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07:55:4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歡迎各位關注老柯說教育,老柯說教育為你奉獻走心思考??
新手語文教師怎么備課的問題,如果在經驗層面談,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老柯今天從職業技能的最基本說起,談談語文備課的規范性問題。俗語有: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老柯認為:備課的基本格式、基本要求、基本原則和步驟才是新手教師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1.語文教師備課的基本步驟如下圖所示:
以上的步驟從(一)至(六),是不可以顛倒的,必須嚴格按次序進行:理解課標要求--理解教材要求--確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確定教學程序--編寫教案??梢?,到了編寫教案,從步驟上看,備課差不多結束了,而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只是個開始!??同時也可以看出,在開始編寫教案前,是必須有大量精心充分的準備的!??
2.語文教案的格式要求如下圖所示:
其中除了教學用具一欄可以看情況而定外,其它各項必須具有,一項也不能少(教學后記在上了這一課后必須有,課沒有上的教案可以省略),這就是基本的規范!是形成技能的前提條件--正確。
3.下列幾張PPT,則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對教案編寫的規范性做了詳細的要件式闡釋??梢源蟠筘S富我們對于教案編寫方法的認識!
總之,初為人師,尤其是語文老師,寫教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圖省事,而應該從基本規范做起,扎實訓練,真正讓自己裝備上備課這項語文教師的必殺技!
附一篇格式比較規范的教案(此圖內容多字號小,請下載后查看原圖):
以上所說是語文備課最基本的步驟及規范格式,至于一線教學時各個學校所發的備課本,花樣各異,另當別論!但萬變總有其宗!
老柯說教育歡迎大家參與交流!??????
(一)應用文的含義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人民群眾辦理公私事務、傳播信息、表述意愿所使用的實用性文章。
(二)應用文的種類
按照應用文的使用功用來劃分,其種類有:
1.通用類
指人們在辦公或辦事中普遍使用的文書。
(1)行政公文類: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所規定的文種。包括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和會議紀要等。
(2)通用事務類:包括調查報告、工作總結、述職報告、簡報、計劃、規章制度和會議材料等。
(3)個人事務類:如日記、讀書筆記及各類信函等。
2.專用類
指專業性較強的文書。包括:科技、財經、司法、傳播以及外交、軍事等類文書。
我自己考的是高中的語文教師資格證??剂巳?,綜合素質就是考的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識,最后面有一個寫作題,這個寫作題呢基本就都是議論文了,所以議論文還是要去練習一下的。
然后呢教育知識與能力就是考教育還有心理知識。語文學科里面是沒有議論文的,有的是教案寫作,這個是重點,可以著重去研究一下。
文章按照表達方式劃分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1.記敘文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和寫景狀物兩類。記敘文的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記敘文記敘的順序有:順序、倒敘、插敘、補敘等。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記敘文的種類有:新聞、通訊、傳記、回憶錄、報告文學、小說、散文等。2.說明文說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特點、成因、關系、功能等內容的文章。
常見的有一般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文)。3.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的方式表明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一類文章。4、應用文是一種獨立的分類系統,它主要著眼于文章的社會實用功能。應用文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是一種相互交叉、滲透和重疊的關系。
比如應用文中的回憶錄、日志、地方志、大事記、家譜、族譜、簡歷、墓碑文等,就屬于記敘文的范疇。應用文中的須知、解說詞、說明書、工具書條目、教科書、書籍內容提要、登記表、統計表、一覽表、證書、廣告、文摘、教案等,就屬于說明文范圍。
應用文中的演講稿、聲明、座右銘、格言、家訓等則屬于議論文的種類。應用文具有自己獨立的文體分類體系,凡具有一定實用功能的文體,均可以歸入應用文的范疇。也有人試圖從實用角度,對所有文體進行新的分類。
它同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分類,是屬于兩種兩種分類角度和立足點。因此一個特定的文體,有時即可以是應用文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一個種類。這是十分正常的事。
《咬文嚼字》選自《朱光潛美學文學選集》
作者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詩論》、《談文學》、《西方美學史》
《咬文嚼字》是朱光潛寫的一篇隨筆短文。他告訴人們無論閱讀或寫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勵,追求藝術的完美。在教學過程中,應一方面抓住議論文的特點,了解作者觀點,理清論證思路;一方面引導學生培養咬文嚼字的精神,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因此,教學設計在分析論證思路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將這種思維習慣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咬文嚼字》是朱光潛寫的一篇隨筆短文。他告訴人們無論閱讀或寫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勵,追求藝術的完美。
在教學過程中,應一方面抓住議論文的特點,了解作者觀點,理清論證思路;一方面引導學生培養咬文嚼字的精神,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因此,教學設計在分析論證思路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將這種思維習慣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善良》是一篇議論文,作者是我國當代作家王蒙。
王蒙的這一篇文章,告訴人們要用善良之心對待他人和社會。這是一篇議論性短文,文章說理簡潔,語言明快,氣勢流暢,特別是本文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證嚴密,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
中心觀點:對比論證說明我們應該保持善良。
1-4段:我們是否應該善良。
5-11段:我們為什么要保持善良。
12段:相信國人會越來越善良。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