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0 08:51:2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俗話說“善始善終”“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大家都知道要上好“起始課”和“第一課時”。
有經驗的語文教師大多重視上好“起始課”,原因在于除了介紹學習目標、內容、重難點、方法、進度、要求等要素之外,還可以借起始課達到加強師生溝通與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介紹學習資源等目的,其作用不容小覷。
如何上好“起始課”?
首先要明確上這節課的目的,要突出重點難點,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其次要研究學情和教材,精心備課,巧妙設計,真正做到“有趣而有用”。可利用網絡資源借鑒、研究相關課件、教學設計及論文論著,敢于與名師同課異構,敢于邀請領導、同行聽課指導,倒逼自己把課上好。
再次要教學互動、講練結合,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主動性,避免生硬、沉悶、死板,切勿搞“一言堂”??晒膭铋_展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活動,多進行鼓勵性正面評價,同時注意開展情境化教學。
當然,也要知道“上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課后要及時二備、反思,總結成敗得失,為下次上好這一內容打下堅實基礎。
集體備課的目的是將個人智慧轉化為集體優勢,保證教學進度的統一,保障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集體備課的意義是真正實現資源共享;體現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學水平;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使學生享受到最優化的教學過程;可彌補教師發展不平衡的缺陷。
1、什么是“同課異構”
所謂“同課”,就是相同內容的一節課。
所謂“異構”,就是不同的教學構思。這個構思,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和方法、教學風格和課堂結構等。
由上可見,“同課異構”,就是同一堂課,不同教師有不同的構想,不同的上法。大家在比較中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的課例教研活動。其流程一般為:教研組或備課組商定出相同的教學(教研)主題(內容),由兩個以上教師分別備課、上課,教師集體聽課、評課。
2、同課異構的性質
校本教研的實踐形式有三種,分別為教學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學習型教研。同課異構屬于教學型教研。下面介紹一下三種教研形式。
一是教學型教研。教學型教研一般以“課例”為載體,圍繞如何上好一節課而展開,研究過程滲透或融入到教學過程,貫穿備課、設計、上課、評課等教學環節之中,活動方式以同伴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討論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現形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課堂教學。顯然,這種研究只是一種手段,缺乏獨立性和獨立價值,但它卻是一種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
優秀教師備課優點?
研課磨課。簡單地說,就是反復推敲試講評議。其中,多人同課異構稱之為研,一人同課異構稱之為磨。研課環節著力開展課例研討,進行對照反思,突出經驗學習。磨課環節突出課堂教學問題解決。組織參訓教師按照研修主題,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評價等進行打磨,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可采用“三段式”課例研磨:文本建構,集中定向研磨;課堂實操,校本精準研磨;成果打造,個體深度研磨。
研課做到“五明”:明確目標(教學目標以及依據和表述明白)明了內容(對相關教學內容了解清楚明晰)明辨方法(清楚研修所用方法在課中運用)明晰流程(按研修示范流程設計新課流程)明白依據(目標確定依據內容選擇依據)方法選擇依據、流程設計依據。
磨課做到“四改”:改善目標(定位欠準的教學目標)改換內容(選擇欠佳的教學內容)改正方法(運用欠精的教學方法)改良環節(設計欠妥的教學環節)。
開展階段培訓成果展示,采取說課、上課、評課等方式展示教學改進成效,通過微課例、微案例、微故事等方式展示研修成果。
抓好“三課”:課前說課,談設想,說思路,聽建議;課中觀課,觀落實,觀效果,觀生成;課后議課,說成效,說不足,說改進。
同一節的內容
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的內容(同課都是“整數除以分數”這個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并上課。
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的內容(同課都是“整數除以分數”這個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并上課。
由于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同一內容用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進行教學的課。
同課異構就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同課異構”教學研討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悅?;蛘?,為某個未解問題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討,可以整體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要掌握撰寫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要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正確把握教材的內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能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教材進行恰當的處理,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制定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優化教學方法和學習策略。。編制電子教案或課件在課堂上演示。
同是要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師生間有良好的互動,為學生學習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體現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體驗。
啟示是:
第一,教要從學出發,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要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方式出發;
第二,課堂要貫穿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思維進行鍛煉。
第三,要將動手操作加入到課堂環節,加強直觀感知既能調動學生學習頭趣,又能高效夯實知識點;第四,課堂上的討論要出現在恰當的時機,要從學生有爭議的問題出發。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