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沙子教案?中班科學好玩的沙子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0 17:07:4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科學好玩的沙子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點:松散的,細小的,輕輕的,流動的等。

2.讓幼兒知道沙子的用途與危害,并學習簡單的記錄。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讓幼兒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沙玩具、吸管。

2.課件:沙畫圖片、視頻;沙塵暴圖片等。

3.水杯、攪拌棒、種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課題:請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提出要求:玩時不要把沙子揚起來,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認識沙子的特征:

二.進行試驗,并進行簡單的記錄。

三.了解沙子對人類的用途和危害。

(三)結束部分:

提出問題:沙子能用來種植嗎?請幼兒去沙池進行種植實驗。

中班玩沙挖水溝教案

授課目標晚上挖水溝活動,學習,要求孩子們掌握玩沙挖水溝的方法方式以及整個活動的流程,并且自己能夠完成這項活動的任務課程分析老師把玩沙挖水溝的方法步驟立即在每一步進行中,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給孩子們做了一一的解釋和講解,讓孩子們掌握了整個活動過程的程序流程,并較好的完成了任務課堂反饋方面,老師把做的比較好的孩子給予了小紅花獎勵

流動的沙子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點:松散的,細小的,輕輕的,流動的等。

2.讓幼兒知道沙子的用途與危害,并學習簡單的記錄。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讓幼兒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沙玩具、吸管。

2.課件:沙畫圖片、視頻;沙塵暴圖片等。

3.水杯、攪拌棒、種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課題:請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提出要求:玩時不要把沙子揚起來,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認識沙子的特征:

二.進行試驗,并進行簡單的記錄。

三.了解沙子對人類的用途和危害。

(三)結束部分:

提出問題:沙子能用來種植嗎?請幼兒去沙池進行種植實驗。

中班沙漠之舟的教案

學習目標:

1.知道沙漠中的船-駱駝,了解它是沙漠中的一種交通工具。

2.了解駱駝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習慣。

3.通過實際操作來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4.學習以各種形式記錄您自己的發現,例如語言和符號。

學習準備:

一盆沙,沙漠圖片,駱駝圖片。

活動開始前,讓孩子們收集有關駱駝的各種信息。

學習過程:

1.出示沙漠圖片,請告訴孩子沙漠中的地面是什么,(砂)

2.請讓您的孩子踩沙灘,看看會發生什么,然后用玩具車推沙子,會發生什么,問題:在沙漠中行走時,人和車有什么困難,我應該使用哪種交通工具在沙漠中搬運東西,(駱駝)

3.呈現駱駝的圖片,觀察駱駝身體各個部位的特征,并鼓勵孩子談論駱駝的獨特性。

1/2頁

?

4.老師補充了對幼兒的解釋,并解釋了駱駝的獨特生理特征。

5.問一個問題:“為什么駱駝是沙漠船”,然后讓孩子們討論。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之前,我們鼓勵幼兒收集有關駱駝的信息,并主動獲取知識。在一個簡短的課堂上,我們發現通過收集數據的過程,孩子們已經學到了很多駱駝的知識,基本上沒有老師的太多解釋??梢钥闯?,這種鼓勵幼兒積極學習的方式可以喚起兒童學習的興趣。

中班安全不要揚沙子教案

我們把中班的幼兒帶到幼兒園的沙坑邊,教師和配班教師進行沙子的演示,告訴幼兒,玩沙子要怎樣玩才安全,沒有危險,如果我們去揚沙子那是不行的,會很危險的,如果我們實在想揚一揚,怎么辦呢?

我們就可以把沙子制成沙包,這樣玩就沒有危險。然后按要求進行游戲。

土壤中有什么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單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巖石和礦物》單元的《巖石會改變模樣嗎》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第一部分“尋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進行,觀察新鮮的土壤、觀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積實驗。讓學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看得見的物質,也有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過一幅圖生動地描述了土壤與生命的關系。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1、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2、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3、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請的顆粒后沉積。4、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2、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3、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了解土壤是由巖石風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動物、植物殘體,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組成。

教學難點: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準備:為學生準備新鮮濕潤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鏟子、塑料盒、報紙、放大鏡、圓柱形玻璃瓶、鑷子、小棍、水、牙簽。

教師演示:小黑板幾塊。酒精燈、石棉網、玻璃片。

(四)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引入

師: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實驗材料,猜測一下,我們今天會研究什么?(研究土壤)

師:“土壤”我們在三年級研究過,四年級學習巖石時也提過,你們知道土壤中有什么?

板書:“土壤中有什么”這節課我們又會有什么新發現呢?翻看課文,讀課文第一段。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土壤中究竟有什么?

[復習舊知,引導學生對土壤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尋找土壤的成分

師:這是一份剛從地里挖來的新鮮土壤,把它倒在一張白紙上。材料員拿出白紙放在桌子中間,再把新鮮的泥土倒在白紙上,同學先用肉眼仔細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書本第3頁的表格中。

學生分組研究土壤。

匯報:你們小組有什么發現?(有水分、動植物活體或殘體、沙子、黏土、腐殖質等)

幼兒園大班安全《著火了怎么辦》教案

目標: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圖片、投影儀、電視、紅布、濕毛巾與幼兒相同,玩具手槍一個。安全出口一個。

活動流程:

一、出示容易發生危險的圖片引出問題。。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請大家觀察圖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做會發生什么情況?

1、教師出示投影儀展示圖片,讓幼兒自己說。

2、教師挑選幾幅介紹。

教師小結:小朋友不能玩火、玩蠟燭、這些行為都是容易發生火災。現在馬上要到清明節了,請小朋友提醒家長,在清明節上墳點蠟燭、燃燒紙錢,在離開之前一定要撲滅火苗,防止發生森林大火。

二、小實驗“蠟燭滅了”。教師提問:“當點燃的蠟燭用杯子蓋住,會發生什么情況?”

教師實驗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當火剛剛燒起來,可以用破衣服去撲滅,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如果發生火災,沒有辦法撲滅,你該怎么保護自己?

幼兒根據經驗講述,火災發生后的幾種處理辦法。根據幼兒講述出示相關圖片。

1、報警:火災發生后不要慌張,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電話。

教師和幼兒學習撥打119的電話,教師做接話員。要求幼兒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

2、逃生方法。

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么?(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

3、怎么離開火場?

(1)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2)樓層著火,當人在二樓,應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關掉煤氣或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更大的爆炸。

(4)打開窗戶,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5)如果火已經燒到身上,應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教師小結:當火災發生之后,小朋友千萬不要慌張,要保護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在報警的時候要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下電話。

四、防火演習。

情景:突然警報拉響。教師表現慌張,說:“小朋友不好了,幼兒園的失火,火災發生了,我們趕快撤離現場?!碧嵝延變翰槐鼗艔?,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教師和幼兒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