作用。交流討論:人們什么時候需要吃藥?引導幼兒了解藥品是用來治病的,一定要在醫生及家人的指導下吃藥。
小班安全活動不抓咬小朋友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具體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干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三、活動過程
1、利用實物導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嘗嘗,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2、情報模擬。
教師手拿鉛筆,采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3、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嗎?為什么?
(2)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里,不衛生,不安全。
4、請幼兒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并說說為什么。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首先提出,我們都提倡節儉,不要亂扔東西,但是我們也不要亂撿東西,因為那樣是很危險的導入新課,然后老師用白板展示亂撿東西帶來的危害例如用白板戰士撿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把手扎破了還有遇到了臟的東西,把手弄臟了,或者是藥品等等這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所以不能隨意撿東西本節課利用白板給人以直觀,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了,不要隨便撿東西,要保護好自己
不要隨意攀爬,攀爬是十分危險的,嚴重的還會導致身體受傷害,因為孩子年紀小運動能力差在向下跳感到有些害怕,不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這樣會造成身體某些部位受傷,在攀爬和蹦跳時要有大人的陪同,如果沒有大人及時保護,是非常危險的。
小班教材瓶子不亂扔的教學目的是有多種目的和意義的,第一種目的是從幼兒的安全角度去設想的。瓶子亂扔容易使幼兒受傷。容易出意外的傷害事故。
第二種教學目的是教幼兒從小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好習慣,把用了的瓶子不要到處亂扔,要放到老師指定的地方。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到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沒經過主人的允許不亂動別人家的東西。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明白去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
難點:從小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教材
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媽媽帶你們去親戚家或鄰居家做過客嗎?做客的時候你們干了些什么?是在媽媽的身邊做好,還是在主人的家里亂跑?
2,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的說一說。通過幼兒的講訴引出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
3,教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奇奇去朋友家是怎么做的?
二,聽故事
教師生動的講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請幼兒欣賞。
三,討論
1,教師:奇奇開始的行為對嗎?(幼兒:不對。)你們有這樣的行為嗎?
2,聽過奇奇的故事后你們應該怎么做?
3,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明白,當別人不在或沒有經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不能隨便的動別人的東西,那樣做是不禮貌的。
四,教師總結
小朋友們,我們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不能亂動主人家的東西。否則,主人會覺得我們是不懂禮貌的孩子,會不喜歡我們的。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呀!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