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00:48:0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學目標:
1.學習動物名稱“青蛙”和物品名稱“泥塘”,培養幼兒對自然生物和環境的認知。
2.通過教唱兒歌和游戲,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通過手工制作,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1.青蛙的圖片和模型。
2.泥塘的圖片和模型。
3.兒歌《青蛙賣泥塘》的歌譜和唱片。
4.青蛙和泥塘的拼圖材料。
5.小班音樂教學CD。
教學過程:
1.起始活動:唱兒歌《青蛙賣泥塘》。
2.導入課題:展示青蛙和泥塘的圖片和模型,鼓勵幼兒發表自己對它們的認知和理解。
3.操作活動:教唱兒歌、編舞和表演。提示幼兒觀察青蛙和泥塘的特點,模仿動物的姿勢和表情,合作參與音樂和舞蹈活動。
4.手工制作:引導幼兒用可愛的拼圖材料制作青蛙和泥塘拼圖,并在制作過程中鞏固對它們的認知和記憶。
5.結束活動:合唱兒歌《青蛙賣泥塘》,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和活動。
教學提示:
1.教唱歌曲時,可以先讓幼兒跟隨唱片跟唱,然后教導逐節唱,最后鼓勵全班合唱。
2.操作和手工活動中,教師應盡量保證每個幼兒的參與度和機會,適當地調整難度和速度,鼓勵幼兒探索和創新。
3.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體驗和情感訴求,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和技能。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較合理地創編故事結尾,并清楚地講述。
2、能將海底生物的自我保護方法遷移到故事中,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白紙,水彩筆。
2、收音機、磁帶。
3、圖片
【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講一個小黃魚歷險記的故事。
放錄音,邊放錄音邊出示圖片。
2、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師:小黃魚不聽媽媽的話,獨自一人出去游玩,最后遇到了大鯊魚,它該怎么辦呢?我們小朋友幫助它想想辦法?(老師可以適當的提醒幼兒:大海里的動物都很有本領,我們想想小黃魚可不可以借用其他小動物的逃跑本領呢?)幼兒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方法寫下來。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現在老師請你們把這些方法畫下來,等會請你們到前面來講。
根據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師:畫好的小朋友可以先跟著你的好朋友講講。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根據這些圖片和你自己想的方法把故事完整的講一遍。
遷移情感,好好安全工作。
師:你們喜歡貪玩的小黃魚嗎?為什么?
師:那我們平時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師:如果我們真的跟爸爸媽媽走散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附故事《小黃魚歷險記》
小黃魚和媽媽還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生活在大海里。他們每天一起出去找食物、一起在水草里面玩耍,生活得很開心。有一天,黃魚媽媽帶著小黃魚們出去找東西吃,出門前,黃魚媽媽對小黃魚們說:“孩子們,出門后你們一定要跟好媽媽,不能掉隊,不然會被大鯊魚吃掉的?!毙↑S魚聽后很害怕,緊緊跟著媽媽。
游著游著,一條小黃魚發現了他的好朋友在珊瑚叢里玩,這條貪玩的小黃魚忘記了媽媽的叮囑,高興地加入了好朋友隊伍中去了。突然,不知從什么地方竄出一條大鯊魚,它快速地向小黃魚游去,這可怎么辦呢?
瓦爾登湖語言特色是一部大的美文,里面所插敘的一切對象,都浸潤著梭羅的全部情感。
梭羅善用比擬、比喻的手法,寫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梭羅的眼中,這些自然物并非死去,而是鮮活。
而做到這一點,則歸功于梭羅使用的一種與泥土接壤的語言,如同農夫播種一樣自然的文字,恰恰,這種語言風格保持著《瓦爾登湖》一書的鮮嫩,而鮮嫩的東西是長久的。
這一點,在《瓦爾登湖》一書中處處可見。任何一種美麗的物體都需要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去引發人們觀賞。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并能用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擴展幼兒的想象,引導他們運用積累的經驗與詞匯,仿編新的散文。
(這篇優美的散文運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兒理解的比喻手法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田園生活的質樸的情感,優美又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兒增添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作品篇稽鍍小,易于幼兒朗誦;結構層次清楚分明,易于幼兒仿編。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學習其中的優美的詞匯和語句、創造性地運用作品中的句式和結構是文學活動的要求,該活動的目標更是這些要求的具體體現。)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錄音機、配樂散文磁帶;水彩筆、油畫棒、白紙若干。
(欣賞散文之前,讓幼兒積累一些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的感性認識,能幫助幼兒較好地理解散文。)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教師提出話題“我們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樣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幼兒聽錄音一遍,教師提問:蒲公英在什么季節開花?散文里說青草地上怎么樣?你最喜歡什么?蒲公英開著什么顏色的小花朵?散文里說“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什么地方有趣?、
(引起幼兒對欣賞散文的興趣,可讓幼兒談談自己對蒲公英的認識。學習就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新舊經驗的結合。幼兒聽過第一遍散文后,只要求他們談談自已的初步感受。)
3.教師朗誦一遍散文,事先要求幼兒注意傾聽,找一找散文里是怎么說蒲公英有趣的。提問:散文里是怎么說蒲公英有趣的?田野的風吹來,它怎么樣?(幫助幼兒理解“飛揚”和“比柳絮還要輕”一句)飛著飛著,它又怎么樣了?為什么說它像一片片雪花?(幫幼兒理解“輕盈地降落”,可請幼兒用動作表演出來)
(第二遍欣賞前需要要求幼兒專心傾聽,認真思考??梢宰層變河枚喾N途徑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口頭表述、動作表演,特別是形容詞和描述動作的詞匯,讓幼兒了解表達方式的多樣性。)
4.舉例說明什么是比喻句,讓幼兒學說比喻句。然后繼續討論:為什么說花托上結出的種子像雪白的絨毛似的球?為什么飛著飛著,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覺得散文聽起來怎么樣?為什么很優美呢?幫助幼兒歸納出散文詞語豐富、語句優美的特點。
乘涼語言活動教案:課前談話導入新課。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的天氣變得怎樣?天熱了我們要做什么?
幼兒帶著問題觀看幻燈片。
幼兒觀看后回答老師提的問題。現在我們祖國繁榮富強,天熱了我們現在會怎樣呢?
幼兒回答,老師總結。
活動評價總結談話,活動延伸,讓孩子尋找乘涼的用品。手工制作乘涼工具。
教學目標溜旱冰,活動學習并用自己的語言描寫出來,分析溜旱冰是中班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周圍老師要把溜旱冰的方法,步驟原則,一在溜旱冰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安全問題和孩子們也要講清楚,讓孩子們熟悉整個活動的過程,程序和步驟,以便更好的完成這項比較好的體育任務,講課反饋對做的比較好的孩子方法加以推廣,對于沒有做好的孩子進行原因分析,進行更正益,達到每一個孩子都會溜旱冰
活動目標:
1.能夠用線條、圖案進行組合,裝飾小蛇的身體。
2.體驗線描活動的快樂。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蛇的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圖案呢?
2.小結:小蛇的身上有很多線條和圖形組合起來的漂亮的圖案。
二、教師講解示范畫裝飾圖案。
1.那你發現了哪些漂亮的圖案?還有哪些好看的圖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發現進行范畫。
3.請個別幼兒來嘗試畫裝飾圖案。
(1)那這個圖案是用了那些線條和圖案組合成的呢?<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
(2)那誰來試試,這個圖案可以怎么畫?
4.引導幼兒在畫面空白處進行繪畫
(1)其實這條小蛇可貪吃了,你們覺得它可能會吃些什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畫面空白處畫上一些吃的,豐富畫面內容。
5.小結:今天,我們發現這條貪吃的小蛇身上的圖案不只是簡單的線條或者圖案了,而是把線條寶寶和圖形寶寶組合在一起,畫出了好看的裝飾圖案。等會兒就請你們也來試試吧!別忘了畫畫它愛吃的東西!
三、組織幼兒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我們裝飾的圖案要整齊地排列在小蛇的身上才好看哦!現在一起去裝飾吧!
活動反思:
本次線描活動是幼兒第二次接觸這種復合式的裝飾圖案,我在示范時示范了比較多,在幼兒操作時也鼓勵幼兒進行模仿為主,因此效果還比較好,個別能力強的孩子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創作。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