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19:47:3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個人認為沙子的美術教案設計符合幼兒小班身心認知規律、通過沙子的美術、沙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一、活動名稱:彩泥豌豆
二、活動目標:
1、能熟練運用揉球手法用等量的泥團揉出多個大小相同的圓球。
2、學習球與條壓片造型的組合。
3讓幼兒對彩泥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兒歌“豌豆”跟讀音樂,豌豆范例作品,各色彩泥。
四、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兒歌“豌豆”,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請幼兒欣賞兒歌“豌豆”,幫助幼兒對豌豆的認知?!巴愣够?豌豆花,花兒謝了結豆莢。豌豆夾,豌豆夾,睡了幾個胖娃娃,變呀變,變呀變,變成豆米香噴噴。豌豆香,豌豆脆,小朋友吃了笑哈哈。”
(二)教師出示豌豆范例作品,請幼兒觀察豌豆以及豌豆莢的形態。
請幼兒說說該怎么做?(老師提醒幼兒圓球大小要相同,制作豌豆莢要揉2個圓球,分別把它們搓成細條并壓扁做成豌豆莢)
(三)教師先示范豌豆莢的制作方法,再重點講解豌豆結合。
(四)教師發給幼兒用泥,幼兒自己進行豌豆莢和豌豆粒的組合的過程,老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相互欣賞對方的作品,并把作品歸位。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蔬菜拓印的技能。
2.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感受蔬菜拓印的樂趣。
3.通過拓印發現蔬菜的美麗圖案,進一步發現、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西蘭花若干、顏料、白紙人手一份。
2.白菜把、蓮藕、胡蘿卜、大青葉、大的芹菜葉等。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出示西蘭花,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師:今天,我把這神秘的東西帶來了,看,這是什么?
小結:它是一種蔬菜,它的名字叫西蘭花,像花朵一樣的蔬菜可不多,你還看過神秘蔬菜像花朵的呢?
師:想看看、摸摸西蘭花嗎?每個人去選一個西蘭花,認真地觀察,看看它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待會兒告訴老師,你的西蘭花是什么樣子的!
2.蔬菜拓印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用什么方法給西蘭花畫像呢?
師:老師把西蘭花切了一刀,看看切出來
小班美術活動:螞蟻搬豆龍海市華僑幼兒園金曉云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天真無邪,他們會和娃娃自言自語,會對花草說悄悄話,在他們眼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喜歡用動作與語言和它們交流,而動物更是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這幾天發現孩子們上廁所或洗手完喜歡聚在臺階下看螞蟻,對螞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天天“看望”螞蟻,還會在一起討論螞蟻。這一發現說明孩子們對螞蟻產生了興趣,有了探究螞蟻世界的欲望。有了這個良好的動機,我開始收集資料,組織孩子們更清楚地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使孩子們學會簡單勾畫螞蟻的形象。從而進一步發展幼兒觀察、繪畫能力,培養幼兒關心身邊事、物,關心動物的情感?;顒幽繕耍?、認識螞蟻的基本外形特征,并學會畫出簡單動態。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顒訙蕚洌阂曨l材料、操作教具、油畫棒、示范用大白紙;白紙、勾線筆人手一份事先在黑板上畫上一粒大蠶豆活動過程:(一)故事引入一天,天氣晴朗,小螞蟻丁丁準備出去玩。剛出洞口,突然丁丁發現在洞口不遠的地方有一粒香噴噴的豆豆。丁丁高興地想:這粒豆豆肯定很好吃,要是能把它帶回洞里大家一起吃,那該多好??!丁丁使勁地左推推右挪挪,可是小螞蟻丁丁的個頭實在太小了,它怎么也搬不動這粒大豆豆?!斑@可怎么辦?要是搬不回洞里,那真是可惜啦!”“有啦!”突然,丁丁開心地跳起來,他想出了個好辦法,趕緊跑回洞里叫上幾個好朋友,大家一起使勁,“一、二、三!”終于,好朋友們把大豆豆抬回了洞里,大家一起開心地美餐一頓。(二)觀看視頻(兩遍)1、帶問題欣賞:老師把這個故事播放出來,大家想看嗎?小朋友要注意看看小螞蟻長什么樣的?2、觀看第二遍時把畫面定格,觀察小螞蟻:小螞蟻長什么樣?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師幼共同小結: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著六條腿。(三)示范畫法1、出示操作教具,演示動態2、示范畫法(邊操作邊直接將教具貼在黑板上,并同時在大白紙上示范。)(四)幼兒作畫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2、鼓勵幼兒添畫喜歡的景物,使畫面更加豐富。(五)延伸活動:歌表演《螞蟻搬豆》課后反思:本班幼兒自從學習歌曲《螞蟻搬豆》后對螞蟻的興趣陡然加大,一有機會就圍在臺階、墻角觀察、議論著螞蟻?!毒V要》中指出:“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地學習和發展的”。教師除了要為幼兒提供活動及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也要善于發現幼兒在生活與活動中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保障,從幼兒的興趣著手,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容。幼兒園教育雖然有語言、社會、藝術、健康、科學五大領域之分,但是教育教學中它又是一個整合的關系,每個領域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本次活動剛開始時,我讓幼兒欣賞視頻《螞蟻搬豆》,全班幼兒邊唱邊欣賞,生動的畫面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快樂的情緒,興趣十足。由于小班幼兒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傳統的灌輸法、訓練法枯燥無味,孩子們不感興趣,效率差。我制作了皮影“螞蟻”,通過操作各種動態,再次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幼兒一邊欣賞,教師一邊示范中渡過的,孩子們在積極又輕松愉快的狀態下獲得了交流,學到了本領,體驗了成功。由于考慮到小班幼兒集中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因此在觀察畫面語言交流和操作皮影各種動態的環節上略顯倉促,如果再多請些幼兒來參與的話,相信孩子的觀察會更全面,理解會更深刻。
游戲目標:
1.以合作拼貼的方式給大象穿花衣,感受色彩搭配之美。
2.愿意與同伴共同創作,感受玩色游戲的樂趣。游戲準備:1.大象艾瑪圖片、大小、形態各異的大象輪廓圖(數量至少能夠滿足幼兒兩兩合作)2.形狀、大小、色彩各異的瓦楞紙、彩色紙片、固體膠游戲方法:1.欣賞繪本圖片中的大象艾瑪,請幼兒說說:艾瑪的衣服跟其他大象有什么不同?有些什么顏色?2.幼兒2~3人一組,自由選擇各種彩紙,用粘貼的方式裝扮大象,為大象穿上花衣服。
3.將幼兒裝扮好的大象展示在環境中,鼓勵幼兒集體欣賞,體驗創作成就感。教師小結:小班幼兒喜歡色彩鮮艷、明亮的畫面,而且好奇心強,樂于探索色彩的奧秘。大象艾瑪的繪本圖畫讓孩子一看就忍俊不禁,鮮亮的色彩、憨態可掬的形象,不僅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視覺感知環境,也輕而易舉地收獲了孩子的心。孩子在欣賞了繪本圖畫之后,對色彩自然產生了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欲望,他們在自己的創作中直觀感受到色彩的對比、調和以及平衡等變化,發現原來可以運用不同的搭配方式,裝扮出不一樣的大象,這種成功體驗不僅增強了自信,同時也為其日后感受美、創造美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1.了解獨角獸的外形特征,擁有一個獨特的尖角造型。
2.運用大量的線條繪制身上花紋,提高小朋友的造型能力,豐富孩子想象力。
3.通過蠟筆的運用,大膽搭配顏色,激發小朋友的創造能力。
4.最后運用色彩紙片制作獨角獸的毛發,增加畫面趣味性。
教學重、難點:
對獨角獸形態特征把握,運用點、線、面的方式對獨角獸頭部鬃毛進行裝飾,彩墨渲染夢幻背景
繪畫步驟:
1.準備一張圓形白色卡紙,畫獨角獸頭部的特寫
2、點、線、圖形裝飾獨角獸頭部、頸部的鬃毛
3、完成裝飾
?
4、彩墨渲染夢幻背景
活動目標
1、運用拼貼、添畫的方式表現長頸鹿的不同姿態。
2、體驗幫助長頸鹿吃樹葉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長頸鹿的花紋圖案
物質準備:藍色硬卡紙、蠟筆、固體膠、黃色彩紙
活動過程
1、猜測導入(目的:激發幼兒回憶長頸鹿的外貌特征。)
2、了解操作步驟
3、教師巡回指導
關注長頸鹿的頭部和脖子是否連接起來。
關注長頸鹿的花紋是否繪畫正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