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12:58: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勞動教育的內容包括整理書包,整理書桌,整理床鋪,我們愛清潔,注意公共衛生,講究個人衛生睡覺,日常用品生活勞動,日常生活勞動的目的是學習做家務和學校工作,確定勞動崗位,培養勞動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強制進行掃地、洗碗、洗衣服、買菜、做飯等活動,從而培養勞動習慣。
在離園期間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又能穩定幼兒的情緒,離園活動時,不少老師怕煩,只安排幼兒唱歌、講故事、玩簡單的桌面游戲,不允許他們自由活動。5—6歲兒童的情感雖然有了一定穩定性,但仍會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而且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F在在我們班,離園前的活動,是這樣組織開展的。
1.今天我值日——教室內整理。
活動了一天的活動室總有紙屑,組織幼兒適當的勞動,既教育幼兒幫老師做事,又培養了幼兒愛勞動的好習慣。
2.興趣活動——自由選擇,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
針對孩子興趣開放不同區,我班幼兒佳悅對畫畫特別感興趣,一放學就到美工區選擇畫畫,成杰小朋友特別愛折紙。在短短的半學期里,佳悅的畫畫的水平提高的十分快,成杰也會折很多的東西,如坦克、會跳的青蛙、帆船、飛機等等。這些都說明教師只要多給幼兒選擇的機會,讓幼兒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有許多好處的。
3.戶外活動——師生間的美好氣氛。
對于大部分中小班的孩子對大型玩具的喜歡是不容質疑的,特別是天氣轉暖和了放學,爸爸媽媽來接孩子們后,很大部分孩子都想玩一會大型玩具再回家,因為很多現在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關在家里,爸爸媽媽要上班、做事,沒有很多的時間陪孩子玩,孩子也就沒有更多的游戲時間。離園前的戶外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人少時的氣氛真好,我們可以盡情享受師生間美好的氣氛。
4.合作創造游戲——寬松氛圍,自信前進。
離園前的寬松氛圍,會使幼兒在游戲中更加真實自然,如平時玩游戲時,內向的伊憶很少說話,平時更談不上很多的舉手發言了,可在這時,她卻能頻頻舉手,我及時稱贊了她,并希望在平時活動的時候也能這樣,讓伊憶覺得舉手發言并不可怕,也不難。接下來的日子,我驚奇的發現她能夠自信地舉起了手。
運動目標:
1、開端學會按雷同標志收拾玩具。
2、樂意表達本身的設法主意。
3、體驗資助別人的快活。
運動預備:
1、常識預備:已開端學過“上、下、里”等方位詞。
2、物資預備:部署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擺放龐雜,小熊一只。
運動歷程:
1、以資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兒的愛好。
(先生變更了幼兒到場的愛好。)
2、引誘幼兒不雅察玩具失在那里,開導幼兒利用“玩具失在XX上面(下面、內里)”的語句。
(1、在先生的引誘下,幼兒能說出方位詞,并利用完備句。2、鏡頭的攝入有所毛病,誰在語言時,鏡頭要跟緊誰。3、師在提問幼兒的時間,沒有須要把小熊一向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邊。)
3、引誘幼兒評論辯論、探求:這些玩具的家在那里?這些家上面你發明了什么?
(1、幼兒能努力地探求玩具。2、在視頻中,先生可以看到在上課時所沒有存眷到的其他幼兒:發明有個體幼兒趴在地上,有的幼兒很賣力的探求玩具的家。3、拍攝幼兒探求的鏡頭都是全景,可以拍攝個體幼兒探求的環境。)
4、引誘幼兒把探求到的玩具送回家。(個體、全部)
(1、鏡頭拍攝幼兒怎樣放玩具的環境較少。2、幼兒都是從柵欄跨已往放玩具,師可以把右邊柵欄收起來,以防幼兒跌倒。3、先生的嘆息詞較多)
5、請個體幼兒收拾餐具。
(在旁觀視頻時,沒有拍攝到幼兒怎樣把餐具摒擋進盒子。鏡頭可以偏重拍攝幼兒怎樣摒擋。如許不光有利于先生旁觀,也可把個體幼兒摒擋的景象播放給幼兒旁觀,加深幼兒怎樣摒擋玩具的印象。)
6、師以小熊的身份感謝幼兒,并報告幼兒:每一樣玩具都有本身的家,我們玩過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大班健康領域教案
《小企鵝造房子》
活動目標
1、能和小朋友合作,大膽地越過障礙,體驗合作的快樂
2、手臂控制力和協調性得到發展
3、知道造房子的技巧和合作的好處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4個山洞,4個平衡木、2跟長直線
活動過程
1、基本部分:熱身操
(1)老師帶領小朋友做熱身操
(2)老師帶領小朋友邊唱邊做熱身操
2、基本過程:老師介紹材料,小朋友"合作"比賽
(1)老師拿著一個桶和一根棒,介紹他的使用方法師:請你們把桶和棒像這樣抬起來,一起合作走。
(3)怎樣抬著桶,走得快?
師:你們用什么方式走可以合作走的又快又穩呢?
幼:兩個人都橫著走、一前一后走……
(4)教師讓幼兒嘗試過障礙,比比哪組快?
師:這個游戲需要兩個小朋友合作完成,請你們把桶和棒像這樣抬起來,一起兩兩合作,從起跑線出發,抬著桶鉆過山洞,走過平衡木,在通過終點線,直接跑回起點,交給下一組小朋友。
幼:開始游戲
(5)教師糾正走法師:橫著走,前后走,哪個快哪個慢啊?過山洞時,哪個方法更簡單?
幼:前后走師:對,因為山洞比較小,橫著走就過不去了,對不對?前后走就可以輕松的過去了。
(6)再次嘗試過障礙
(7)造房子游戲師:請你們把磚頭運到終點,先去的小朋友就留在終點開始造房子,看誰的房子造的又快又高,又穩。
先請小朋友來示范一下
(8)正式比賽
(9)教師點評每組房子,誰搭的高,穩。
3、結束部分:把磚頭運回起點,整理好回教室。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1、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每天的生活環境,提出整理房間的要求,組織學生和同桌說說怎么來整理房間,目的是向學生滲透如何有條理地整理物品。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玩中學,樂中悟,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讓他們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2、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生活中的分類是將具有同一特征的物品重新進行整理,是一個直觀的過程,而數學中的分類則是將概念根據一定的特征進行重新歸類,是一個抽象和過程。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分類的思想,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著手,提出整理房間的要求,由于整理房間的物品都是具體,直觀的,學生可將房間的物品按三類進行擺放,或者按四類進行擺放,并且說說這樣擺放的理由。使學生認識到分類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分類,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分類的方法,這對學生們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有幫助。引導學生整理自己的桌面這個環節,使學生學以致用,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3、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的每一次分類整理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學生那豐富的想像力。在提問中,我們應該更多得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多問“你可以怎么分”而盡量減少“把他們按照會飛和不會飛的分出來”。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當我讓大家把教室里的人分類時,學生分得相當好,有很多方法連老師都沒想到。
存在的不足之處:1、在新授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小組合作還有欠缺,很多學生還不會和小組的同學進行分工合作,這有待于以后逐步培養。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分類,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分類的方法,知道為下一步學生自己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生回答后,如果適當引入其他同學來參與評價,可能效果會更好,學生的參與面也會更廣。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中,既有得也有失,為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經驗和借鑒,督促我成長。
整理冰箱教案寫的不怎么好,從教學目標來說,老師沒有說明這節課究竟讓孩子們做什么?整理冰箱,它的步驟是什么?
孩子心里很模糊,從講課分析來說,老師沒有把整理冰箱的方法,步驟一級在整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沒有個孩子講的十分明白,所以孩子對整個流程掌握的不好,以至于任務完成的不大好,這些都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目標:
1、知道要保持房間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齊。
2、學習整理自己的房間,能按物品的種類有序的擺放物品。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了解整理東西的小常識。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進入活動主題。
二、教師出示照片,讓幼兒猜猜這些分別是誰房間的照片。
三、引導幼兒討論使房間干凈整齊的方法。
四、讓幼兒學習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室里的用品。
五、幼兒間交流將教室收拾整齊的方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