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22:28:4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如何讓中班幼兒學會分享?
我的女兒目前也讀幼兒園中班,中班孩子一般都已經4歲以上,根據《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書,在3歲以后,孩子在和朋友玩耍時學會分享玩具,但也不能每次都做到。
正如簡?沃特斯說的,分享是我們的一種社會需求,但是強迫學齡前兒童去分享沒有任何意義。我認為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分享,但必須以尊重為前提,不能強迫我們的孩子分享。充分享受物權的孩子更愿意主動分享,我們要做的是順應孩子的發展特點,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體驗分享的樂趣:
1、從認識的朋友間開始體驗分享
我們成人愿意分享,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信任是基礎。孩子也是一樣,面對熟悉的同齡人,對他信任的好朋友,更愿意分享。
2、用輪流代替分享
即使孩子沒有做好分享準備,但他做好輪流玩耍。用輪流玩、交換玩這些方法,讓孩子體驗一個享受玩具和等待的過程。輪流玩,既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又不損害別人玩的權利,同時也讓孩子間建立了信任感。在等待的過程還讓孩子學會了延遲滿足、克制沖動這些終生受益的技能。
3、從愿意分享的東西開始
一般只有一個的東西,孩子自愿分享比較難。但有同款玩具,就比較容易。像我女兒愿意與朋友分享食物,因為食物可以一起吃。若擁有有多張多款的貼紙,這些她也可以主動分享。但如果像滑板車、單車,她就只有一輛,一般她都不愿意與別人共享。
4、教會孩子溝通的技術
一個玩具,孩子說不愿意分享,其實也不一定就不愿意。孩子間可以通過自主溝通,處理這種分歧,在思想碰撞中,就解決了沖突。前提是我們先教會孩子說“不”,讓孩子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5、允許并保護孩子不分享的權利
我不認為犧牲自己孩子權利來滿足別的孩子權利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充分享受了物權,他自己決定玩夠了或可以分享給別的小孩,那是值得我們鼓勵和贊揚。但現實中,孩子總被要求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都沒有玩夠的東西就因為別的小朋友想玩,就被輕易拿走。對小孩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孩子自然更抗拒分享這件事,甚至為了防止別人來搶玩具,都無法好好玩。我相信,只要孩子充分的享受物權,孩子自然就學會分享。
三字經和千字文都是我國的經典文學著作,能夠流傳至今也一定是有他的可取之處的,但是讓入園半年也就是三歲左右的孩子學習三字經還是太早了。
我想這樣的幼兒園應該是為了迎合或是討好家長才這樣做的,因為如果根據孩子的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來說,孩子所接觸的漢字應該是直觀性的并且要符合孩子年齡特征。
幼兒園3-6歲的孩子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所開展的教育教學也應該圍繞游戲來進行,主要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是幼兒發展與學習指南和《綱要》中所提出的。那么讓三歲的孩子去學習三字經明顯就違反了這一點。
因此我可以很負責的說,這樣的教育教學是不對的,是違反孩子發展規律和特點的。說白了三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字都不認識,看得懂三字經、千字文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的還不具備自我服務能力或是連正確的是非觀念還沒形成,他能理解千字文、三字經么?
如果只是讓孩子們簡單了解一下,三字經、千字文都是我國經典文學作品,都是教導我們好好學習健康成長的,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真的是讓孩子去理解或是記憶背誦千字文、三字經的話,那么一定是不對的,并且會因此影響孩子以后學習的興趣。作為家長一定要清楚并且及時干預阻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里面每天都會發布關于幼兒教育的文章,謝謝。
正規幼兒園小班教的內容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來,例如蒙氏數學,幼兒閱讀,英語,科學,健康,手工,自然,音樂,體育等等。
教師要寫備課教案,而且要求提供生動的教具(自己準備)。另外每天還布置有家庭作業。而且要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禮貌,還有聽指令做動作,形成基本的行為規范,此外還要教學《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還要學會一些基本的常用字。
正規幼兒園小班教的內容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來,例如蒙氏數學,幼兒閱讀,英語,科學,健康,手工,自然,音樂,體育等等。
教師要寫備課教案,而且要求提供生動的教具(自己準備)。
另外每天還布置有家庭作業。
而且要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禮貌,還有聽指令做動作,形成基本的行為規范,此外還要教學《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還要學會一些基本的常用字。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