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障礙跑教案,100米障礙接力賽教案

admin時間:2024-01-03 20:01:2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平衡車教案

材料:平衡踩踏車、梯子、輪胎

環境創設:戶外活動,為幼兒提供寬敞的場地。

首先兒童的興趣和前期經驗:

男孩的天性就是喜歡汽車,而且對汽車非常感興趣,每次在戶外活動玩平衡踩踏車的時候,孩子們嘴里都不停的嘟囔著:嘀嘀嘀,前面路口有障礙,請繞行……大班幼兒不再滿足于追隨、服從,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水平明顯提高,喜歡探索、喜歡挑戰高難度的游戲。在游戲中老師發現有幾個孩子把梯子、踩踏車和輪胎組合在一起,變換著不同的玩法,吸引了很多小伙伴的注意。由此,我們設計了戶外游戲“踩踏車變變變”。

教師預期:

1.嘗試在斜坡、有一定間隔的障礙物體上較平穩地騎行。

2.嘗試踩踏車與其它材料組合,玩出創意。

3.勇敢地面對困難并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游戲規則:

雙手握緊把手,掌握好平衡,不可以爭搶,要排隊游戲。

玩法:

孩子站在腳踏板上,身體微躬,手握扶手,雙腳交替向前或向后踩踏,使車子前進和后退。把輪胎分別架在梯子的兩頭,梯子放置與輪胎的上面,挑戰在一定障礙物的上面騎踩踏車

幼兒園小班運動會15米障礙爬

《穿越障礙物》

目標:訓練幼兒鉆、爬的能力。

準備:拱形門,水桶,地墊。

規則:1、分成若干組,每組四名。爸爸媽媽背著寶寶。

2、走S線,穿越水桶,把寶寶放下,寶寶鉆過拱形門,爸爸或媽媽背著寶寶沿直線回來,選出每組第一名。

初中數學三段六步教學法教案

一、學案講評

每節課教學伊始,教師用2-3分鐘時間,對學生上節課學案作答情況進行講評。或指出方法不足,提醒改進;或指出知識問題,以防再錯;或指出教學重點,溫故知新;或指出教學難點,鞏固理解;或指出考試常規,引起重視。通過學案講評,強化了上節教學效果,為本節教學做好準備。例如在七年級數學上冊“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課時中,針對上節學案存在問題設計了:1、解方程2x-4=6x+52、根椐解方程過程完成(1)移項(2)移項時應注意的問題是---。這樣學生在本節分析實際問題,列出方程后,解方程過程不會出錯。

二、出示目標

學習新知識前,教師首先向學生出示本節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要達到的要求,適用的學習方法。要注意的是:目標的定位要具體、現實、可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做到依綱扣本,禁說大話、空話、套話、廢話,不提學生不易操作或是通過努力也達不到的要求。例:在七年級數學下冊“平行線”第一課時,出示目標為:

(1)通過畫幾組直線得出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通過以上作圖得出平行線的概念。

(3)過直線外一點畫出這條直線的平行線,得出“平行公理”的內容。這里雖沒說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學習興趣,但實際在完成三個目標的同時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三、學生自學

“學生自學”是六步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主體作用”得以體現的中心環節。學生自學,老師不是無事可做,而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做學生自學的助手。根據自己平時所掌握的學生學習情況,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自學情況的督促、檢查、指導。一是從整體把握學生自學的氛圍,觀察學生是不是都進入了狀態。如果學生自學狀況不理想,肯定是遇到了障礙,老師應該及時了解這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點撥疏導。二是突出對學困生的關注。這部分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遠多于其他學生,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多關心、多指導,給他們降難度、降要求,以使他們順暢地完成學習任務。這部分學生自學的問題得到解決,就能有效地保證整體教學質量。

四.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一節課中最精彩的部分,是課堂氣氛容易達到高潮的時段。學生在自學階段,不是說人人都學懂了、學會了,他們中個別同學對知識的理解有偏差,在做題時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在交流版演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這時老師不要急于給出答案,先讓學生上臺糾錯,一個改不對叫倆,兩個改不對叫三個,可連續多人上臺糾錯,直到改正確為至,并讓一個個糾錯的學生說他這樣改的原因。如此的“兵教兵”既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才能防止錯誤的發生,又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水平得到發展和提升。

五.疑難解析

這是六步中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關鍵所在,是教師對學生自學中遇到的“攔路虎”集中消滅解決的時候。學生長期在這種模式訓練下,每節課進行到這時,一般情況疑難點已所剩無幾。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有預見、有準備,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講解時一要趁熱打鐵、不失時機,二要言簡意賅、切中要害,三要就題論類,總結規律。做到“三講三不講”,即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不講學生能自學會的,不講學生講了也不會的,不講學生不講也會的。

六.當堂訓練

這是一節課的最后一步,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查找課堂學習中存在問題,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環節。要求教師在學案設計時,緊扣課標,突出重點、難點、易錯點,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習題。同時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出發點,總體難度不宜過大,不給學生設置過多障礙,適當考慮優等生與學困生,配置符合不同層次學生解答的習題,注意題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為摸準學情,訓練習題分為A卷與B卷。

“三段六步”教學模式,是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精髓的具體化探索,其根本上服從和服務于提高教學質量,它必然會隨著教學實踐活動而不斷改革完善。因此,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可應用這一模式,但不拘泥于這一模式,從具體學情出發,聯系實際,豐富模式,發展模式,領會模式實質,最終實現從有型的模式操作升入無形的精髓化教學。

蝸牛怎樣爬教案

井深8米,蝸牛白天往上爬3米,晚上又下滑了2米,它幾天才能爬到井上呢?

我們知道了井的高度,也知道蝸牛每天實際爬的高度(3一2)米,但有一關鍵點我們要知道,就是最后3米它上去后就不會再掉下來了。所以爬到井上需要(8一3)÷(3一2)=5天。

100米障礙接力賽教案

100米(50米折返跑)距離比賽開始前每隊各出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后運動員開始跑。途中運動員需跳過凳子、鉆過繩子、繞過氣球往回跑、鉆過繩子、跳過凳子到達終點后把接力棒遞給下一個人。如此最先完成比賽的團體為獲勝者。

一份45分鐘的體育理論課教案

我也不知道你針對多大的學生的!如果不對!可追問。我還有!體育理論課教案課題:努力鍛煉促發育——青春期與體育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經階段,知道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峰期的身心特點。2、能力目標:能依據青春期的特點,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能正確運用揚長避短的具體方法與要求。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調節好自己心理、情緒的重要性。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教學步驟: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青春期是指人體生長發育成熟前一個迅速發育的階段,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1、青春發育前期:女生從11~12歲開始,男生從13—14歲開始,一般持續2~3年。2、青春發育中期:女生從12~15歲開始,男生從14~16歲開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發育為主,女生出現月經,男生出現遺精,一般持續2—4年。3、青春發育后期:女生從16~17歲開始,男生從17~18歲開始,主要表現為身體各系統繼續緩慢發育,逐漸成熟。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年齡、持續時間、發育狀況既有種族、環境、社會條件的差異,也有明顯的個體差異。青春期是人體各系統、各組織器官迅速變化,趨于完善定型的關鍵時期,對我們的心理、情緒、行為都有很大的影響。如何平穩度過青春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二、青春期體育鍛煉應注意的問題體育鍛煉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發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體的發育、身體素質和機能的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性別和不同個體之間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體育鍛煉必須從實際出發,承認差別,因人而宜。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前兩個階段,這一時期骨骼的發育、身高的增長都較快,骨組織中軟骨成分較多,富于彈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壓、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進行力量練習時,負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護脊柱。青春期肌肉生長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纖維細而長,肌肉力量較差。所以要選用適當的刺激肌肉發展的力量練習,促進身體各部位均衡發展,避免長成“豆芽菜”的體形。青春期的體育鍛煉尤其要重視對加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訓練,如經常進行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神經系統的可塑性、靈活性都比較好,所以要抓緊這個有利的時機,多學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動技能,為以后學習各種體育、生產勞動技能和軍事技能打好基礎。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和生理上的困難,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月經期間可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和引起腹內壓升高的運動(如仰臥起坐等),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在青春期階段要經常進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體內多余脂肪。經常進行韻律體操、舞蹈練習和加強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鍛煉,可以使身體更加健美,動作更為協調,姿態更加優美,還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另外,要安全、平穩地度過青春期,除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注意營養衛生外,還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暢;要熱愛生活,與他人友好相處,養成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的性格;要培養多種愛好,努力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相輔相成的,有了“雙健”,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德智體莢全面發展的人材?!緩土暸c思考】1、什么是青春期?2、青春期體育鍛煉要注意什么問題?

兩人三足游戲教案

步驟/方式1

玩法一:起點和終點之間不設障礙,聽到口令后,五組幼兒兩人一對手拉手同時從起點出發,沿跑道直接走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

玩法二:(增加難度)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每一列安排三名幼兒作障礙。參加游戲的幼兒要背上書包,聽到口令后,五組幼兒兩人一對手拉手同時從起點出發,蛇形跑繞過“障礙”沖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