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16:28:3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了解交警的工作職責,懂得他們工作的辛苦。
2、學習大膽表演。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說說父母的職業,他們在什么地方工作。
2、采用掛圖形式,完整講述故事。
3、介紹交警的職責
本次活動的開展,優點:孩子們對于交通安全的認識提高的很快,對交警也多了一份敬意,孩子們游戲的時候說“我是警察,停車”小手還有模有樣的做著手勢,興趣大增,思維活躍,情緒愉快,很好的完成了預設目標,相信孩子們以后會更加安全的出行。
缺點:時間安排有點欠合理,情景劇需要五分鐘能完成,這樣就得拖堂五分鐘,前面應該在緊湊一點就會更好了,再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多多積累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過街跳橋或地下通道,能注意來往車輛。
2、知道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不在馬路上玩耍?;顒訙蕚洌?、多媒體教學資源《走在馬路上》的圖片。2、幼兒用書第24—25頁。
3、在教室里布置馬路場景:十字路口、斑馬線、人行道等(活動也可在戶外進行);自制信號燈4個?;顒舆^程: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討論怎樣過馬路才安全。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怎樣過馬路才安全。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并且等斑馬線對面的綠燈亮時才能走,還要時刻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尤其要注意右轉的車輛。2、了解在馬路上玩耍的危險。提問:濤濤和寶寶在什么地方踢球?會發生什么事?小結:不要在馬路上玩耍,尤其是機動車道、自行車道、路口等,這樣做很危險。3、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馬路上的行走規則。請幼兒觀察、討論:哪幅圖中的小朋友做得對?為什么?并在正確的行為下面畫一朵小花。小結: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4、模擬演習“我們一起過馬路”。請四名幼兒分別站在“十字路口”的四個方向,手持“信號燈”。其余幼兒分成四組,從四個方向在“馬路”右側排隊行走。走在“路口”處,根據信號燈的指示選擇等待或過馬路。(幼兒可選擇不同方向的路口進行練習,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不管在哪個方向練習,都要靠右行走。)
基本理念是:通過真實案例,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則,學會自我保護。
目標交通方式的演變學習,并且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描寫出來講課分析老師可以把交通方式的演變過程,演變原因,什么時候開始演變的?等有關方面的內容,一條一條的給孩子們列在黑板上,供孩子們學習并進行講析,讓孩子白交通方式從古到今,現在有一個很長的演變過程,并把這種演變過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孩子們也講清楚最后,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描寫出來,講課反饋對說的或者描寫的比較好的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
1.場景導入
圖片展示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
2.拓展新知
①說一說車子之間的區別
②展示停車場的圖片,幼兒自主思考后,講述為什么這樣停車
3.課程小結
回家后觀察停車場,并且合影留念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依據學生生活邏輯設計的課程,課程把回歸學生的生活作為第一性的,就本課程中涉及到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而不是人們憑空構架,制造出來的,它們都是出于學生的生活需要而產生的?!盎貧w生活”也就是回到這個本源中去。所以,在執教時我自始至終遵循了“尊重生活,教學為學生生活服務”的原則,努力實現品德課以“生活為本”的教學思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在實踐中總結,提升生活經驗正是基于這種生活為本的基本理念,暑假里,我借到北京學習的機會,從明光村乘坐公共汽車到中國科技館走了一趟,經過我的親歷親為,使我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生活的邏輯。在剛開始設計讓學生選擇交通路線教學時,我強調選擇最優化的線路,一直引導學生在選擇時遵循“省時、節約、方便”的原則。但這次出行時,我沒有選擇較近的387路公共汽車,而是選擇了21路汽車,因為當時天氣很熱,21路車又先到明光橋北站,我選擇了坐車涼快,等車熱的現實情況,放棄了忍受酷暑在車站繼續等387路的選擇。由此可見,生活不能過于教條。所以,在執教時我先讓學生做出選擇之后才公布自己的選擇,然后引導學生明白,在生活中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路線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