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12:08: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三年級上冊《蝸?!方虒W設計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作者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4、掌握本課會認字、會寫字和詞語。教學重點:弄清作者為什么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后來又敬佩它,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三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由、投入地讀課文,盡力讀懂課文。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教學過程:一、觀圖導入,揭題:你們見過蝸牛嗎?它長什么樣兒?(生描述)就這樣兒——「展示課件第一屏」(播放有關蝸牛的短片或圖片供學生觀看)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動物朋友——蝸牛。(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具體的動物形象最能打動孩子們,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學習體驗,進而激起探究的欲望。二、情感朗讀,感悟:(一)、請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讀這篇課文,通過文字和作者對話,和小蝸牛對話。1、師:讀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障礙?(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疑答惑)2、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別吸引你?(三、四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讀這些描寫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帶給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讀文)(二)、師:此時此刻,你一定想說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話寫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完讀給我們聽聽?!驹O計意圖】:教師作為組織者、引領者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讀中生疑,讀中自悟,只有當該“出手時”再“出手”。三、回顧學法,識字:1、師:在學習《山雀》一課的生字時我們一起來回顧、總結了學習生字的好方法——「展示課件第二屏」出示生字的學法2、好的學習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么,小勇士們還等什么呢?開始學生字。(1)、同桌合作試講。(2)、學生依座位順序講生字,每人一個,其他同學可補充。(3)、師重點講解、范寫“袋、繼、熟”三字。(4)、從這些生字和詞語中自選三個以上即興說幾句話或編一個小故事——例如:口袋、繼續、成熟【設計意圖】:新增此環節將生字新詞故事化,既有助于學生記憶、理解、運用字詞,又是對構思和表達能力的鍛煉。四、學生練寫生字,師巡視,及時指導。五、作業設計:(一)、在作業本上寫本課生字。(二)、有感情地練讀課文,預習課后題。六、板書設計:6蝸牛袋繼熟第二課時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作者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用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點:弄清作者為什么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后來又敬佩它,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教學過程:一、揭題,走進回憶:師:一段美好的生活,總會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而在美好的童年里,在潮濕的墻根兒下和蝸牛親密接觸的幸福和幸運可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如今,當蝸牛更多地被作為美味端上餐桌時,關于墻根兒下的抓蝸牛、看蝸牛的回憶就顯得更加珍貴了。一起走進鄭曉東的回憶。(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回憶總是綿遠悠長的,就像一聲聲輕輕的嘆息。這篇文章中處處彌漫著作者的情感,既有對蝸牛的敬佩贊嘆,又有對逝去歲月的惆悵感慨,在開課之初以接近于作者風格的語言創設一種回憶的情感空間,可以引領學生自然置身文境。二、讀文,品詞析句:(一)、師:文章中到處彌漫著作者的真情實感,請你輕輕地朗讀課文的一、二、五自然段,讀好后想想:你發現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預設:1、我覺得作者有點兒難過,惆悵。2、我發現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小青青唱兒歌。(師結合現實幫助學生理解“惆悵”的含義,同時引導他們感受作者自然的文筆,滲透“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二)、1、回憶是美好的。在回憶中,作者對蝸牛的感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用心地默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尋找答案。(起初認為蝸牛是膽小鬼,后來開始敬佩它了。)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這兩個自然段,思考:為什么“我”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后來又敬佩它了呢?標出相關的詞、句、段,好好體會?!碱A設〗:(1)、“蝸??偸遣卦趫A圓的螺旋形的硬殼里不肯出來?!盇、生朗讀,談體會。B、藏在硬殼里的蝸牛當時會怎么想呢?(生想象、交流,體會蝸牛的膽小。)C、師指導朗讀:是夠膽小的。誰來讀讀這句,讀出小家伙兒的膽怯。D、學生讀句子。(2)、“不一會兒,從硬殼里探出一對長著小黑眼睛的觸角,……它便立即把頭縮回去?!薄刚故菊n件第三屏」A、生匯報。B、師緊扣“探出”、“東張西望”、“巡視”、“慢慢”、“伸出”、“立即”、“縮”等詞語,引導學生借助動作、想象的方式理解詞語含義,從而體會到蝸牛的膽小。C、指導朗讀、背誦。(3)、師:如此膽小的蝸牛后來卻得到了作者的佩服,原因何在呢?(生談)(板書:不畏懼不退縮不放棄)A、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體會蝸牛的精神。B、生從文中尋找相應內容填表格——爬行的角度背上的負重爬行的方式摔下來的表現所用時間垂直平面“殼像一塊大石頭”挪動“沒關系,我沒摔壞?!睅资昼奀、師引導學生根據表格內容,再聯系自身負重爬山的體驗體會蝸牛的勇敢、頑強。D、師生舉例子(聯系身邊的、報刊雜志、電視節目中出現的具有頑強精神的人的事例),理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含義?!驹O計意圖】:立足文本解讀,超越文本感悟。三、總結,欣賞勵志:師:兒時的觀察、思考讓作者寫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贊美蝸牛的回憶性文章,這段回憶又讓我們認識并了解了可愛而頑強的蝸牛,作為錦上添花的禮物,下面我要把一首名叫《蝸?!返母杷徒o大家?!刚故菊n件第四屏」播放周杰倫的歌曲《蝸?!凡⒊鍪靖柙~「展示課件第五屏」“路在腳下,只要走,就有希望!”【設計意圖】:學習即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四、作業設計:(一)、采集課文中用得巧妙的詞語補充在“詞語花籃”里。(二)、日記《我___蝸?!?。(三)、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松鼠》和《喜愛音樂的白鯨》兩篇文章,感受自然界動物的可愛。五、板書設計:6蝸牛鄭曉東不畏懼不退縮不放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第三課時教學要求:1、借助具體文章進一步學習“仔細觀察”。2、欣賞學生的精彩日記和他們推薦的動物故事佳作。教學過程:一、羅列佳句,歸納觀察方法:從學習《山雀》到認識《蝸牛》,我們跟隨著風格不同的作者去領略動物世界的獨特魅力。而作者們之所以能把山雀、蝸牛的形態寫得如此逼真,其中的奧秘就是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板書:仔細觀察用心思考)《語文同步讀本》也為我們提供了四篇好文章,下面咱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精彩片段?!刚故菊n件第六屏」出示羅列出的佳句(一)、同桌合作朗讀、體會、交流。(二)、師以其中幾句為例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是怎樣對動物的行為進行細致觀察的。(三)、歸納觀察方法:看靜態、動態(外形側重于靜態,活動側重于動態。)看整體、部分強調觀察順序:由遠及近(或反之)從頭到尾從上到下先整體后局部?!驹O計意圖】:加深學生對文章精彩描寫的印象,領會觀察方法、觀察順序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為本單元的習作做好鋪墊。二、欣賞作品,加大材料儲備:(一)、欣賞學生寫的半命題日記《我___蝸?!?。(師生傾聽、點評。)(二)、欣賞學生推薦的有關動物的作品。1、學生依次讀,大家傾聽,記錄好詞。2、每聽過一篇都請同學們自由談感受?!驹O計意圖】:鄭重地請學生上臺把他們自己寫的或者努力搜集的作品讀給大家聽,既是對他們本人的肯定和贊賞,更是對別人的激勵,欣賞課能夠成為推動孩子們積極閱讀、寫作的動力源泉。三、作業設計:(一)、根據5、6兩課的內容設計三道自測題并認真答題。(二)、預習第7課。四、板書設計:仔細觀察用心思考觀察方法:看靜態、動態觀察順序:由遠及近(或反之)看整體、部分從頭到尾從上到下先整體后局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總能看到很多小動物,孩子們對這些動物充滿了興趣。在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后,孩子們對小蝌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為什么不更深入地讓孩子們去了解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呢?于是,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小動物及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請幼兒仔細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并嘗試用語言表達出來。
3.引導幼兒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基本過程和它們的外形特征?;顒又?、難點重點:了解蝌蚪的生長過程。難點:正確表述觀察結果。
2活動準備
1.小蝌蚪生長過程的圖片及視頻。
2.《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課件及相關音樂。
3.小蝌蚪立體玩具?;顒舆^程一、播放音樂,組織幼兒進入活動室指導語:你聽到了什么?音樂里唱到了誰?
二、了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一)播放《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課件。
(二)說一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指導語:小蝌蚪在長成小青蛙的過程中都有了哪些變化?()哪個變化是先發生的?
(三)出示小蝌蚪成長過程圖片,展示小蝌蚪的成長過程。請幼兒和老師一起給小蝌蚪成長過程圖片排序。
三、鞏固對小蝌蚪成長過程的認識
3(一)請幾名幼兒給圖片排序,將打亂順序的圖片排正確,幼兒集體觀察并驗證。(二)結合科學視頻復習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四、知識擴展(一)青蛙吃什么?(昆蟲、蚯蚓、蜘蛛、蝸?!?(二)為什么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人類來說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五、結束指導語:小蝌蚪玩累了,他們要回家找媽媽了,我們一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吧!在音樂聲中帶幼兒出去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故事,引起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2.通過畫螺旋曲線使幼兒加強對筆的控制力。
3.鼓勵幼兒大膽用螺旋曲線進行添畫并涂色。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油畫棒人手一份。
2.教學VCD、繪畫范例大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請幼兒觀看動畫片,引導幼兒說一說:小蝸牛喜歡和爸爸一起散步,散步的時候能遇上好多的朋友。小朋友,請你說說他們都碰上了誰?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請幼兒將書翻到“蝸牛的殼”這一頁,說說這幅畫上是誰?一共幾個?他們在做什么?蝸牛少了什么?
教師情景提示:小蝸牛的房子怎么不見了,他都快急哭了,讓我們把小蝸牛的房子添上,好吧?
3.教師邊念歌謠邊在繪畫大圖上示范蝸牛殼的畫法。
歌謠
蝸牛殼圓又圓,里面的線兒轉圈圈;
小小房子真好看,我把顏色填一填。
4.請幼兒在自己的書上添畫蝸牛殼,并對畫好的蝸牛殼用油畫棒涂色,老師巡回指導。
5.請幼兒互相展示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游戲:快樂的小蝸牛。
提示: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三只小蝸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他們的房子都很漂亮,他們非常高興,又在一起快樂的唱歌跳舞了。讓我們來扮演快樂的小蝸牛,手拉手跳舞,好嗎?
好的,下面是一份幼兒園語言故事教案,目標是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聽從指令和尊重他人。這個故事叫做《不聽話的黃瓜》。
【故事簡介】
小猴子在莊稼地里種了一片蔬菜,其中有一個黃瓜非常調皮搗蛋,總是不聽小猴子的話。小猴子為了讓黃瓜懂得尊重他人,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
【故事內容】
小猴子在莊稼地里種了一片蔬菜,其中有一個黃瓜非常調皮搗蛋,總是不聽小猴子的話。每當小猴子讓黃瓜往左邊轉,它卻非要往右邊走;每當小猴子叫它往上爬,它卻跑到了下面。
有一天,小猴子決定給黃瓜一個教訓。他把黃瓜放在一個魔法小屋里,告訴它只有聽從他的指令才能出去。黃瓜開始非常生氣,但是過了一會兒它開始思考:如果我不聽小猴子的話,我就永遠不能出去。最終,黃瓜明白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開始認真聽從小猴子的指令,很快就出去了。
【教學目標】
1.學習如何聽從指令;
2.學習尊重他人;
3.培養孩子們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1.通過圖片或者視頻介紹故事背景,讓孩子們對故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朗讀故事并進行互動問答,讓孩子們確定主要情節和主人公;
3.分組讓孩子們表演故事,可以讓其中的某一個孩子扮演黃瓜,通過表演來加深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
4.引導孩子們思考,并討論故事中的價值觀:為什么要聽從指令?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5.讓孩子們畫出故事中的場景,并寫下自己的感想。
【課后延伸】
1.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復述故事,讓孩子回想和總結當天所學;
2.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導孩子們注意聽從指令和尊重他人,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義;
3.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種植蔬菜,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成長的喜悅,并對于黃瓜不聽話的行為有更深入的理解。
活動?標:
1、觀察蝸?的外部特征,了解蝸?的?活習性和運動?式。
2、飼養蝸?,了解蝸?喜歡吃的?物。
3、養成善于觀察?動物的習慣。
4、學習?語?、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的發現。
5、發展幼?的觀察?、想象?。
活動準備:
1、玻璃板、?板、?棍、放?鏡。
2、?粒、樹葉、菜葉、西紅柿。
3、蝸?、螃蟹、烏龜。
活動過程:
1、以謎語形式引出課題:沒有腳、沒有?、背著房?到處?,有誰把它碰?碰,趕緊躲進房?頭。
2、觀察蝸?
3、游戲《賽跑?賽》
4、喂蝸??勵幼???粒、樹葉、菜葉、西紅柿等喂蝸?觀察?下他們愛吃什么。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了解動物會采用不同方式的過冬方式(冬眠、遷徙、躲藏、換毛)保護自己。
2、幼兒能大膽選擇喜愛的動物并講述他們過冬的方式。
3、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教學難點:能夠判斷出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動物圖片統計表教學過程:
一、進入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冬天到了好冷啊,你們怕不怕,那我們一起動起來吧(播放音樂進場入座)師幼互動。
2、師:今天想考考你們,猜一猜地球上除了我們人類還有什么?(動物)接下來將帶我們小朋友走進神秘的動物世界。瞧!有這么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觀看PPt引導幼兒說出屏幕上的動物名稱。有小燕子、青蛙、小兔、螞蟻、小魚……
3、請小朋友用我看見了有……有……還有什么……說一句完整的話。
4、冬爺爺來了,天氣變冷了,小朋友怎樣樣使自己不怕冷呢?穿棉衣、開空調、取暖器、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煉等)那我們的小動物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呢?哎,小動物們生活在動物世界每天都很開心,可最近有好多小動物心情不好,怎么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新授部分講解冬眠過冬
1、播放ppt與小動物過冬的故事
(1)師:故事里都有那些動物?它們為什么不開心呀?引導幼兒說說小青蛙是怎樣過冬?
(2)、教師介紹“冬眠”:小青蛙整個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動不動地睡覺,到春天才蘇醒,這樣的過冬方式叫“冬眠”。
(3)、擴展知識:還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呢?引導幼兒說出熊、蛇、刺猬、烏龜、蝸牛等動物。
2、南飛過冬:
(1)、小燕子,你想飛到哪里去?你是怎樣過冬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情節,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發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連貫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大掛圖、每組一套故事圖片、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1、謎語:頭上兩對小觸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閑閑從不急。(蝸牛)
2、請小朋友說一說蝸牛是什么樣子的?你捉蝸牛時,蝸牛有什么反應?為什么要把頭縮進去?
二、觀察圖片,進行講述。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蝸牛、小烏龜、小蝸牛掉進水里了、小烏龜背著小蝸牛。)
2、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
三、發散思維。
1、通過觀察圖片,提問:
小蝸牛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蝸牛是怎么想的?會怎么做?
(爬到小烏龜背上多省勁呀,看風景,很舒服……)
2、小烏龜睡醒沒有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這時小蝸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蝸牛沒有爬到小烏龜背上,而是它們比賽又會怎樣呢?(小蝸牛被遠遠的甩在了后面,小蝸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過觀察圖片你還想到了什么?(它們倆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序、討論,并進行講述。
1、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最后排序。
2、大家根據排列順序進行講述并為故事取名字。
3、各組選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給全體幼兒進行講述。
五、教師小結。
通過這件事情,小蝸牛覺得很慚愧,它決心向勤勞的小烏龜、小蜜蜂學習,做一個人人喜愛的好孩子,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到戶外找小蝸牛一塊兒做游戲。
【活動延伸】
搜集有關小蝸牛的資料,在區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帶幼兒尋找小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附故事:懶懶的小蝸牛
一天,烏龜和蝸牛去旅行,烏龜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懶惰的小蝸牛卻悄悄地爬到烏龜的背上。烏龜醒來,找不著蝸牛,以為蝸牛早走遠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趕。蝸牛在烏龜背上舒服地睡著了。走著走著,烏龜看見前面有條河,它想洗個澡,就爬到河里。蝸牛也被帶到河里。蝸牛急忙大叫:“救命啊!”烏龜連忙把它救到岸上,對小蝸牛說:“多危險啊,以后不能那么懶了哦。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