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18:06: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2003年全年有365天。
2.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簡單歸納等過程,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能力。
3.通過在年歷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小老鼠,過年的教案寫的不怎么好,首先,從教科目標來說,目標比較含糊,老師沒有給孩子說明,小老鼠,過年究竟在學習什么?
其次,從講課分析來說,老師沒有把小老鼠過年的方法方式以及描寫的語言,步驟等等有關方面的內容,一步一步的給孩子們講清楚,孩子們心里很含糊,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目標:
1.能感知幼兒園過年前的景象。
2.會用一些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準備:
中大班及幼兒園已進行新年布置。
過程:
1.引發參觀興趣。
·提問:這幾天幼兒園和哥哥姐姐班發生了什么變化?
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們是怎么打扮幼兒園的?
2.明確參觀時的紀律。
·跟著隊伍走,小聲講話,別影響別人。
·愛護哥哥姐姐布置的環境,不用手亂碰。
·與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師談話時有禮貌等。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面塑的特點,知道面塑是我國的民俗之一。
2、感知民間藝術的美,體驗民間文化的豐富性,體會到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準備各種形態的面塑圖片,組織幼兒觀賞。
2、白面、面板、塑料剪刀等面塑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法引入主題:“孩子們,春節剛過,你們在家都吃什么好處的了?”將話題引入面塑,然后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家里或者你見過的面塑,你吃過的面塑是什么味道,是什么感覺。
2、教師出示各種美麗的面塑圖片,讓幼兒觀察欣賞,進一步激發興趣。并且啟發幼兒從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觀察欣賞,進一步讓幼兒形成自己的審美風格和情感態度。
3、一邊欣賞,教師一邊提問:他們有什么特點?是拿什么做的?
4、教師繼續深入:“小朋友們見過了那么多美麗的面塑,也吃過,那你們知道面塑是怎么來的嗎?為什么要做面塑呢?有什么含義?”請幼兒自行討論和交流。
5、教師向幼兒介紹面塑的由來及民間風俗。讓幼兒知道面塑實際上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主要出現在嫁娶禮品、殯葬供品中,也用于壽辰生日、饋贈親友、祈禱祭奠等等方面。農家把已蒸好的各種面塑花擺在諸神前,其中豬頭形面塑俗稱“大供”,另外還有花模、花果模、禮模、饃玩具等。讓幼兒感受到我國豐富的文化和民俗習慣。
6、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相互分享和品嘗幼兒園準備的面塑。
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與父母一起制作面塑。
組織談話,引導幼兒說一說過年的變化,導入主題。
——快過新年了,我們周圍的環境有什么變化呢?
——為了慶祝新年,爸爸媽媽都在忙些什么呢?
出示組圖“忙年”,引導幼兒了解常見的新年習俗并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
——你們還記得以前過新年的時候家里是怎么慶祝的嗎?
——看看過新年前我們都要準備些什么?
——過新年時我們會做些什么事呢?
小結:過新年前我們要準備很多年貨、打掃衛生、寫福字、寫春聯,等大掃除結束后換上喜慶、吉祥的裝飾,如貼福字、貼春聯、掛紅燈籠、掛中國結等。在除夕夜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跨年,長輩們還會給我們發壓歲錢,祝愿我們健康成長;新年的時候我們會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拜年,說祝福的話,有時候也會和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賞花燈等來慶賀新年。
出示組圖“各地的新年”,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不同地區過新年的傳統習俗。
——不同地方的人們慶祝新年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圖上的人們是怎么慶祝新年的?
——你喜歡他們的慶祝方式嗎?為什么?
小結:不同地方的人們慶祝新年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要打年糕、有的要做大戲、有的要舞龍舞獅、有的要游神、有的要放天燈、有的要到寺廟祈福祭拜……各地的人們都快快樂樂地慶祝新年,希望來年生活更加美好。
播放歌曲視頻《春節到》,激發幼兒對過新年的向往和期待。
——過新年有這么多好玩、有趣的事,你們想不想快一點兒過新年呢?
溫馨提示
整個活動以回憶、表述生活經驗為主要內容,因此教師應熱情、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引發幼兒強烈的共鳴,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語言區,投放不同地區春節傳統習俗的圖片,引導幼兒繼續了解各地春節的傳統習俗。
家園共育
請家長鼓勵幼兒參與過年前的準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掃房子、貼福字等,激發幼兒對過年的期待與向往。
如果大班的孩子來做新年的賀卡,其實對于孩子大班的孩子來說也不是很難,因為我們都知道大班孩子已經五六歲,他們的動手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那么首先我們給孩子準備一張顏色鮮艷的卡片,然后檢測我們喜愛的形狀把它對折,那么我們的課堂就做好了,然后讓孩子在里面畫上各種各樣的圖案就可以了。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2個課時)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6課XXX《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研究目標
1、研究本課14個生字,識記字形,讀準字音。準確理解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字里行間了解老北京春節的俗。讀中想象,感受其春節“分外熱鬧”的特點,體會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
3、揣摩語言文字,感悟作者描寫北京春節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如謀篇布局的詳略得當、點面結合的場景描寫等。感受作者俗白風趣的語言風格,進一步體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培養閱讀散文的能力。
4、通過比較性閱讀,獲得從多角度觀察生活、表達生活的啟發。教學重點其一,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其二,引導學生體味作者描寫民俗特性的表達方法,感受XXX的語言風格。教學難點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