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15:00:3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園禮儀教案設計:還物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教學方法:情景表演法?;顒幽繕耍褐罋w還物品時應有的禮儀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習慣。核心要素:他人物要愛護及時還不拖延物歸還表謝意雙手遞要牢記
活動準備:書、畫筆等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你們聽聽故事里說了一件什么事
(二)關鍵步驟:
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2、講完故事后提問:故事里都有些誰?
他們在干什么?
1、教師請兩個幼兒表演故事中的情景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故事中明明的做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3、分組討論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明明的做法是不對的,他不應該用扔的方式還別人東西,這樣做對借他東西的小朋友很不尊重,而且有的東西是容易摔壞的,所以明明的作法極為不對。正確的做法是:他應該走過去,雙手托著書還給借他書的小朋友,然后還要有禮貌地向對方說“謝謝”。
活動延伸:教師請小朋友表演情景小劇《正確歸還物品》
可以請幼兒分組表演,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自編歸還物品的情景小品
家園互動:1、請家長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即使借孩子的東西,歸還時也要說謝謝,給幼兒做榜樣
2、引導幼兒在歸還物品時使用正確的禮貌用語
一、活動目標:
1、能連貫、清楚的講述一件過年趣事,會使用幸福、滑稽等常見形容詞。
2、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創造性的表達所見所聞。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二、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活動室內懸掛的倒過來的“?!弊只蚣t色對魚、裝飾鞭炮等裝飾,引發幼兒關于過年的回憶。
2、說趣事、畫趣事,初步了解過年的習俗,知道過年的傳統做法。
3、活動結束
教案反思
通過活動教案,使幼兒知道過年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及待人接物的禮儀,學會表達過年的趣事,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提高自我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客人,練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2.使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的簡單禮節。核心要素:做客前約在先說人數定時間如約至勿早晚小禮品人喜歡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亂翻主人忙要適時先致謝再告辭
教案?大約等于提綱嘍?我反正是這么認為地1介紹自己和別人2.提出存在的問題3說明禮儀4.示范禮儀及言談舉止5與小孩子互動之類的6教師總結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愿意愛惜鉛筆,知道節約物品是一種美德。
2.認知目標:知道要用正確的方法使用鉛筆。
3.技能目標:學會正確使用鉛筆的方法。
教師幼兒互相問好??
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小黑人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在取得成績和勝利時不能驕傲,懂得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能舉例說明正確對待成功和表揚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對戒驕戒躁的人產生欽佩感,對驕傲的行為產生厭惡感。
行為:
1.取得成績和受到表揚時不驕傲。
2.把成績看作是前進的階梯,繼續前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勇敢堅毅”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而設置的。設置本課的目的是因為小學生經驗少、幼稚,常常在取得成績,受到表揚時,就自以為是,驕傲起來,以致影響進步,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的教育,這對他們不斷進步有重要意義。同時該課也是對學生進行一點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啟蒙教育,使學生懂得驕傲可以使人從進步轉到落后、從勝利轉到失敗的道理。
教法建議
1.本課教學要讓學生掌握三點:一是知道在取得成績和勝利時,不能驕傲;二是懂得驕傲會導致失??;三是明白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成功和勝利。
2.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樹立驕傲使人落后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懂得,勝利只能說明過去,在勝利面前如果不保持清醒的頭腦,盲目地驕傲,忘乎所以,就會使自己退步,由勝利轉化為失敗。
3.教學的難點是為什么驕傲會導致失敗。教師可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懂得驕傲的害處,即驕傲會使人停頓不前,不再進取,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最后導致失敗。也可以分析巴甫洛夫的話,把這一難點講清楚。
4.教師在教學本課時,要著力于對課文事例的分析,并進行一些對比,讓學生認識到驕傲的害處。同時,教師還可補充一些生動的事例來進一步說明觀點。
當您的孩子犯錯時,您有問過下面的8個問題嗎?
第一個問題:“發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么做?”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么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薄耙欢ㄊ悄阕鲥e事,老師才會處罰你?!比绻覀儾蛔尯⒆訌乃慕嵌日f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里受到的沖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么他都會聽不進去??傄鹊剿那槠届o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后,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么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
問他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么,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后果會是什么?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第六個問題然后問他:“你決定怎么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么決定,然后又告訴他不可以這么決定。這樣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么?”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后,問他最后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么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