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13:02:5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數學認識顏色,主要是引導孩子了解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感受色彩之美,能夠巧妙的區分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各種顏色,感受尋找色彩的快樂。
培養幼兒的觀察,判斷和動手能力。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感受團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的:
1.感知物體的冷、熱。
2.能分辨冷的東西和熱的東西。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瓶白色的冷水,一瓶紅色的熱水。
2.冷水袋和熱水袋各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感知水的冷、熱。
教師指著桌上一紅一白兩瓶水提問:這里有幾瓶水?這兩瓶水有什么不一樣?我把裝水的瓶子發給你們,請小朋友摸摸看看有什么不同。教師給每個孩子一冷一熱兩個裝水的瓶子,請家長指導孩子摸摸看看講講兩瓶水不同的地方(顏色、冷熱)。
2.說說冷的感覺和熱的感覺。
教師說,我們來摸摸紅色的水。啟發孩子說水是熱的,讓孩子想想,還有什么東西是熱的,家長幫助孩子一起回想曾經摸過的或吃過的熱的東西,啟發孩子說出來。
教師再請孩子摸白色的冷水,過程同上。
3.分辨冷的、熱的水袋。
在孩于面前放上許多冷的和熱的水袋,請孩子去摸一摸,按教師指令拿一個冷水袋給爸爸,拿一個熱水袋給媽媽,下一次游戲時,可把熱水袋給爸爸,把冷水袋送給媽媽,可反復游戲2——3次。
注意事項:
要防止水袋里的熱水變冷,游戲時間不宜過長。
活動結束:
讓孩子觸摸水袋,從而感知冷和熱。
活動反思:
在教學時,我由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冷與熱現象引導學生發現自然界中的冷熱現象,再通過實驗判斷水的冷與熱,讓學生明白人們可以通過手、眼等的感覺器官來感覺物體的冷與熱,鼓勵嘗試其他方法,培養發散思維。再讓學生自己做實驗,體驗不同環境下感覺的差異,讓他們知道人們經常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與熱,這些感覺不可靠,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將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貫穿在課堂中
五彩雨傘小班手工教案,小班的小朋友認識雨傘雨傘的顏色是五彩色的,老師拿來真實的雨傘打開雨傘,讓小朋友觀察跟查后,老師講解手工制作雨傘老師用彩色紙進行剪切,然后把剪好的圖形粘貼在圖畫紙上,可以用彩色紙,也可以用彩色筆進行涂色,小班小朋友做的非常認真
教學目的
1.了解麥子百科知識;
2.了解麥子的繪畫特點;
3.感知水粉畫和黑色卡紙相結合的繪畫效果;
4.學習美麗的顏色搭配。
教學準備
水彩筆、水粉顏料、黑色卡紙、白色高光筆、黑色勾線筆(粗細)、雙面膠、剪刀、固體膠棒。
教學引導
麥子,單子葉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稈中空,有節。葉長披針形。穗狀花序稱"麥穗",小穗兩側扁平,有芒或無芒。穎果即麥粒。按播種期分冬小麥和春小麥。
麥子,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面粉,皮可作飼料,麥稈可用于編織等。
引導圖片
展示圖片的同時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讓孩子回憶過去見到的他們了解的樣子。然后引導孩子一起觀察圖片?;貞浻^察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進行示范加深孩子的印象。待孩子熱情高漲的時候開始繪畫。
課程示范
第一步:在黑色卡紙上繪畫出小麥的麥粒。
第二步:添加其他的小麥注意位置要有高有低。
第三步:繼續添加其他的小麥等來豐富畫面,并注意位置關系。
第四步:添加小麥的莖部讓畫面更有層次感。
第五步:運用綠色繪畫出小麥的葉子部分豐富畫面的層次感。
第六步:運用白色的卡紙將邊緣刷上白色顏料拓印出小麥的麥芒部分。
第七步:運用綠色細頭勾邊筆繪畫出小麥葉子上的紋路。
第八步:添加彩色的小花進行點染。
第九步:拍撒白色的點點豐富畫面。
第十步:添加小昆蟲等使畫面更加生動。最后調整畫面,作品整體完成。
游戲目標:
1.以合作拼貼的方式給大象穿花衣,感受色彩搭配之美。
2.愿意與同伴共同創作,感受玩色游戲的樂趣。游戲準備:1.大象艾瑪圖片、大小、形態各異的大象輪廓圖(數量至少能夠滿足幼兒兩兩合作)2.形狀、大小、色彩各異的瓦楞紙、彩色紙片、固體膠游戲方法:1.欣賞繪本圖片中的大象艾瑪,請幼兒說說:艾瑪的衣服跟其他大象有什么不同?有些什么顏色?2.幼兒2~3人一組,自由選擇各種彩紙,用粘貼的方式裝扮大象,為大象穿上花衣服。
3.將幼兒裝扮好的大象展示在環境中,鼓勵幼兒集體欣賞,體驗創作成就感。教師小結:小班幼兒喜歡色彩鮮艷、明亮的畫面,而且好奇心強,樂于探索色彩的奧秘。大象艾瑪的繪本圖畫讓孩子一看就忍俊不禁,鮮亮的色彩、憨態可掬的形象,不僅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視覺感知環境,也輕而易舉地收獲了孩子的心。孩子在欣賞了繪本圖畫之后,對色彩自然產生了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欲望,他們在自己的創作中直觀感受到色彩的對比、調和以及平衡等變化,發現原來可以運用不同的搭配方式,裝扮出不一樣的大象,這種成功體驗不僅增強了自信,同時也為其日后感受美、創造美奠定了基礎。
你好,一、教學目標
1.認識動物的顏色。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對動物顏色的認識,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學內容
1.認識動物的顏色。
2.學習動物的名稱。
三、教學重點
1.辨認動物的顏色。
2.學習簡單的動物名稱。
四、教學方法
1.圖片展示法。
2.游戲教學法。
五、教學準備
1.動物圖片。
2.幼兒認識動物的書籍。
3.玩具動物。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拿出一些動物玩具,讓幼兒猜猜這些動物的名稱。
2.呈現
教師展示一些動物圖片,讓幼兒觀察動物的顏色,并幫助幼兒認識動物的名稱。
3.游戲
教師說出一個動物的名稱,讓幼兒說出這個動物的顏色。如:“老虎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回答:“黃色的?!?/p>
4.鞏固
教師讓幼兒分組,每組選一個代表,讓代表從玩具動物中選出一個動物,然后描述一下這個動物的顏色和特征。
5.小結
教師讓幼兒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強化對動物顏色和名稱的認識。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幼兒們對動物的顏色和名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
活動目標: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對探索影子的活動產生興趣,提高細致的觀察力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一個美麗的布娃娃。
2.學生已獲初步經驗,玩過踩影子的游戲。
3.時間安排:有陽光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學生對影子的探索興趣。
(二)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征。
(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師:你和你的影子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四)繪畫記錄,請學生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畫下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