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活動教案(大班科學紙杯投影儀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1 16:52:1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漂亮的小發卡中班社會教案

中班社會領域教案

《漂亮的小發卡》

教學目標:

1、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不是自己的不能拿。

2、教育幼兒拾到東西要歸還。

教學重點:

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不是自己的不能拿。

教學難點:

教育幼兒拾到東西要歸還。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便聽故事

小紅和小蘭在整理積木,他們剛走了幾步,小紅發現地上有一個紅色的發卡,小紅撿起來了,看看小紅是怎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觀察

提問:

1、說一說小紅是怎么做的?對不對?

2、想一想小蘭是怎么說的?對不對?

3、你會像誰一樣做?

2、教師和幼兒表演故事

討論:撿到東西該怎么辦?

三、結束部分

教育幼兒拾到東西要歸還,才是對的,是好寶寶。

幼兒要區角活動煮飯的教案

目標:1、學習清洗、削皮、刨絲的技能與方法,重點掌握削皮與刨絲。2、發展手、眼、腦的協調能力。材料投放:紅蘿卜或黃瓜若干,削皮器、刨絲器、碗、抹布等等。指導過程:1、導入活動:教師出示了紅蘿卜、黃瓜,提問:“我們平時吃到的紅蘿卜、黃瓜是怎么樣的?這樣可以吃了嗎?”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小結。

3、講解清洗的要領:將紅蘿卜放入清水中,反復揉、搓,并再次用清水沖洗,提醒幼兒不要打濕衣袖和衣褲。

4、講解削皮的要領:將紅蘿卜拿在左手上,右手拿削皮器,由下往上一下一下地削皮,直到將一根紅蘿卜的皮全部削完,并注意削皮時的安全,切記不可傷到手。

5、講解刨絲的要領:右手拿削了皮的紅蘿卜,左手按住刨絲器,從下面慢慢地往上在刨絲器上推,為了安全,直到還剩下小塊紅蘿卜時應該停止刨的動作。這樣,一絲一絲的紅蘿卜就會掉到刨絲器下的容器中。

6、幼兒開始活動,教師重點指導生活區中削皮與刨絲的幼兒并進行安全提示。

7、活動講評

(1)、幼兒自我評價

請生活區清洗、削、刨紅蘿卜的幼兒講講自己在生活區活動時的情況,教師并小結。

(2)、請幼兒互相交流各自的活動情況。

(3)、在記錄本上進行簡單地記錄

幼兒園中班益智區域水果分類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班益智區域水果分類活動教案

設計思路:

最近一個階段,我班開展了“好吃的東西”的主題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尤其對水果的數量、品種、顏色等產生了濃厚的探索欲望。為了順應孩子的需求,也考慮到水果是孩子們日常都能看到的、摸到的、感覺到的,和孩子的實際生活又很接近,而且我們通過散步觀察水果店、超市、品嘗幼兒帶來、教師買來的水果,搜集各種水果的圖片,幼兒對各種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大小、味道等方面的認識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組織了本次買水果的集體活動。在講講、議議水果的過程中,既讓幼兒感受到水果的豐富多樣,又知道水果很有營養,多吃對身體有益的道理。在給家人買水果和幫助叔叔、水果店經理的過程中,幼兒能運用已有的數經驗進行判斷、比較,而且把數學的按數取物、對應數數的學習融入到實際的生活之中,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問題。

益智區目標和指導要點

在游戲中了解一些與中國有關的事和物,激發幼兒熱愛祖國之情。

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體驗和同伴集體游戲的樂趣。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幼兒園活動延伸有哪些方式

可以延伸到區域活動中去,使區域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自然延伸。為幼兒創造一個立體的、多元的、豐富多彩的環境,幼兒可以按可以延伸到家庭和社會活動中,真正實現幼兒園與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

現階段的主題綜合教育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幼兒園的資源畢竟有限,

大班科學紙杯投影儀教案

大班科學領域教案

《神奇的紙杯投影儀》

??活動過程:

第一步:用剪刀把紙杯底部剪掉。(剪的時候容易扎到手,小朋友們可以請大人幫忙完成)

第二步:剪一段長度合適的透明膠帶,把紙杯底部封起來。

第三步:用馬克筆在膠帶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第四步:找一個沒有光的房間,用手電筒通過紙杯把膠帶上的圖案投射到墻上,自制投影儀就做好啦!

小朋友:打開手機手電筒,對準紙杯底部,看看墻上出現了什么?

??小提示:可以通過控制手機手電筒和紙杯的距離從而控制墻上影子的大小。??

科學原理:

把手電筒對著紙杯口時,手電筒發出的光就只能從紙杯口射出去。這樣我們就會在墻上看到一個圓形的光斑。離得越遠,光線射出去的角度越大,我們看到的光斑就越大,如果在透明膠上畫上圖案,圖案就會隨著光斑一起出現,這樣我們就在墻上看到圖案啦!

幼兒園小班區角活動教案?;顒幽繕?,活動準備,活動過程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年齡段4-5歲,喜歡提問,喜歡解決問題,但不知道團結,想通過這樣的區角游戲方式,讓幼兒知道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還有幼兒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歡整理,想利用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整理物品,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區角,與活動伙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并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亂拿亂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體驗和伙伴團結解決困難,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在活動過程中不打鬧,活動結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益智區:找瓶蓋、迷宮、數圈圈、

建構區:建構示意圖、各種積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區:彩紙、皺紋紙、剪刀、膠水、手工紙、水彩筆、蠟筆

語言區: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數學區:數字卡片、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比一比、數一數

表演區: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各種服飾

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們要去奇幻王國,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最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愿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益智區,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尋找答案。

三、分享快樂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么解決的?

2、請幼兒當小老師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做的好嗎?什么地方做的最好?(為什么沒做好?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4、教師帶領幼兒排好隊,回到自己的班級

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的不足:

1、區角的內容過多,幼兒自選區角游戲反而讓幼兒在這種自由的趨勢下,讓幼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很多幼兒都是這個區角玩會那個區角玩會,少數幼兒不知道解決困難,遇到困難鬧后幼兒就放棄了游戲,又進入下個游戲。

2、活動前的要求沒提到位,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打鬧的,有搶玩具的,也有坐著不玩的。

3、教師只是在旁觀看幼兒玩讓孩子自由玩耍,沒有實踐的幫助幼兒,和幼兒一起互動,孩子們即使完成了,也沒有被老師注意到,導致幼兒興趣不夠濃厚。

今后應完善的地方:

1,區角應減少,分次玩每個區角這樣就可以避免幼兒不專心,東玩會西玩會

2、活動的要求應在游戲前就應該提出來,并且要抓住重點提,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現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讓幼兒有規矩的玩區角。

3、教師應該和孩子互動,和幼兒一起做有戲,幫助個別幼兒引導完成,幼兒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揚,讓其他幼兒有信息繼續完成。

反思:在次,上這堂課時,應該準備充分,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方案,要考慮周全,面面俱到,結合幼兒發展水平進行教學。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