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0 11:31:2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主要內容:
這首詩通過描寫送別之景,表達了詩人不因流落他鄉而改變氣節,始終保持高尚純潔的品格和樂觀的精神。
作者簡介:
王昌齡,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七絕圣手”之稱。代表作有《出塞》《閨怨》等。
字詞釋義:
平明:天剛亮??停褐缸髡叩暮糜研翝u。
孤:獨自,孤單一人。冰心:像冰一樣晶瑩、純潔的心。
古詩詞大意:
寒冷的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我來到吳地;天剛亮時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洛陽的親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告訴他們:我的心就像這玉壺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詞句賞析:
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這兩句詩寫景,通過對清晨秋雨、遠山的描寫,烘托出送別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人以“冰心在玉壺”自比,表達了自己不會因為官場上的坎坷遭遇而改變氣節,不會隨波逐流,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
課文重難點探究:
1.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與友人分別的時間、地點是?友人將要去的地方是?
作者與友人分別的時間是清晨,地點是芙蓉樓,友人將要去的地方是洛陽。
2.“連”“入”的用法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連、入”寫出了寒雨綿綿不斷和無聲無息,渲染離別的暗淡氣氛。展現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點。
3.由“寒雨”“楚山孤”,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詩人因心中惆悵才覺雨寒,因友人離去而覺自己猶如楚山一般孤獨?!昂辍薄俺焦隆边@兩個意象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之情。
4.詩的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品格?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詩人以晶瑩、純潔的冰心自喻,表達了自己廉潔正直、堅貞不屈、樂觀開朗的品格。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文學家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歌,這首詩以文人士大夫對友人的離別送別為題材,表達了離別時的感傷和思念之情。以下是對《芙蓉樓送辛漸》的解釋和背景:
解釋:
1.芙蓉樓:指長沙城中的一座樓,位于岳麓山下,是當時長沙城最具盛名的建筑之一。
2.辛漸:辛棄疾(1140年-1207年)是宋代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被譽為“西江月”。他與王之渙是好友關系。
3.此曲:指這首歌謠(即詩歌)。
4.登樓望遠:指站在芙蓉樓上眺望遠方。
背景:
《芙蓉樓送辛漸》寫于王之渙生活在唐代中晚期。當時,唐朝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勢,社會動蕩不安。而王之渙本人也經歷了流亡、宦途坎坷等各種艱難困苦。
這首詩可以看作是王之渙對好友辛漸離去的送別之作。辛漸可能因宦途不順或政治壓力離開長沙,而王之渙站在芙蓉樓上目送辛漸離去,表達了他對辛漸的思念和祝愿。
詩中通過描繪長沙城景和周圍環境,以及王之渙內心的感受來表達離別時的情感。最后一句“背邯鄲廢汴路”提到了邯鄲和汴京(東京)這兩個地方,暗示了辛漸將遠離家鄉、背井離鄉的辛酸遭遇。
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它抒發了作者真摯的情感和對友人未來前程的寄托。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首聯,首句是回寫、補寫昨夜雨情,縱雨橫江相連,說明雨水夠大,又感到寒冷,除了天冷雨冷外,還意冷情冷,送人、分別總使人心冰冷,寒字下啟冰心。從夜到明,因寒雨離情交織,似乎一夜無眠,拉長時間長度,更顯別意情長。
次句點題,只有孤獨孤單的人才會看到山也孤。江、吳、楚、山,寫出地點,寒、孤,寫出感覺
這首詩的意思是: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1.中心思想及詩意: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2.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市)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王昌齡送辛漸
是王昌齡送友人辛漸《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作者王昌齡送朋友辛漸。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