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混合運算教案,分數的初步認識應該怎么進行教學

admin時間:2024-01-10 14:05:0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重點是

首先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

2、結合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貴州英語口語考試分數多少及格

貴州英語口語考試分數60及格。1.貴州英語口語考試成績及格分數是60分。2.60分是貴州英語口語考試的及格分數。如果你的分數低于60分,則你將不會通過考試。3.貴州英語口語考試是一項用來測試個人英語口語水平的考試,除了及格分數之外,你也需要看看考試的內容和題型,以便更好地準備考試,并取得更好的成績。

教師的“五心”是什么

一是愛心,二是責任心,三是細心,四是耐心,五是童心。

具體分析:

一、愛心。用愛心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教育是根植于愛的。”我國現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彼詯凼墙逃脑慈5诮逃龑嵺`中,有的教師只滿足于課堂教學,只顧完成教學任務,片面追求分數和升學率,諷刺、歧視學生,體罰和變形體罰學生。把教學當做是一種謀生的手段。那么他講課時眼神是空洞的,神情是冷漠的。相應地,學生是冷漠的,甚至的敵視。這樣會激發師生的矛盾,這樣教學過程就沒有了樂趣,也不可能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育的力量源于對學生的愛。

首先,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關心學生,才能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把教學工作做到了點子上。其次,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才會向教師傾吐心聲,教師才會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再次,只有熱愛學生,使學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與信賴,才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和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

二、責任心。用責任心做好日常工作。責任心即是對教學的精益求精,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上好每一節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教育實踐中,有的教師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不花時間學習,不深入鉆研教材,無心鉆研業務,上課沒有激情,教法簡單,照本宣科,泛泛而談,得過且過,沒有把教育當作自己的責任,這樣勢必影響到整個教育工作。教師無小節,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教育作用。教師沒有盡責,勢必會影響和誤導學生。所以教師應以自己的學識盡心盡責去教育學生。

三、細心。用細心觀察體會學生的點滴。一個班的學生各有不同,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有的是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干擾、思想包袱重,有的則是基礎差。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有些學生心智水平和生理發展沒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等,學習生活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教師特別要留意關注體會差生的表現。平時要勤于細心觀察,注意他們的表情變化。有的差生課堂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需要明確紀律、不斷的提醒,嚴格要求。對學困生應多用鼓勵的目光注視他們,以真誠的微笑面對他們,細心教導,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耐心。用耐心教育引導每個學生。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厭煩。耐心是教師必備的優良品質。青少年學生正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他們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有極其復雜的性質,構成了教育工作是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是一個反復教育的過程。學生在取得進步后可能有退步、改正錯誤后可能又重犯。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不急躁,苦口婆心,滿腔熱情、以足夠的耐心循循善誘,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信心,誘導“后進生”轉變成長。把犯有某些過錯的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五、童心。用童心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了解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的基礎,是進行針對性教育的前提。要深入了解學生重要的途徑教師有效的溝通。而有效的溝通則需要教師有一顆童心。首先,教師要擴大與學生的交往范圍,積極參與他們的活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等交流。其次,教師應放下格子去貼近學生生活,這樣和學生溝通起來更得心應手,更容易把握學生的內心思想活動,以適當方式教育指導學生。

教師分級聘任方案

一、教齡賦分

每年0.8分。教齡計算辦法,自從事教育工作之日起,按周年計算;脫產進修時間,不計教齡。

二、學歷賦分

分值為:初中0.3分、高中0.5分、中專0.6分、???.9分、本科1.2分、研究生1.8分(初中及以上學段教師競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初中學歷不計分)。計算辦法,分值乘獲得相應學歷的教齡,按段計算,累加計分。

三、任職年限賦分

任現職以來,每年1分,按周年計算。競聘高級教師職務的任職年限以任中級教師職務之日推算;競聘中級教師職務的任職年限以任助級教師職務之日推算。

四、年度考核賦分

優秀每年2分,合格每年l.5分。競聘高級教師職務以近五年年度考核計分;競聘中級教師職務以近4年年度考核計分。

待聘人員,自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后,年度考核結果合格及以上,每年加0.5分。

五、榮譽稱號賦分

l、各級黨委、政府在教師節表彰的優秀教師

第2頁

、優秀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級黨委、政府表彰(含教育主管部門和人事主管部門聯合表彰)的十佳教師、拔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優秀黨員、農村教育先進個人等,分值為:國家級15分、省級12分、市級9分、區級6分、鄉級3分(非教師節表彰年表彰的鄉優分值為2分)。

2、省、市、區級勞動模范,分別按15分、12分、9分計分;省、市、區級勞動獎章獲得者,分別按13分、10分、7分計分。

3、因工作突出,經組織推薦,受省、市、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表彰的崗位明星、優秀團員、新長征突擊手、巾幗創業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等,分別按4分、3分、2分計分。

第3頁

4、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授予的師德標兵,按省級8分、市級5分、區級3分計分。

評分方法為:1、以上所有榮譽必須是任現職以來的。2、獲得的以上榮譽可以累加,累計最高分值不得超過18分。

六、論文論著賦分

1、正式刊物發表的論文或出版專著(主編、副主編),按國家級3分、省級2.5分、市級2分計分(論文字數原則上按省市規定執行,論文質量較高的,中學理科和小學各科教師撰寫的論文在1200字以上者可認定,中學文科教師撰寫的論文在1500字以上者可認定。論文必須在教育期刊、報刊正式發表的,增刊、專刊、以書代刊的論文集及其他

第4頁

報刊發表的不賦分;出版的專著必須是教育教學方面的著作)。

2、由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所屬部門組織評選的論文(包括教研室、教科室、電教儀器站、學前辦、職成科、教育學會等科室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應科室組織評選的論文;教育主管部門組織評選的師德論文),省級以上一、二、三等獎分別按1.5分、1.25分、1分計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1分、0.75分、0.5分計分;區級一、二等獎分別按0.5分、0.25分計分(同篇目論文以最高級別等次計分)。凡不屬教科研項目的論文,雖獲獎證書有教科研成果字樣,仍按相應級別的論文計分。

第5頁

計分方法為:所有論文必須是任現職以來的,一篇論文有多人屬名的,只計前二位,第一作者計該論文所得分數的2/3,第二作者計該論文所得分數的l/3。多篇論文(發表和獲獎)、論著只限三篇,累加計分,最高分值不得超過3分。

七、教育教學及管理成果賦分

1、由各級教育部門驗印認定的單項工作先進個人(包括優秀教育教學工作者、優秀校長、優秀班主任、優秀教研組長、優秀教研員、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分值為:省級5分、市級4分、區級3分。在學校管理方面,經推薦,受其他部門表彰的先進個人,參照執行。

第6頁

2、由省、市教育部門認定的教學能手分值為:省級8分、市級6分;區級學科帶頭人每年2分、區級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每年1.5分、區級教學新秀每年1分(同時擔任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和教學新秀,任骨干教師和教學新秀的時間不計分;跨專業技術職務任期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新秀,不足1年按1年計算)。

3、優秀教學成績獎和班級管理獎。按市級5分、區級3分計分。

4、由各級業務部門組織的講課比賽,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4分、3.5分、3分計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3分、2.5分、2分計分;區級一、二等獎分別按2分、1.5分計分。

第7頁

由各級業務部門組織的公開示范課按同級講課比賽一等獎計分。

5、由各級業務部門組織的課件制作、教具制作、教案設計評選,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值分別為:2分、1.75分、1.5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值分別為:1.5分、1.25分、1分;區級一、二等獎分值分別為:1分、0.75分。

6、管理成果。管理成果指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校管理職務,從事學校管理工作期間,學校獲得的綜合性先進集體獎和單項集體獎。

(1)由各級黨委、政府或教育局表彰的綜合性先進集體(規范化學校、年度綜合評估

第8頁

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省級:校長7分,副校長5分,中層4分;市級:校長5分,副校長4分,中層3分;區級:校長4分,副校長3分,中層2分。

教干必須是教育局公布的教干;工會主任(副縣級單位除外)按副校長計分;中心小學獲得綜合性先進集體獎,中心小學公布的村小、聯小主要負責人按相應級別中層教干加分值的30%;村小、聯小獲得綜合性先進集體獎,中心小學公布的村小、聯小主要負責人按相應級別中層教干加分,中心小學校長、副校長按相應級別校長、副校長加分值的50%,一年內多所村小、聯小獲得綜合性先進集體獎,中心小學校長、副校長只選最高級別一次計分。

第9頁

(2)由各級黨委、政府表彰的單項集體獎,省級:主持人5分,分管領導4分;市級:主持人4分,分管領導3分;區級:主持人3分,分管領導2分。由各級部門表彰的單項集體獎,省級:主持人4分,分管領導3分;市級:主持人3分,分管領導2分;區級:主持人2分,分管領導1分(主持人指主要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分管領導指分管此項工作的學校領導成員)。

7、科研成果賦分

(1)獲得的自然科學獎、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l0分、8分、6分計分;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6分、5分、4分計分;市級一、二、三等獎

第10頁

分別按5分、4分、3分計分;區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4分、3分、2分計分。以上獲獎只取前三位人員,位次每下降一位遞減1分(區級三等獎,第三位獲獎者計0.5分)。

(2)教科研成果。由教育教學主管部門考核認定的教科研項目,在教育教學中已明顯見效,其成果又經教科研部門評審認定,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8分、7分、6分計分;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6分、5分、4分計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4分、3分、2分計分;區級一、二、三等獎分別按3分、2分、1分計分。國家、省、市級獲獎只取前三位人員,區級獲獎取前二位。位次每下降一位遞減1分(市級三等獎,第

第11頁

三位獲獎者計0.5分;區級三等獎,第二位獲獎者計0.5分)。

結題的課題按同級別的最低等次記分。所有成果必須是任現職以來的(以結題或獲獎證書落款時間為準),(1)、(2)每類只限一項,選最高級別獎次計分。

計分方法:1、以上所有成果必須是任現職以來的。2、獲得的以上成果除第7條外可累加計分,最高分值不得超過35分。3、學校管理成果賦分中,規范化學校、文明單位必須是創建的才能賦分,保持的不賦分。

八、繼續教育賦分

根據上級規定,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參加繼續

第12頁

教育學習并取得學分,達到聘任職務規定學分的計3分,達不到的不得參加競聘。

九、民主測評賦分(20分)

德:指教師的政治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分值為4分;

能:主要看工作量、工作崗位、工作能力,分值為4分;

勤:主要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和出勤情況,分值為4分;

績:主要看教學成績或工作質量,分值為8分。

計分方法為:必須由競聘人員向全體教職工

第13頁

宣讀述職報告,全體教職工根據平時工作表現和述職報告,對申報人按德、能、勤、績各項打分,然后取平均值,得該項民主測評分。最高分不超過20分。

十、附加分

1、現從事課堂教學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競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加2分。男滿58周歲、女滿53周歲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從事課堂教學但從事教輔(含后勤)工作的參照加分。

2、現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競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加1分;現從事教輔(含后勤)工作的,且根據編制標準滿工作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競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加1分。

第14頁

3、現擔任班主任,且連續三學年及以上任班主任的教師競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加3分。同時擔任兩個及以上班級班主任(連續兩學年及以上)的教師,另加1分。

4、在現專業技術職務任期內支教的,競聘高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按臨東教字(2006)37號文件規定加分。

1、2兩項不可累計加分。

本細則適用于學校專業技術人員競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級別賦分。

分數的初步認識應該怎么進行教學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與態度: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小學數學哪些課題適合實驗說課

適合實驗說課的課題

1.小學生的計算策略研究

2.數字游戲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影響研究

3.小學生對自然界的環境影響的認識和理解研究

4.小學生的幾何圖形認知和應用研究

5.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研究

6.數學啟發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7.小學生的數理思維能力培養研究

8.小學生的科學實驗設計能力培養研究

9.數學游戲對小學生數學興趣培養的影響研究

10.小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認知和理解研究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師要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除了上課語言幽默生動意外,主要還是抓住教材。然后深度挖掘。思維和深度要遠遠出學生所要掌握的!

再就是授課,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分數的由來,和表示的意義!這是最根本也是最主要!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老教師第一節講的很詳細很慢的原因。

然后就是其它講解和題型的分類分析了,做好準備,備好課,這個相信大部分老師完全沒有問題!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