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00:57:0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綜合運用搓、團圓、壓扁、粘合、捏等技能,表現出常見
的水果特征。
2、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捏出自己喜愛的水果。
活動準備:
1、橡皮泥若干盒。
2、泥工板若干。
3、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夏天來了,水果也多了起來,小朋友知道夏天有那些水果嗎?(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夏天有西瓜,李子、桃子、黃金瓜、梨瓜等等,那這些水果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水果的特征。
1、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特征。
教師:今天,胡老師帶來了許多水果的圖片,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圖片上的水果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水果的特征并用語言表達)
1、和幼兒一起討論這些水果的制作方法。
教師:剛剛我們看見了那么多的水果,今天,胡老師就讓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用橡皮泥做水果,好嗎?
教師:蘋果是圓圓的。上下有小坑??梢韵劝严鹌つ鄨F圓,再在橡皮泥的上下壓按出小坑。香蕉是彎彎長長的,可以把橡皮泥搓成長條以后彎曲而成。西瓜可團圓后在捏長一下,把它變成橢圓形。
教師:小朋友還可以再想一想,你還吃過或看過什么水果,它們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做??梢宰约涸囈辉?,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應該怎么做。
三、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價幼兒作品。
1、教師請小朋友起來說一說自己做了些什么水果,是怎么樣做成的,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收拾教具,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1.了解快速傳送信件的不同方式,理解快遞的意義;2.激發想象,嘗試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3.體會歌曲中令人溫暖、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1.錄音《誰是快遞》2.《誰是快遞》圖譜3.包裹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一)出示快遞包裹,引出快遞。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對,是禮物,老師的好朋友,她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后天就生日了,她家這么遠,我要怎樣把禮物送給她呢?(二)引導幼兒理解快遞的含義并欣賞歌曲。師:什么是快遞???快遞叔叔有一輛專門運禮物的車,我們把東西禮物裝好后,他會把禮物快快送到好朋友的手里,快遞快不快???師:老師啊還有幾個特別的禮物,他們是白云,貝殼,春天,你們猜猜我請誰當快遞?把他們送哪去了?老師把答案藏在一首好聽的歌里,我要請最認真聽的小朋友起來告訴我。二、引導幼兒理解、熟悉歌詞。(一)教師引導幼兒猜測并依次展現圖譜內容。師:我要找出最聰明的小朋友,首先你聽到歌曲里面誰是白云的快遞???為什么是風當快遞呢?把白云送哪去了呢?白云在天空中,那天空像不像白云的家???師:那誰是貝殼的快遞???為什么大海是貝殼的快遞???大海把貝殼送哪去了?大海是快遞將貝殼送到沙灘上,沙灘那么大,貝殼是不是在沙灘的懷抱里???貝殼溫不溫暖?師:那春天呢?誰是快遞把春天送花那?春天開了很多花,小蜜蜂是不是把春天送到每一朵花的心里呀?師:我們已經找出了3個快遞了,歌曲里唱到幾個快遞?誰能告訴我第4個快遞是誰?他又送了什么呢?給誰???這時候媽媽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啊?(二)引導幼兒朗誦歌詞。1.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2.引導幼兒邊表演動作邊朗誦歌詞。三、組織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學唱歌曲。(一)教師彈奏,幼兒跟著音樂大聲唱歌。師:小朋友,你們的好朋友是誰???我們也來當快遞把好聽的歌大聲地唱給我們的好朋友聽。(二)組織幼兒分組練唱歌曲。師:兩隊小朋友比賽,看哪邊的小朋友唱得更好聽。師:男生一隊,女生一隊,看看哪個快遞最棒。四、引導幼兒用連貫、輕柔的聲音唱歌,用動作表現歌曲。師:我看看哪位小朋友動作表演得漂亮,請她到臺上表演,我還要送他小紅花,請她當快遞,回去送給媽媽。師:這首歌的名字叫做?謝謝你們,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我終于可以在好朋友的生日前用快遞把禮物送給她了。以后我們也要做個有愛心的小朋友,把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到溫暖,幸?!?/p>活動目標
一、通過本節活動課,使幼兒認識玉米了解它的實用價值和營養價值;了解玉米的生長過程。
二、從而懂得不浪費糧食的道理,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
三、激發幼兒興趣,積極探索,大膽表達,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快樂。
四、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五、大膽說出自己對玉米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使幼兒認識玉米,了解它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
活動難點:了解玉米的生長過程,體會農民勞動的辛苦。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大屏幕展示:玉米成長的過程),完整的玉米棒若干,紙盒箱若干,玉米餅,玉米面煎餅,玉米粒粘貼畫一張,玉米桿機器人一個。
經驗裝備:觀察秋天的田野,收獲的糧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說的是什么?
奇怪奇怪真奇怪,
頭頂長出胡須來,
打開衣服看一看,
珍珠顆顆抱在懷。
提問:小朋友,你們猜到是什么了嗎?
二、活動開始:
師:老師已經把它給你們帶來了,就放在你們面前的紙盒箱里?,F在,你們可以把小手輕輕地伸進紙盒箱里摸一摸,然后告訴老師你摸到了什么。
幼兒自由活動,摸一摸,展開想象,也可以與其它小朋友交流。
提問:小朋友,你們摸到了什么?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吧。
幼兒回答問題,把自己的發現說出來。
提問:小朋友你們覺得它會事什么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發現,說出名稱。
師:那么,就讓我們把它從紙盒箱里請出來吧,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它究竟長什么樣?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總結玉米的特點。
1、頭頂長著胡須。
2、穿著一層一層的“衣服”
3、剝開“衣服”之后,露出了很多玉米粒,像珍珠一樣。
小結:這就是玉米,我們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都種了很多玉米?,F在已經收回家了,就放在糧倉里。小朋友,你們知道玉米有什么用嗎?(提示幼兒說出玉米的用處)
師:用玉米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它是非常有營養的,能幫助小朋友快快長大,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幾樣玉米做成的食品,請小朋友嘗一嘗。
嘗一嘗:
1、玉米面餅子。
2、玉米面煎餅。
小結:玉米可以做成許多好吃的食物,人們都非常喜歡,也很有營養??墒?,你們知道玉米是怎樣長大的嗎?
出示課件(玉米成長的過程),讓幼兒觀察玉米是怎樣長大的,觀察后,請幼兒說出玉米長大的過程。
1、先把玉米種子種到地里。
2、長出小苗之后要鋤草、施肥驅蟲等。、
3、長大之后就結出了玉米棒子。
4、到了秋天就要收獲了。
提問:小朋友,你們從玉米的生長過程中能看出什么呢?(農民勞動很辛苦)玉米是很好的食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呢?想一想告訴老師。(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小朋友,玉米渾身都是寶,你們想一想,玉米棒拿回家了,剩下的玉米秸做什么用了?
幼兒回答問題后,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玉米的用途很多。
1、出示玉米粒貼畫和玉米秸機器人給小朋友們欣賞。
2、再次展示玉米做成的食物。
小朋友,玉米粒和玉米秸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也可以用它做很多種玩具的。
三、游戲活動:
小朋友,老師小的時候,家里沒有錢給我們買玩具,所以我們就玉米身上的東西做玩具,這個玉米秸機器人就是老師小時候的玩具,老師小時候還用玉米葉做過娃娃,今天,老師教你們用玉米棒做手榴彈。
1、把玉米棒上的玉米拔掉。
2、把剩下的'玉米棒折成兩段。
3、把一根小木棍插進掰開的玉米棒中心,手榴彈就做好了。
幼兒分組進行游戲。
四、活動延伸:
用玉米身上的東西還可以做很多玩具,小朋友回家后,請爸爸、媽媽幫忙做好玩的玩具,明天帶到幼兒園來,我們一起玩。
活動目標:
中班活動課《數字連連看》教案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物體,說出總數,并能用數字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
2.能根據點數的結果將數、量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大點卡,數字卡(0——9)一套、水彩筆、粘貼圖案、表格每人一套(電話號碼教師提前填好)。如:
60323579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和數字寶寶做游戲,請看:(出示點卡和數字卡)。
提問:數一數這張點卡上有幾個點點?能用數字幾來表示?
二.過程:
1.提問:如果放假的時候你看不見你的好朋友但又非常想念他,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多種方法,如:去找他玩;給他打電話,引出電話號碼。)
2.要給好朋友打電話需要知道什么呢?(電話號碼)
有的小朋友不認識字,你們想一想怎么才能讓他們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呢?(用點來表示)
3.電話號碼連連看。
每位幼兒根據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卡片(可以畫、粘貼等)如:
60323579
教師提示:一個空格內只能表示一個數字;請幼兒討論“0”的表示方法。
教師巡視查看幼兒數、量的一一對應情況。
4.展示自己制作的電話號碼卡。
三.小結:
今天小朋友自己設計制作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卡,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以后可以相互聯系。
活動:
1.操作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連接方法,萌發興趣。
2.想像力、力,并能完整地表達。
活動:
I.回形針、牙簽、繩子、珠子、夾子、紐扣、訂書機、紙張、固體膠、插塑玩具、水果(金橘)、蔬菜(西紅柿)等。
2.表示連接方法的字卡。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
①師: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聽到音樂響時,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方法連接起來,表示你們是好朋友。
②幼兒聽音樂游戲,當音樂停止時,幼兒的動作也馬上停止。
③幼兒說說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手拉手、背靠背、頭碰頭、屁股對屁股,等等。)
2.嘗試連接①師:我帶來了朋友,它們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東西,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都叫名字?
②師:它們也想找好朋友,你們能幫它連一連嗎?
③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所給材料,教師巡回觀察。
3.交流分享
①師:你是選用哪兩樣東西的?用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如,我用牙簽把個金橘串起來;我用訂書機把紙訂起來,像一本書。)
②出示表示連接方法的字卡,如“釘…‘串”等,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連接方法。
4.
①請幼兒,想像力和力,使連接物一件有用的東西。
②教師觀察,并幼兒提示和幫助。
5.表達鼓勵幼兒展示作品,分享的快樂。如,“我把繩子和雪花片連接成一串項鏈…‘我把牙簽和西紅柿串成一串冰糖葫蘆”“我把夾子夾在一起變成了東方明珠塔”,等等。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生活中的連接。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情節,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發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連貫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大掛圖、每組一套故事圖片、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1、謎語:頭上兩對小觸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閑閑從不急。(蝸牛)
2、請小朋友說一說蝸牛是什么樣子的?你捉蝸牛時,蝸牛有什么反應?為什么要把頭縮進去?
二、觀察圖片,進行講述。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蝸牛、小烏龜、小蝸牛掉進水里了、小烏龜背著小蝸牛。)
2、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
三、發散思維。
1、通過觀察圖片,提問:
小蝸牛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蝸牛是怎么想的?會怎么做?
(爬到小烏龜背上多省勁呀,看風景,很舒服……)
2、小烏龜睡醒沒有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這時小蝸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蝸牛沒有爬到小烏龜背上,而是它們比賽又會怎樣呢?(小蝸牛被遠遠的甩在了后面,小蝸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過觀察圖片你還想到了什么?(它們倆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序、討論,并進行講述。
1、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最后排序。
2、大家根據排列順序進行講述并為故事取名字。
3、各組選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給全體幼兒進行講述。
五、教師小結。
通過這件事情,小蝸牛覺得很慚愧,它決心向勤勞的小烏龜、小蜜蜂學習,做一個人人喜愛的好孩子,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到戶外找小蝸牛一塊兒做游戲。
【活動延伸】
搜集有關小蝸牛的資料,在區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帶幼兒尋找小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附故事:懶懶的小蝸牛
一天,烏龜和蝸牛去旅行,烏龜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懶惰的小蝸牛卻悄悄地爬到烏龜的背上。烏龜醒來,找不著蝸牛,以為蝸牛早走遠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趕。蝸牛在烏龜背上舒服地睡著了。走著走著,烏龜看見前面有條河,它想洗個澡,就爬到河里。蝸牛也被帶到河里。蝸牛急忙大叫:“救命啊!”烏龜連忙把它救到岸上,對小蝸牛說:“多危險啊,以后不能那么懶了哦。
第1篇、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打招呼教案(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學習在打招呼時注視對方的眼睛并面帶微笑。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1.課件、幼兒用書。
2.輕松歡快的音樂。
3.各種打招呼的圖片,如揮手、微笑、擁抱等。
4.請兩名幼兒事先排練好進入幼兒園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1.情景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請事先排演好的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師:你們仔細看,故事里發生了什么?他們又說了什么?
(2)兩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3)教師:他們表演的是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4)幼兒回答。教師小結:他們表演了早上來幼兒園的情景,兩個小朋友見面后互相說了"你早!你好!"(5)教師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模仿對話,并注意提醒幼兒在打招呼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并面帶微笑:
2.請幼兒看書。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