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活動的教案 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admin時間:2024-01-09 22:36:4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語言城里的大象教案

目標用自己的語言描寫城里的大象,要求孩子們掌握住描寫方式,并且自己能夠獨立完成講課,分析老師把成立的大象有關語言描寫方法以及語言組織的特征,特征特征的的特征特點如何描寫等等等一系列問題列在黑板上給孩子們一一講解清楚,讓孩子們熟悉整個描寫的流程,然后讓孩子們挑出自己比較喜歡的語言,完成描寫目標,講課反饋對描寫比較好的,孩子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以進行表揚

動靜結合描寫方法教案

人物描寫教案之動靜結合描寫人物描寫教案之動靜結合描寫教學目的:讓孩子了解對景物綜合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學重點:描寫的順序和景物動態與靜態的比較教學內容及步驟一、課程引入教學方法:將下面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向孩子講述就OK了。解說:我們分別從定點和移步兩個方面,學習了對景物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寫的方法。

但是,在現實中,并沒有一直靜止不動的景物,也沒有一直動個不停的景物,而是有的時候是靜止的,有的時候是運動的;另外,在一個大范圍的風景里,也是有的景物在運動,同時又有一些景物是保持靜止。這就是所謂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互結合。

講稿和教案有何區別

教案和講稿是教學設計中兩種不同的文本形式,它們的區別在于目的和使用場合不同。教案主要是老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而編寫的幫助自己教學的文本,是一個比較詳細的教學計劃,包含了課堂各個環節的安排,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和評價標準等。它主要為老師的教學提供指導,便于教學過程中的管理和控制。而講稿則是為了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講授的作用而準備的,它更注重語言的表達和語言的控制,是一個比較具體的語言材料。講稿的主要作用是為教師提供講課的思路和表達形式,便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發揮。總體而言,教案更注重教學設計和管理,而講稿更注重語言運用和教師的講授技巧。

誰有大班音樂游戲《狐貍和葡萄》的教案急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葡萄》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浚ê偅┧鞘裁礃拥谋砬榘??(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幼兒園活動方案小嘴吧教案詳案

幼兒園教案:我的小嘴巴

教師:屈老師

教學目標:

1、樂意參加探索活動,敢大膽品嘗各種味道。

2、學會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詞匯描述所品嘗到的味道。

教學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

幼兒已會玩游戲《合攏放開》。

2、物質材料的準備:

五種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盤三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合攏放開》,導出活動評析:在此環節中,我以幼兒熟悉的游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通過此活動讓孩子們準確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們對此游戲很感興趣,能隨老師說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導出本節活動《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結構。

評析:小朋友們自由地發言,對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飯、唱歌、說話等,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在探索嘴巴結構這一環節,幾乎能說出有舌頭和牙齒,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動。

三、示范講解幼兒操作:用舌頭品嘗各種味道,學會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詞表達出所嘗的味道。

評析:在示范講解這一環節教師講述很清楚,幼兒操作時都能正確地進行品嘗。由于水的味道調得不是很濃,幼兒在品嘗后能準確地說出所以嘗水的味道,教師在正確地引導下,積極肯定孩子們所說出的味道。并給孩子們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機會,所以孩子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所嘗的味道。

四、游戲:《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對味道的理解,并能說出是什么味道。

評析:此環節中,通過幼兒去品嘗味道后作出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孩子們說出味道,在此活動前應作墊,讓孩子們先學會做這幾種味道的表情,孩子們就懂得看表情辯別味道。

五、小結:我們的嘴巴很能干,不僅會說話,會唱歌,還會品嘗各種味道。我們把這個小秘密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

教學延伸:

1、請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來嘗嘗這些水的味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交流,讓幼兒也當小老師進行知識的傳授。

2、了解保護口腔衛生的方法如:飯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頭等。

教學反思:

在此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參與性強,都能通過說一說,嘗一嘗、學一學、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種方法對嘴巴的用途有進一步的了解。開始一環節設計非常好,孩子們開心地和老師一起游戲。孩子們能開動腦筋說出嘴巴里還有什么。在幼兒嘗味道這一環境中,準備很充分,每個孩子都能動手操作,品嘗味道,在請幼兒說說各種味道時,引導還不夠,可以請孩子們互相說說,然后再集體或請個別代表說。在游戲——看表情猜味道這一環節,如在課前做適當的鋪店,讓孩子學做這幾種味道的表情,效果會更好些。

通過此活動,可以看出孩子們主動學習的欲望強烈,教師要有目的性地進行引導,充分讓孩子去說、去嘗試,鼓勵幼兒,調動幼兒主動學習探索的積極性,教師也應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以實現活動的最優化。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我們先來看看講述活動的情況,講述活動實際上是講述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或故事,這是帶有某種要求的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活動。

再來看看談話活動,談話活動是一種座談式的活動,一般沒有預約話題,大多數是即興而談,形式比較輕松。這就是講述活動與談話活動的區別。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我最喜歡的節日》

目標:1.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2學習自己設計六一節日活動,產生對節日的向往。3積極參與討論和策劃,協商分配具體準備工作。準備:歷屆慶六一活動的錄像或者照片資料。過程:1.幼兒觀看歷屆慶六一活動錄像或者照片資料。(1)錄像或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哪一天是小朋友的節日?去年的六一是怎樣度過的?2.組織幼兒討論我們如何在幼兒園慶祝自己的節日。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怎么來慶祝呢?幼兒自由討論。3.師生共同決定慶六一的活動方案。4.以招標的方法分配各項準備活動。(1)與幼兒共同列舉開展活動需要準備的事宜。(2)教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鼓勵幼兒積極爭取參與。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